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家卫国:英雄虎胆杨根思

往事知多少——(10)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一度将战火烧到了中国边境。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开赴朝鲜参战,保家卫国。

保家卫国:英雄虎胆杨根思
保家卫国:英雄虎胆杨根思

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

10月25日,志愿军发动第一次战役,并取得了初步的胜利,把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从鸭绿江推到了清川江以南。不过,战争形势还没有根本好转,敌军气势依然嚣张,麦克阿瑟依然宣称要在圣诞节前结束战争。为此联合国军集中了13个师3个旅1个空降团共计22万人,从东西两个方向逼近鸭绿江。西线是在清川江南北地区,东西是在长津湖以南地区,并由美军陆战第一师担任从东线向西线迂回的任务。

1950年11月5日,毛主席亲自下令第九兵团立即入朝担任东线江界、长津湖一带的作战。第九兵团可以说是中国的精锐之师,前身是华东野战军的1纵、8纵和9纵,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都立下了汗马功劳,战斗力非同一般。作为先头部队第20军第58师第172团3连的连长杨根思和他的战友们接到的任务是要在11月26日前到达集结地长津湖下碣隅里。本来东北地区后勤部门已经在沈阳为第九兵团的战士们准备了北方的厚棉衣,但是为了和敌人抢时间,他们乘坐的火车刚刚到沈阳,来不及停就直接开赴朝鲜。战士们连防寒服装都来不及换发,穿着江南地区配发的冬装,大部分人都没有棉鞋和棉帽,就走上了自然环境恶劣的朝鲜东线长津湖地区。

在前往朝鲜的火车上,杨根思慷慨激昂地向战士们做了报告,鼓励战士们为了保卫祖国,英勇杀敌。

保家卫国:英雄虎胆杨根思

杨根思同志

1950年朝鲜迎来百年不遇的严冬,10月底长津湖地区就普降大雪,气温急剧下降,11月长津湖地区气温已经在零下30摄氏度。杨根思所部要到达的下碣隅里是位于长津湖南端的一个小镇,小镇仅有的三条公路是下碣隅里的交通命脉。要防御下碣隅里就必须防御下碣隅里外围的1071.1高地,也被称作“小高岭”,高岭下就是下碣隅里和柳潭里之间的公路,是美军陆战第一师打通联系的必经之路,守住小高岭就系紧了袋口,可以切断了敌人的退路,为后续部队赶来全歼美军创造战机。从朝鲜边境到下碣隅里,最近的路程也有两三百公里,

在瞬息万变的战争形势下,抢时间就能抢占先机。杨根思带领连里战士乘火车到达朝鲜武坪里后下车徒步行军,从山间小道直奔下碣隅里。按照预先的部署,为了能将美军包围进口袋里,杨根思带领着他的连队悄无声息地在崇山峻岭中迂回包抄。行军路上,一路与严寒风雪搏斗,有些来自南方的战士,甚至是平生第一次看见雪,他们承受着从未体验过的冰冷刺骨,在零下三十多度的气温下,他们缺乏高寒地区御寒的经验,身上薄薄的棉衣根本抵挡不了风雪的肆虐。部队白天黑夜都在野外,到了晚上山里没有一处可以隐蔽的岩洞和避寒的房屋,杨根思带领战士们挖掘积雪,用铁锹垒砌起半截高的雪墙,收集树叶铺在地上,用树枝支撑起油布,三三两两地挤在一起躺着。战士们面临如此恶劣的环境考验,让身为连长的杨根思心急如焚,他召集全连战士研究防冻措施,有的战士提出用棉裤腰间的棉花做成耳捂子,有的则说把用火烤过的玉米皮包在脚上当鞋垫,还有的说把毛巾截成两节缝在大盖帽上做遮耳帽,大家的这些办法确实解决了不少实际问题。就在杨根思等人迂回包抄的同时,麦克阿瑟发动所谓的“空中战役”,即出动全部的空军,将鸭绿江至战线整个地区的桥梁、军事设施、工厂、村庄等全部摧毁。因此杨根思等人还要躲避随时可能到来的空袭。

