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战图解,双重埋伏的砥平里前哨战


砥平里是控制通往原州的交通要点,所以这里发生的战斗都是围绕争夺通往南部的道路展开,在更激烈的砥平里战斗之前,还有一场发生在双联隧道的前哨战。

第一次接触,引发前哨战



12月的大溃退中,第八集团军跑得太快太远了,以致于和敌军脱离了接触,到了1月底,在上级的严令下,各部将防线回退, 但又不知道对方蔵身何处,只是凭直觉觉得一定在中央走廊的某个地区,可能静悄悄的等美军冒进再包一次饺子,其实美军情报人员也很苦恼,想隐蔽美军一个师就像把一只大象藏到宠物店里一样困难,但对方9个师却在美军各种侦察设备下毫无踪迹,美军只能用最原始的办法去寻找对方踪迹,就是派出巡逻队搜寻, 这时美军防线的中心就是在砥平里,在它东南4.8公里处,有两个铁路隧道(也叫双联隧道),这里是第24步兵师和第2步兵师的结合处,通常两支军队的结合处都是薄弱之处,之前不断有零散报告称此处发现敌军,在该地区,所以美军10军军长很担心这里,指示第2师派出巡逻队确保此处没有敌军。



1月27日,美军23团2营F连一支小规模巡逻队前往隧道地区侦察,在离隧道.6千米的地方发现敌军士兵,但不知数量,双方互射几枪后,美军巡逻队迅速退回,第二天23时,10军军长命令第2步兵师一定要搞清楚这一带的情况,第2步兵师觉得上一次巡逻队规模太小,很容易被吃掉,决定派出一支更大的巡逻队,带上足够的车辆和步话机,并拉上第24师一起去,这支巡逻队由23团1营出一个连(连长詹姆斯·米切尔中尉),24师第21团出一个连(连长是哈罗德·穆物中尉)混合而成,任务是侦察敌情,但尽可能避免战斗,29日早上6时30分,米歇尔中尉开始为组建巡逻队忙碌起来,米歇尔中尉面临两个问题,因为12月大溃败中,第2师损失了大量装备和人员,C连几乎都是刚补充的新兵,没有作战经验,更大的问题是C连原来的车辆和步话机在溃败中都丢光了,他还要多带吉普车来运载第24师的人,他们没有车辆。米歇尔中尉只有向营部求助,营部忙了半天,才从别的营借到3辆吉普车,从炮兵营借到两部SCR-300步话机,



团部也给了一架L-5联络飞机,但是和L-5联络飞机联络需要SCR-619步话机,只能又去炮兵营借,SCR-619步话机可是炮兵营的宝贝,炮兵营担心步兵把步话机弄坏了,坚持要连自己的步话机操作员一起去,磨蹭了三个小时,装备算是凑齐了,巡逻队有9辆吉普车,两辆四分之三吨卡车,两挺重机枪,四挺轻机枪,一支火箭筒,一门60毫米的迫击炮,两门无后坐力炮,以及两名军官和42名士兵,大多数人来自C连3排,其中20人是第一次执行战斗任务,只接受了很少的战斗训练,9人来自D连,剩下的是炮兵步话机操作员和3营来的吉普车驾驶员。出发前,营作战参谋梅尔·斯泰上尉加入了巡逻队,他的任务是和24师的人联络会合,在他的吉普车里,有唯一一部能与侦察机联络的电台。

第一次埋伏,4个西点军校毕业生看不出一个伏击圈



巡逻队大约在十点出发,米歇尔中尉亲自作为尖兵乘坐一辆装有12.7毫米机枪的吉普车开路,D连排长彭罗德中尉指挥大队在其后面1500码跟进,11时15分,一直在上空盘旋的联络飞机由于晨雾失去了踪影,车队也到达了第一个目的地,汉江北岸的一个小村庄,24师21团F连的14名士兵和连长米勒中尉已经在这里等候了很久,现在巡逻队有4名军官和56名士兵,开始向24公里外的双联隧道前进,本来己完成任务的斯泰上尉突然心血来潮,决定不回营部而是跟着巡逻队去看热闹,12时,他们到达隧道附近,车队停了下来,后面的米勒中尉和斯坦上尉赶上来和米歇尔中尉商量怎么行动,斯坦上尉提议分两路在隧道一带转一圈,然后就可以回去吃中午饭了。两位中尉自然是赞同的。


