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在刷《看不见的客人》和《海市蜃楼》,却不知道“女尸”更好看

在西班牙导演奥利奥尔.保罗的“悬疑三部曲”中,《看不见的客人》是最热的一部。

2017年该片公映之后,人们才知道了不仅是好莱坞,西班牙同样可以有悬疑电影。不仅有乔纳森.诺兰和大卫.芬奇这样的悬疑大师,同样有奥利奥尔.保罗这样的烧脑鬼才。不仅有《盗梦空间》、《记忆碎片》和《消失的爱人》,同样还有《看不见的客人》。

作为惊悚、悬疑、犯罪电影,《看不见的客人》无异是成功的,这点由网络上铺天盖地的评论和蹭热度就知道了。也正因为这部片子的成功,资方才再接再厉,迅速推出了保罗的最新作品《海市蜃楼》。

两部片子我都看过了!个人感觉挺好——

这个导演这么牛!会不会还有其它好看的片子?

寻思着我上网一搜,果然不出所料。保罗的第一部电影是《女尸谜案》,同样是惊悚悬疑片,2012年公映。

一看名字我就乐了!又是一部因为中文译名而被低估的片子。西班牙语“El cuerpo”的意思是“身体、躯体或尸体”,台湾翻译成“尸物招领”倒也说得过去,大陆译成“女尸谜案”就有点哗众取宠了。

保罗的“悬疑三部曲”其实存在着一样的套路。黑夜、车祸、偷情、谋杀、复仇,三部电影的基本元素都相同。但最难能可贵的也是这一点,保罗就是利用这些悬疑片所共有的素材,却编导出了各不相同的精彩剧情。

我认为《女尸谜案》是“三部曲”中最好的一部,虽然网络上大量充斥着对《看不见的客人》和《海市蜃楼》的赞美。

《看》和《女尸谜案》的剧情架构差不多,都采取倒叙和顺叙双线结构,中间不断穿插闪回,在结尾汇聚揭示真相的手法。当然这也是大多数悬疑罪案剧的拍摄手法。但我觉得在《看不见的客人》后半部分,通过“假律师”(实际上是受害者的母亲)反复变换回忆视角,有点炫技的成分。

而《海市蜃楼》则加入了科幻元素,让男主女主通过黑白电视和摄像机完成在四个平行宇宙里的联结。这样的拍摄手法就大大弱化了罪案和悬疑的成分,反而人性和情感更浓厚一点儿。

理顺了几条纠缠在一起的叙事线索后,《女尸谜案》的剧情并不复杂。它实际也是一起交通肇事逃逸,然后受害者家属追凶复仇的故事。只不过在《看不见的客人》中,死者母亲冒充成了男主的辩护律师,《女尸谜案》中死者的丈夫和女儿,一个成了警探,一个则惊悚地成了男主的“小情人”。

这是一部细思极恐的电影,同样也是一部让中年男人感受很多的电影。

首先,不要偷情。呵呵!偷情应该是中年男人的通病,即使没有既成事实也都有“欲望和憧憬”。影片的“追凶者”,也就是那个警探正是抓住了男主会偷情,让女儿去诱惑男主成功上位成“小三”。然后勾出男主内心深处的罪恶毒杀原配,最后又毒死男主成功复仇。假如男主不偷情不出轨,我想警探也没那么容易就能找到复仇的机会。

其次,闯了祸不要跑。是的!作为正处于事业上升期的成功人士,如果因为车祸坐牢而影响生意甚至是破产,是很不划算的。但跑就能解决问题吗?如果不跑就能及时救治伤者。因为死者也就是警探的妻子当时并没有死。她是没有及时救治,一个小时后才在丈夫的怀中死去的。

假设一下,如果男主和老婆当时没有逃逸,而是积极救治伤者。虽然可能会损失一些钱(这对他们这些成功商人根本不算什么),甚至会坐牢,但总好过被报复双双挂掉划算多了吧!——唉!很遗憾最后男主还是听从了老婆的话,狠心撇下伤者逃之夭夭,这才有了十多年以后寻仇事件的发生。

第三,不要说谎。从男主和“假小三”(实际上是死者的女儿)好上以后,他就一直在说谎。老婆活着时对老婆说谎,毒死老婆之后对警察说谎,老婆尸体被偷之后又对着警探(复仇者,死者的丈夫)说谎。

“在不知道说什么的时候,最好是说实话”,这是《大明宫词》中武则天的话。现实中就是这样,为了圆一个谎你甚至可能再说上十次一百次谎话。影片中复仇警探正是抓住了男主的一次次谎言,成功地让他按照自己设计好的路线走,最后使男主自己将罪行暴露在公众面前。当然也顺理成章地让男主被毒杀成为了畏罪自杀。

“常怀敬畏之心,时刻压制内心贪欲”——这是我观看《女尸谜案》后最大的感受。

当男主脑海中闪出毒杀原配、一劳永逸的恶念之后,形势就急转直下不可收拾。他自认为亲自研制的“TH-16”万无一失(因为这种药服用八小时后会引起猝死,但随后会溶于血液根本检测不出来),但毕竟“心里有鬼”,一听到尸体被偷就方寸打乱。再加上警探和“假小三”一个唱红脸儿一个唱黑脸儿,所以很快就原形毕露了。

看着影片最后一幕,警探毫无感情地诉说,男主全身僵硬无法张口辩解。我想心底有点儿小阴暗的中年男人,一定是后背凉凉的。

男主临死前那冰冷的镜框和空洞的眼神让我至今难忘!TH-16在电影中出现了三次,第一次是男主用它毒杀老婆,第二次是“假小三”把它放在储物盒里证明男主是凶手,第三次是“假小三”用他毒杀男主。

男主自认为TH-16是绝妙的作案工具,谁知最后却都用在了自己身上,并且用得那么好!那么天衣无缝!

——真是太讽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