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愿称它为客家的香格里拉,它的名字叫大埔

Day0-Day2 广州南沙—梅州大埔 约550km

环中国之旅的第一站,梅州大埔县。

第一次听说大埔这个地方,是因为初到深圳时,家楼下有个“大埔面馆”,猪杂汤面好吃到没朋友,老板一家人还特别善良热情。由此,我知道了广东梅州有这样一个人杰地灵的地方,有着秀丽的自然风光和浓厚的客家文化,被称作“客家的香格里拉”。

而当我们踏上这片土地后,我不愿再称它为客家的香格里拉,而是希望更多人知道它的名字叫大埔。它有着自己独特的人文和美景,它不是香格里拉。

大东镇·坪山梯田 | 每个时间都有它的美

坪山千亩梯田虽然比不上龙脊梯田、哈尼梯田这些著名的梯田,但在少有梯田景观的广东来说也实属难得了。一千多亩水田仅靠两条引自3公里外山溪的水渠灌溉,沿着山坡层层叠叠。现在三月末其实并不是坪山梯田最美的时候,油菜花期已过,而水稻又还未开始种植,更非灿烂的金秋。然而即便如此,那漫山长得一人多高结满菜花籽、绿油油的油菜,也将这山野装点出不一样的美丽。

梦幻的云层、清新的空气、空旷的山野,300天环游之旅的第一天就这样开始了。不知是这风景的确很美,还是我和星爷在这第一天的喜悦,总之,我们爱上了这里。

百候镇·侯南村|文化名镇的兴旺之本

一进入百候镇,第一个直观的印象就是这是个有历史沉淀的地方。在主要的村落侯南村,特色民居很多,老屋和新舍交错而立,竟然也不觉得违和。在村口的石板墙上写着百候的历史,作为一个历史文化名镇,这里自古人才辈出。而重视文化教育的传统至今沿袭,如今镇上的幼儿园、小学看起来比很多城市的学校都要好,青壮年虽在外工作,但大部分的孩子仍留在这里上学。

村口的老屋,喜欢这幅对联的气势感)

镇上的孩子多,老人更多。村里的公示牌上贴了好多红色的表扬信,某某人家为敬老院捐了多少钱,为独居老人赞助了什么东西……敬老、爱老的风气在这里可以深深的感受到。这里的人们生活水平之所以比较高,在我看来,和自古传承下来的重视教育、孝敬老人,有着最为直接的关系。

整个梅州地区几乎都在山里,大埔亦是如此。然而这里的山路县道修得非常好,干净平整,空气宜人,两旁风景如画,开车走在这样的路上,比起高速公路,更多了几分“自驾”的感觉。遇到空地,停下车,拿出野餐垫,泡上一壶铁观音,便可在这大自然中享受一场舒服的下午茶小憩了。

客家人| 热情 好客 善良 孝顺

来到深圳后,结识了很多客家人,他们给我留下的勤奋、善良、孝顺的印象,在我们来到“世界客都”梅州后,更加深了。客家人虽称自己为“自家人”,但对我们这样的“客人”,却也是如此的热情好客。

在县城的小吃店,吃完饭,老板娘热情的留我们喝茶,聊天;

在坪山梯田,打扫卫生的大姐和我详细的描述梯田在每个季节不同的风景,临走,还对我们说谢谢,希望我们秋天再来;

在大东镇的村路迷了方向,停车向一个骑摩托的大哥问路,结果他后面的几辆摩托都停了下来,每个人都热情地给我们指路;

在侯南村,老人家看到我们,关心的用客家话问我们从哪里来,虽然语言不通,但是能感受到他们的淳朴。

(客家腌面,看起来很普通,味道却很赞)

因为行程的安排,此次在大埔并没有久留,但是我想,以后我们一定还会再来。

环中国之旅的第一站选择这里,是一个美丽的开始。

不愿称它为客家的香格里拉,它值得世人知道它的名字——大埔。

下一站:中国瓷都—景德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