理想的伏击圈


望远镜望去,公路两侧有两座陡峭的山峰,路左侧(西侧)有一座陡峭的453号高地,可以控制着整个地区,西面的山峰与453号高地连成一体向南发展,路右侧(东侧)的333号高地从路边陡然升起,然后向东延伸大约900米,山上长着些小灌木,北坡覆盖着积雪。山脚下,公路穿过一条小溪的浅滩,在另一个小山丘前分成两条路,一条通向东南方一英里处信川村,另一条向西延伸几百码,然后转向北,再往前两千码,公路与铁道就在两个隧道间交叉。两条隧道不是并排的,而是一个连着一个,穿过公路两侧的两座山峰,事实上,这时的双联隧道已经是一个精心设计的陷阱,伏兵从453号高地上可以清楚地看到整个车队,而453号高地可以截断车队退路,而333号高地又挡住车队的前路,由于山体离路很近,弯曲的路段后面的车看不到前面的车,车与车之间无法联系,这是一个理想的伏击圈,只是4名军官都没看出来,一头扎了进去。西点军校白上了。


分工


12时15分,按照事先的分工,斯坦上尉来到信川村察看,他单独下车向村中的民房走去,突然消失了,司机把车停在路边等候,发现上尉不见了想跑,没开多远就被打翻在路边。这一边,米歇尔中尉的两辆吉普车开到了轨道旁,看见有十几个人从一座小山上奔跑下来,他们立即开火,对方的迫击炮弹雨点般落向美军车队,这时联络飞机出现了,飞机上的1营副营长恩根少校发现在453号高地上有大约一个连的步兵,立即警告米歇尔中尉有埋伏,马上回头,可是斯坦上尉失踪了,他那台装有唯一一台SCR-619步话机的吉普车也没了,尽管恩根少校在联络飞机上拼命呼叫米歇尔中尉占领路东面的高地,可是毫无用处,只好返回加油去了。


登山竞赛


米歇尔中尉没有接到这一消息,但他也明白中了埋伏,整个车队现在都挤在铁路南面的一小块地方,再不走可是要完蛋的,可车队还没来得及调头,对手从453号高地上向浅滩冲了过来要切断巡逻队的退路,米歇尔中尉马上命令车队最后的一辆吉普车上的彭罗德中尉调头突围,可吉普车上的机枪给冻住了,等他们架起75毫米无后坐力炮已经晚了,对手已经越过了公路从雪已经融化的南坡向333号高地山顶爬去,眼看美军无路可退了,车队中间的米勒中尉明白唯一的希望就是争夺333号高地的山顶,他立即让士兵扔下所有重武器和车辆,顺着陡峭积雪的北坡向山顶爬去,双方展开一场登山竞赛,生死关头,C连3排7个士兵躲在路边的水沟里拒绝服从爬山命令,后来这7人都死在水沟里。

第二次埋伏,设套让美军钻



这时是下午13时,这些很少走路的少爷兵背着沉重的弹药在又陡又滑的山坡上抓着树丛手脚并用一点点向上爬,北坡上还时不时打来几发子弹,美军的深色军服在积雪的北坡上特别显眼,他们只能一遇到射击就装死,等到不再射击再爬,51个人中有47人爬到山顶,剩下几个爬到半路就怎么也爬不动了,就地找地方藏了起来,米勒中尉带着14人最先爬上山顶,这个山顶只有十几平方米大小,山头地面向东倾斜,东面的山坡非常陡峭,山上的冻土根本挖不了工事,几十个人挤不下,又没地方隐蔽,米勒中尉只能把一些人分到北面的鞍形地区,



这又是一个陷阱,对方故意让他们抢占的山头位置很糟糕,这一片高地有几座山头,北面900码以外是333号高地主峰,南面150至200码是另一个山头,南北各有一个狭窄的鞍形山脉连接着米勒中尉的山头,两个山头都比米勒中尉的山头高,一见美军中计了,南北两边的火力立刻把美军困在山头上,南面的山头仅高一点,机枪子弹几乎是平着打过来的,一颗子弹的打击区域从山顶的一面一直延伸到另一面(假如子弹自上而下斜着飞过来,打击区域大约是一个点,平着飞过来,打击区域就是一条线),北面主峰比米勒中尉的山头高30多米,可以居高临下,连接两座山头的鞍形地区很深,所以对手能在火力的掩护下从山沟下摸到很近的地方扔手榴弹,不过南面小路很窄,每次进攻只能上来一个小组。米勒也知道这里是命门所在,把唯一的机枪用来防守这个方向,集中火力射击防线的边缘,成功第一次从小路上来扔手榴弹的对手退了回去,

南面的攻击停止后北面山头就开枪了,立刻打伤7人,其他人紧紧地趴在地上躲避着子弹,之后南面又受到5、6次进攻,机枪是唯一能挡住进攻的支柱,但机枪手死伤惨重,一下午就有7个机枪手被打中头部,机枪手被击中后,别人立即抓住他的脚拖下了,然后另一人爬上去继续射击,一次攻击中,一个冲锋枪手爬到很近的地方突然站起身打了一个连发,打中了5人,包括米勒。傍晚时已超过三分之一的人伤亡,药已用完 ,弹药不多了,已经没有几个人相信能活着回去了,米歇尔中尉把防线向后撤了几英尺,让远处的敌军不那么容易打中美军,但美军也只能看到仅仅几米远的敌军,士兵们平静等待着黑夜来临后的猛烈攻击。一个士兵说“我们地狱再见。”

