美军兵分九路,我打他最强一路!志愿军在长津湖重演萨尔浒之战


长津湖之战

长津湖之战(1950年11月27日-12月24日),是很多军事爱好者最关注的抗美援朝战役之一。在战役中,志愿军第九兵团克服了恶劣气候、敌军强大火力和空中优势,给予美军陆战一师、美7师31团等部队以沉重打击,最终取得了战略性胜利。

不过,我们对长津湖之战的着眼点往往只局限于长津湖周边地区,局限在与美陆战一师、美31团的战斗。但如果我们将视角放大,就能将这场战役的意义提升到更高层次!


长津湖之战中的美军陆战队

从整个战场来看,第九兵团并没有绝对数量优势

我们首先应明确的是,国内外战争史对长津湖战役的表述往往存在错误认识:志愿军第九兵团面对的敌人,不是单单只有陆战一师,哪怕再加上一个美军第31团级战斗群。实际上,第九兵团的战线对面是“联合国军”的第十军,包含了五个满员师(美陆战1师、美3师、美7师、韩首都师、韩3师),兵力至少有十万人。

因此,长津湖战役的兵力对比不是所谓的“15万对3万”,而是15万对10万,第九兵团并没有数量上的绝对优势!而且,第九兵团下辖的三个军(20军、26军、27军)只有20军、27军实际投入了长津湖战斗,26军没有及时赶到战场,战役后期也一直处于行军追击状态,并没有实际投入战斗。所以,志愿军在长津湖一战中实际参战兵力并不到10万,甚至更少。


在雪地中行军的第九兵团战士

这时候,问题就来了!第九兵团是如何用不到10万人,就将美第十军的10万人不得不从朝鲜东北部实施战略性撤退?

如果我们将长津湖一战的作战态势图放大到整个朝鲜东北部,就能发现一个完全不同的历史视角——长津湖战役,完全是400年前萨尔浒之战的一次重演!


萨尔浒之战

努尔哈赤与拿破仑经典战役的重演

萨尔浒之战发生于1619年,在这场战役中,后金努尔哈赤采用集中兵力各个击破的战术,仅以五六万兵力,就将四路进军的10万明军各个击破。明朝的杜松、马林、刘铤、李如柏四路人马,虽然整体兵力占优,但每一路兵力却远少于集中兵力的后金军。

这就是努尔哈赤所说的战术关键——“管他几路来,我只一路去!”


后金骑兵

事实上,“各个击破”式战法在战争史上并不罕见,拿破仑就非常擅长这个战法。在1796年意大利战役中,拿破仑对兵分三路的奥地利军实施各个击破,此战也是他的真正成名之战。

1950年冬季的朝鲜东线战场,恰恰重现了努尔哈赤在萨尔浒和拿破仑在意大利遇到的战场态势。在1950年11月初,美第10军团在朝鲜东北部以很骄横的姿态大踏步进军,除美三师留守兴南港后方外,陆战一师、美7师、韩首都师、韩3师分别以团或营为单位,组成至少八九个战斗群,在朝鲜东北部全线压向中朝边境线,试图彻底歼灭溃散的朝鲜人民军。


美第10军在北进过程中,兵力严重分散

美韩军的九个战斗群从西到东分别是:美陆战一师战斗群;美7师第31团战斗群;韩首都师第18团战斗群;美31团第3营战斗群;美7师17团战斗群;美32团3营战斗群;韩3师第23团战斗群;韩3师第22团战斗群;韩首都师战斗群。其中还不包括临时的小型战斗群,以及驻守在各个要点的美韩军部队。

美第10军的兵力分散,可说到了一个很夸张的地步。最为冒进的韩国首都师机甲团,甚至一路深入到了半岛东北角的清津港,距离朝鲜-苏联边境不过是一日路程。这也导致美第10军的战线长达400公里,仅韩国首都师主力就与下辖的18团相距300公里。

美韩军的战线不仅被拉得很长,而且各个部队的行进路线被一道道山脉隔断,根本无法互相支援,实际上都是在孤军深入。而且,美韩军的战斗群编制也非常混乱,例如美7师3个团的各个营都被打乱,分配在相隔上百里的不同战斗群里。这就给志愿军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各个歼灭机会。


新兴里战斗中的志愿军第27军战士

志愿军第九兵团,集中兵力打击最强的两路

美韩军分散的九个战斗群,究竟应该打击哪一个?才能起到最大的战略效果?

志愿军第九兵团最终选择了最强最硬的一个,那就是美军陆战一师!事实上,在长津湖同时攻打了两个美军战斗群,即美军陆战一师和第31团级战斗群。第九兵团集中了20军、27军的10万兵力,全力围攻美军最强的这两股兵力。


志愿军战士在机枪掩护下发起进攻

在长津湖的一系列战斗中,尽管志愿军付出了巨大代价(伤亡一万余人,冻伤四万余人),但也极大震撼了美军士气,也打乱了东线“联合国军”的整体部署。

美军第31团级战斗群几乎全军覆灭,陆战一师战斗伤亡和冻伤减员过半,基本丧失了进攻能力。看到最强的两路都被打败了,美韩军其他七个战斗群全线动摇,因为多数战斗群都不过是团级单位,根本敌不过集中兵力的志愿军。所以,这些美韩军部队不得不慌忙后退。最终,美第10军的近十万人集合在兴南港,全部撤到大海上,将整个朝鲜东北部让了出来。


败退的美军陆战一师

收复朝鲜整个东北部的巨大战绩,才是长津湖之战最具有战略意义的胜利果实。要知道,第九兵团的兵力并不占太大优势,而且总伤亡还是美军的几倍(美第十军死亡失踪5923人,战伤4582人,冻伤7338人,共17843人),在美军强大火力和空中优势面前,硬是逼退了与自己兵力相差无几的10万敌军。

这场战役面临困难之巨大,战斗过程之艰苦,战役结果之惊人,即使现在也让人瞠目结舌!

可以说,“管他几路来,我只一路去!”这是二次战役东线战场获得战略胜利的关键,战役的作战部署可称作是战史典范。(作者:陶慕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