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门口臭水坑有人管了!”他们现场督办,解决居民烦心事

厦门网讯 (厦门日报记者 赵张昀) 一个气味重、不安全的臭水坑就在家门口,越来越影响生活。近日,市民叶女士通过12345政务热线,反映了这桩急于解决的烦心事。然而多个单位轮番勘查后,这个水坑仍然无人“认领”。日前,市长专线办、厦门日报社联合开办的“12345监督直通车”进行现场督办,各相关部门厘清了事由。市市政园林局很快进行清掏、设立围挡,让水坑回归安全,还居民洁净和安心。

居民苦恼

水坑围栏松动飘出阵阵臭味

家住思明区东坪花园小区的叶女士:“一个挺深的大水坑就在家楼下,围栏高不到1米,这一段时间围栏松了,池子也越来越臭!这个水坑占地不小、内部中空,小区里常有小孩玩耍,万一失足掉进去,后果不堪设想。而且水坑还飘出阵阵异味,附近住户都不敢长时间开窗,生怕臭味弥散到家中。”叶女士担心,马上就是夏天了,可能引发更大的气味和卫生问题。

整改前,臭水坑满是垃圾和淤泥。(厦门日报记者赵张昀摄)

记者在现场看到,正如叶女士所说,小区里的这个水坑近2米深,口径最宽处在3米左右,污水从堆积淤泥和杂物的池底渗出,臭味时不时往上弥漫;水坑周边的铁皮围栏已经松垮老旧,不仅存在安全隐患,还能随意往里抛物、造成更大异味。

应该谁管?

多部门单位表示不在其管养范围

为此,叶女士先是求助了小区物业,不过,得到的回应让她失望了——物业人员查阅资料后发现,水坑在小区红线外,虽然紧挨着楼下空地,但实际已经在小区范围外,物业无法解决。

“不少居民和我一样,盼着问题尽快解决,回归安全、正常的生活。”于是,叶女士拨打12345政务热线求助。

在接到叶女士诉求件后的第一时间,12345政务热线便将其派发至相关单位处理。厦门市政集团及其下属公司先后安排专人到现场进行勘查,很快给出了处理意见:水坑上游的明渠来水和路面围栏都不属于该方管养,建议转区管部门核实查看。思明区市政园林局也到场勘查,查明水坑是排洪沟的开口处,但排洪沟不在其管养范围内。

随后的半个月,诉求件在市、区市政部门和市政公司等单位之间多番流转,但多部门单位表示不在其管养范围。

现场督办

市市政园林局提出改造方案

日前,市长专线办牵头,对紧邻东坪花园小区的水坑问题开展现场督办。

市、区市政部门和市政公司以及街道、社区、物业等相关工作人员到场,集中商议权责归属和解决措施。

市长专线办工作人员与有关部门代表在现场分析研讨。(市长专线办供图)

现场,相关单位仔细梳理了该处的结构,对督办人员表示:上游的“水沟”实际上是城市的17号排洪沟,从东坪山往下,出现在小区里的“水坑”则是排洪沟的一处沉砂池,由于长时间没有对外围进行封闭围挡,渐渐出现污水和臭味;而排洪沟配套的排洪箱涵、雨污水管网等结构复杂,周围又正在进行东坪山路拓宽改造工程,因此更需要谨慎处理。

水坑外围是铁皮围栏有一定安全隐患

对此,市市政园林局相关负责人主动提出,将对沉砂池马上采取措施。“第一步,我们先解决安全和卫生问题;第二步,对该沉砂池进行暗涵改造,彻底消除安全隐患。”该负责人还进一步细化了方案,落实责任归属——市市政工程中心及其排水公司将清掏淤泥,减少异味产生;过后,由负责此处道路拓宽工程的市市政建设开发公司,在沉砂池周边设立围挡,尽量封闭起来减少抛物。小区物业人员也表示,将积极配合施工,对居民做好解释和提醒。

记者了解到,现场督办结束后的一周,清淤和围挡设立工作已经完成。

整改后,臭水坑完成清淤。(施工方供图)

点评:多一些担当作为意识

自去年8月“12345监督直通车”开栏以来,市长专线办工作人员与厦门日报记者已联合开展多轮现场督办。走访这些现场,记者注意到,相关职能部门基本做到了对情况了解充分、调查细致,但是,总体而言,仍欠缺一些主动担当作为的意识,往往需要被“推一把”,才着手处理,市民则因问题处置不及时而不满意。

城市是由充满生机的个体组成,厦门也因为拥有万千有爱的市民而成为如今的可爱家园。对于市民“家门口”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如何快速处置、有效解决,是相关职能部门应完成的“必答题”。而只有真正想为、敢为、善为、乐为,才能赢得市民的满意评价。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