磨磨蹭蹭的营救行动,



恩根少校回去加油后已经向23团报告了情况,团长弗里曼上校就开始着手营救,磨磨蹭蹭6小时后,8架战斗轰炸机才赶到双联隧道,在一架英国侦察机帮助下找到米歇尔中尉,随后对附近山头轰炸了半小时,并投下了一千发子弹和一封信,美军士兵冒着被射击的风险跑到阵地外面把这些东西捡了回来,信上说友军即将到达,这时,南面响起了枪声和迫击炮弹在453高地爆炸声,众人又充满了希望,但20时30分,军号声、枪声、叫喊声响成一片,一发迫击炮弹正落在阵地中间,受伤美军被连长严令不得吭声,以防让对方知道阵地上有多少人受伤,但南面的枪声停了,没有任何友军,人们渐渐地又没了希望,气温越来越冷低,先前爬山汗湿透的军装冻伤了几个人,重伤员被扔到山头的东侧的地上,援助没有等来,入夜以来的第二次攻击又来了,但在防线前被机枪挡住,但美军又阵亡几人。



奉命营救是23团的2营,因为他们离得最近(16公里),营救命令于下午13时送到2营营长爱德华兹中校,他让F连连长塔伊尔上尉负责,塔伊尔上尉同样磨磨蹭蹭了2小时才出发,15时15分,F连3名军官和142名士兵加上H连的迫击炮班、重机枪班以及炮兵观察组各一个共有167人和8辆卡车和13辆吉普车开始沿着巡逻队走过的同一条路岀发,爱德华兹中校的指示是,救不了人也要带回尸体和车辆,天黑前不能上到山顶就先建立防御,等到天亮了再上去收尸,17时20分,F连到达信川村,他们刚好看到空袭正在进行,尖兵的两辆吉普车想开入山口时,453号高地的两挺机枪立即封锁了道路,塔伊尔上尉比米歇尔中尉聪明多了,他不敢冲进去,于是下令先拿下453号高地,在81毫米迫击炮和一个排的火力支援下,两个排顺着公路边453号高地向东延伸的两条山脊开始爬山,半小时后,对手放弃了山头,但黑暗、冰雪和陡峭让两个排爬到20时30分才上到山顶。这就是米歇尔中尉听到的南面枪声和迫击炮弹爆炸声。

塔伊尔上尉占领了453号高地,刚好在北面的山头上军号声、枪声、叫喊声响成一片,很明显米歇尔中尉已危在旦夕,但他不急,他和2排都没有上山,他怕自己会被不知哪冒岀的敌人攻击,2排会挡不住,他命令3排下山回到公路上了,1排撤到三分之二在可为2排提供火力掩护的山梁上,迫击炮班移到公路东侧,等一切就位,已经过了21时,塔伊尔还在忙着制订了前进计划,这时信川方向走过来三个人,他们是先前爬山爬不动藏了起来的巡逻队成员,他们告诉塔伊尔上尉,整个巡逻队都被消灭,只有他们三人逃出来,山上没有一个活人了,只有“上百个敌军”,塔伊尔上尉相信了,因为半小时前枪声突然停止了,他决定全连就地睡觉等天明再去收尸了,



不过十几分钟后,米勒中尉的卫生兵下山拿医药用品,进入1排阵地,告知山上还有人,塔伊尔上尉立即命令2排排长琼斯中尉顺着山脊悄悄上山,一小时后,他们爬上了南边山头,但没有任何人,前边前就是巡逻队占据的的山头,琼斯怕前面有埋伏,先组织防御,听到枪声没了再前进,这时是22时30分了,米勒中尉又打退了一次进攻,阵地上包括重伤员在内还剩27个人,弹药全部用完,已经完全没有任何力量打退下一次进攻,有几个人已经在准备白手绢了,但是两发红色信号弹过后周围陷入了寂静,进攻没有来,倒是琼斯中尉的人顺着敌军进攻的路线爬了上来,周围已没有任何敌军,1月30日晨3时30分,所有伤员都运下山,返回基地,美军13人死亡,5人失踪,30人重伤,只有12个人没有受伤,对方损失9-10人。

这是一场遭遇战,双方都是刚刚到达,没有准备,所以才有抢山头这场景,不过对方指挥官能在仓促中连续设伏,水平远高于这5个西点军校毕业生,他们除了抢山头还有点战术意识外,其他毫无出彩之处。这次前哨战让美军感觉附近很可能隐蔽着规模更大的部队,第23团距该地区9.7公里的地方集结据守,十三天后,砥平里激战开始。这个地方为什么这么让人记住呢?因为这么多年共

打了390场战役,全胜380场,败了10场,这是其中之一,当然让人记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