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长远发展的秘诀

“没有成功的企业,只有时代的企业”-----海尔集团张瑞敏


这句话很好地解市了一些大企业的兴衰更迭以及海尔这36年来的战略变革操作。


1984年是中国现代企业元年。在这一年,很多优秀的企业破土而出,比如海尔、淮委、联想、万科等知名企业。


海尔也从这一年开始创业,并且在其36年的发展历程中经理过6此企业战略改革,每个阶段大约在7年时间,海尔每一次的战略变迁都顺应着时代的节拍。

1.1984年-1991年

在这一阶段的7年时间里,海尔实施的是名牌战略。通过专心于冰箱一种产品的生产、营销和服务,探索和记类企业管理的经验,在国内创立了海尔的名牌形象,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总结出一套可移植的管理模式。

这一时期,海尔先后提出了“有缺陷的产品就是废品”、“用户永远是对的”、“先买信誉,后卖产品”、“无搬动服务”等理念,并在日常管理中坚持不懈地予以实施。


2.1991年-1998年

多元化战略。是指一个企业同时在两个或多个行业从事经营活动,以期达到战略目的的总体规划。多元化有3点:可以分散投资及就业风险;通过多元化经营可以取得范围经济的效果;可实现交易内部化,从而减少交易成本。

通过前期的品牌战略创立的海尔的品牌形象之后,海尔已不满足于单意产品和小规模生产的局面,海尔知道;品牌加规模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利于不败之地的重要法宝。因此,1992年之后,海尔从一种产品开始向多种产品扩张,全面实施多元化战略。通过兼并、收购、合资、合作等手酸,迅速由单一的冰箱进入冷柜、空调、洗衣机等白色家电领域。

1997年,以数字彩电为标准,海尔又从白色家电领域进入黑色家电领域,海尔以“吃休克鱼”的方式进行资本运营,坚持以无形资产盘活有形资产,即以经过实践检验的具有海尔资产运营的成功率,又实现了低成本扩张。达到了在最短时间内把海尔的规模扩大,将企业变强的目的。

3.1998年-2012年

国际战略、全球化品牌战略阶段。1998年,海尔加入WTO,世界大门已打开。2015年,海尔开始做全球化品牌部署的同时,统一在探索出一种新的管理方式。

海尔认为企业国际化的标致主要有三点:一是市场国际化——企业生产的产品批量销往全球主要经济区域;二是营销国际化——企业有自己的海外经销商网络与售后服务网络来为企业的名牌产品服务;三是产品国际化——企业由于一定知名度、信誉度与美誉度品牌的产品。在世纪运作中,海尔坚实打海尔品牌出口,创造性地提出与应用了“先难后易”、“出口创牌而不单纯创汇”、“三个三分之一”的国际化战略,取得了国际化经营的巨大进展。


4.2012年-2019年

网络化战略。随着互联网及电商的普及发展,移动时代的特性更加明显。海尔发现人的个体价值更加凸显,个人的价值有时候甚至会大于一个企业的价值。

这种情况,海尔开始了网络化战略阶段,做了很多互联网转型方面的探索。逐步用B2C的电商模式代替了传统相对化的B2B模式,增加了适应B2C电商发展的更加灵活敏捷的组织能力。

海尔能从一个濒临倒闭的小厂发展为国际化的大企业,名牌战略、多元化战略和国际化战略的正确选择贡献了巨大的力量。一个企业要想在市场激烈的竞争中不断壮大,必须要做好自己的企业战略,企业战略的选择不仅要有恰当的方法,而且要全面的对影响战略的各种因素进行考虑,并从多种战略备选方案中挑选出最适合自己企业的战略类型,只有选择好正确的企业战略,才能为企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