保家卫国:英雄虎胆杨根思保家卫国:英雄虎胆杨根思

隐蔽迂回的志愿者

联合国军方面,美军陆战第一师正在向下碣隅里逼近。美军陆战第一师号称美军陆战队中最精锐的部队,在二战中他们从未吃过败仗,被称为美军王牌师。他们不但有重型坦克、火炮,还有整套的冬季装备,包括防寒帽、厚呢军装、毛衣、毛袜、皮靴和鸭绒睡袋,他们的野战口粮各种熟食罐头,甚至有蔬菜水果供应。可即使这样他们还是抱怨朝鲜这糟糕的天气。从古土里到下碣隅里区区只有18公里,美军陆战第一师就花了整整四天时间。而杨根思和他的战友们在几乎没有补给且要进行严格隐蔽的情况下,创造了连续行军10天平均日行军30公里的速度,于26日前到达长津湖指定的战斗位置。此时美军陆战第一师上上下下都不知道他们已经被杨根思和他的战友们截断了退路。

保家卫国:英雄虎胆杨根思
保家卫国:英雄虎胆杨根思

朝鲜战场的美军

由于东线部分部队还未到达指定位置,杨根思等人接到指令,将打响战斗时间改为11月27日。战斗时间的延迟并不意味着杨根思等人可以松一口气,当时由于联合国军对朝鲜北部进行大规模的狂轰滥炸,造成我军补给十分困难,战士们除了干粮袋的炒面根本没有别的口粮,一口炒面一口雪几乎是常态。11月27日这一天,杨根思带领的三连彻底断了粮,眼见战斗即将打响,幸好营部通讯员挑来了两小筐土豆,3连的战士们知道现在整个部队都缺粮,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团首长还特批这些土豆实在不容易,于是决心打好仗来报答首长们的关心。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一场鹅毛大雪从天而降,长津湖地区笼罩在白雪皑皑之中。解放军向东线北上的美军陆战第一师发起了反击,经过一天的激战,美军陆战一师被包围在了长津湖一带,此时对美军陆战队而言,最重要的是保住分散在上百公里战线上的中间部位——下碣隅里的安全。28日夜里,志愿军对下碣隅里的攻击并不十分猛烈,这让美军陆战一师看到了一丝生还的希望。

1950年11月29日清晨战斗打响,朝鲜长津湖下碣隅里外围南部的小高岭,震耳欲聋的飞机不停地在上空盘旋,地面上硝烟弥漫,烈火还在不停燃烧。美军集中空中和地面火力对小高岭进行猛烈轰炸,阵地陷入一片火海,土翻了一层又一层,犹如人间炼狱。为了阻止美军南逃,杨根思立下了“人在阵地在”的军令状,他带领战士们利用工事进行艰难的防御,寸土不离。他高喊着:“同志们,坚持住,我们要誓死坚守阵地,就算炸成灰也要洒在小高岭上。”猛烈的炮火已经将原本白雪皑皑的小高岭烧成了焦土,树木都烧成了木炭。炮火停息后紧接着是美军一波又一波的进攻,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一直到第八次。一天时间里美军发疯似的向小高岭冲锋了八次,除了留下大量尸体,敌人始终未能突破小高岭。美军知道如果再攻不下小高岭,那么他们面临的就是志愿军越来越紧的包围圈和被围歼的命运。

保家卫国:英雄虎胆杨根思

视死如归的杨根思

八次冲锋后阵地突然安静下来,此时小高岭只剩下杨根思和一名重机枪排长以及一名伤员。凭着经验,他知道这种安静是短暂的,他下了一道命令,让重机枪排长带着伤员赶紧撤离。此时阵地上只剩下杨根思孤独的身影,他默默地收拢了阵地上所有的武器,一包炸药、三颗手榴弹和一支驳壳枪。又是一番狂轰滥炸,敌人发动了第九波攻击,杨根思隐蔽在山头上等待敌人靠近,打光了子弹,扔尽了手榴弹,最后抱着一捆炸药包声色凛然地扑向密集的人群,随着一声震天动地的巨响杨根思与四十多个敌人同归于尽。

杨根思用鲜血和生命践行了他“不相信有完成不了的任务,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不相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的誓言。虽然他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28岁,但他的精神永远融入了中国军魂之中。

【读历史,树正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