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理财」买银行理财产品五大注意事项

注意看产品是不是银行自营的

大多数人在买银行理财时,会认为:只要是银行出售的产品,就是银行自己生产的,风险不会太大、甚至是绝对保险。

这是很大的谬误。银行也是公司,和京东、苏宁一样,除了自营的产品,也帮别人代销产品,比如,基金、保险、信托、黄金白银等等。这些产品跟银行自营理财性质完全不同,有的风险还相当高,很多人、尤其是老年人,都吃过货不对版的暗亏,有的甚至存款莫名变成了保险。

所以现在银监会也比较严格,要求所有银行在推销理财产品时,都要同步录音录像,当作日后证据。这也算是双向保护吧,银行不用担心被“碰瓷”了,咱们也不怕被忽悠。到银行买产品,记得主动要求双录。

那如何辨别呢?代销的产品,一个很明显的特征是,合同上盖的公章,不是银行的,而是第三方机构,比如信托、保险、基金公司等等。

票据、债券和货币才是真正风险低

近期,由于管理严格,银行理财产品在变少,发售的多为预期收益率不太高、主要投向票据、债券和货币市场的。虽不承诺绝对保本,但适合绝大多数小白投资者。

需要注意的是,预期收益率和其他渠道的相关产品差别很小。在目前的金融市场上,真正能称为“无风险”的,其实就这三种投向。

小心选择结构性产品

当我们讨论银行理财时,如果追求稳健、固定的收益率,一般建议大家买银行自营的、非结构性的产品。那什么叫结构性、非结构性?很简单,就看合同里的一些关键词。如果写着资金被投向银行间市场、交易所市场债券,资金拆借、信托计划、票据等等,就是非结构性的。


如果上面写着投向黄金、股票、外汇、基金、商品、信贷、指数等等的,就是结构性的。买结构性银行理财,收益波动性较大,而且不确定,到期有可能仅仅拿回本金,甚至亏损(当然收益也可能会更高)。


对于很多人来说,选择了银行理财,肯定是不想冒风险吧,那么还是选非结构的好。

悉心读理财产品说明书

买什么东西都要看产品说明书,这是个好习惯!理财产品最关键看风险。监管机构规定,不同风险评级的产品,只能销售给对应评级以上的投资者。由于对理财产品的风险等级划分没有统一规定,各家银行对理财产品的风险等级采用了不同的符号。


风险等级排序:R1级至R5级,有五个等级,风险按由低到高排列。


一般而言,保证收益类理财产品,银行会评定为最低风险等级(即一级)的产品;非保本浮动收益类理财产品,根据投资标的以及投资比例的不同,会给出二级或三级的风险等级。


如风险评级为R2的产品,原则只能销售给风险承受度评级为“稳健”及以上的投资者,不能销售给评级为“保守型”或“谨慎型”的人。银行如销售超出其风险承受力的产品就有误导销售的嫌疑。

牢记你的风险等级

风险等级一般根据理财产品的投资范围、风险收益特点、流动性等不同因素来设定的。包括:谨慎型产品(R1)、稳健型产品(R2)、平衡型产品(R3)、进取型产品(R4)、激进型产品(R5)


R1和R2级:投资范围基本一样,多为银行间市场、交易所市场债券,资金拆借、信托计划及其他金融资产等。这类型通常具有保本条款,也就是我们常见的“保本保收益类”或“保本浮动收益类”产品。


R3级:这一级别的产品除可投资于债券、同业存放等低波动性金融产品外,还可投资于股票、商品、外汇等高波动性金融产品,后者的投资比例原则上不超过30%。该级别不保证本金的偿付,有一定的本金风险,结构性产品的本金保障比例一般在90%以上,收益浮动且有一定波动。


R4级:该级别产品挂钩股票、黄金、外汇等高波动性金融产品的比例可超过30%,不保证本金偿付,本金风险较大,收益浮动且波动较大,投资较易受到市场波动和政策法规变化等风险因素影响,亏损的可能性较高。


R5级:该级别产品可完全投资于股票、外汇、黄金等各类高波动性的金融产品,并可采用衍生交易、分层等杠杆放大的方式进行投资运作。本金风险极大,同时收益浮动且波动极大,投资较易受到市场波动和政策法规变化等风险因素影响,当然,对应的预期收益也会较高。


对于追求稳健的用户来说,我建议大家买R1、R2级别的就可以了。R4、R5就显得风险有些高了。顺便说下,如果合同里有“股票”字样,那风险至少在R3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