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大国名片系列(五):中国建筑

四十年,变革的中国风云激荡,沧桑巨变。无论是惊艳世界的“经济奇迹”,还是享誉全球的“中国制造”、“中国建造”;无论是神舟系列飞船彰显的大国风范,还是孔子学院架设的文化交流之桥;无论是改变社会的“互联网+”,还是年轻人推崇的新“四大发明”……这些带着改革开放印记的“大国名片”正一张张向世界展示着这个智慧的、活力的、立体的中国。

改革开放40年,中国的建筑行业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一栋栋高楼拔地起,不断刷新城市天际。中国建筑技术的创新之旅从未停止,建筑奇迹正不断上演。

从20世纪80年代起,我国超高层建筑施工技术从传统的搭设脚手架到滑模,再到爬模、提模,施工机械化、标准化、高效化程度不断提高。这些自主创新的建造技术挺起中国建筑的“脊梁”。

进入新世纪,超高层建筑越来越高、结构越来越复杂。预计到2018年底,全球超高层建筑将达到1500栋,实现六年连续增长。2018年,中国在建的超高层建筑达130栋,排名全球第一。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建筑行业的面貌也发生了深刻变化。生产力水平空前提高,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改革开放促进了产业转型优化,发展方式发生根本转变、制度法规建设不断完善、管理体制逐步健全、标准规范体系日渐完备。

四十年来,建筑业持续高速发展,产业规模快速壮大、技术水平稳步提升、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中国建筑在“互联互通”中打开了广阔的海外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