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治癒者“免疫”暫無證據

2020-04-27 08:45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25日報道,世衛組織警告稱,目前沒有證據表明“感染新冠肺炎治癒併產生抗體的人可以免受再次感染”。這個警告該如何解讀呢?《環球時報》記者26日就此採訪了疫苗專家陶黎納。

陶黎納表示,世衛組織的這個說法是基於科學、非常謹慎的表態。其中只是說目前沒有證據,不代表將來也找不到證據,只不過現在還沒有嚴謹的科學實驗進行證實。通常被病毒感染後的康復者體內存在針對性抗體,它有效防止再次感染的可能性很大,但的確也存在一定的失效概率。出於科學的嚴謹,世衛組織的說法沒有問題,不過我們不能就此理解為抗體沒用或者疫苗沒用。要證明被病毒感染過的、體內有抗體的人不會被再感染,就必須經過嚴格的實驗,確定這些康復者再次接觸病毒後不會得病,才能說抗體有保護性。但現在全球還沒有進行過這樣的研究。

因此世衛組織25日的表態並不是說抗體沒用,而提醒那些認為自己對再次感染已經免疫的人,不要急於重返工作崗位而忽視公共衛生建議。之前有報道稱個別新冠肺炎康復者核酸檢測呈陽性,陶黎納強調說,即便康復者真的被感染,這類個案仍缺乏說服力,至少要幾十、上百個病例的數據才有意義。

很多人擔心的另一個問題是,如果康復者的抗體無法達到免疫的效果,那麼以生成抗體來對抗病毒的疫苗還有用嗎?陶黎納表示,用康復者含有抗體的血清去治療,跟用疫苗進行預防是兩碼事。目前疫苗主要用於預防,這個階段進入人體的病毒量很少,只要體內有微量抗體,能把進來的那點病毒幹掉就可以了。而治療所需的抗體量很大,因為患者體內的病毒太多了。這就好比救火,火剛燃起時(預防階段),一口氣就可以把它吹滅,但等到燃成熊熊大火(治療階段),用水槍都不一定滅得了。

陶黎納強調說,抗體用於治療和預防是兩個概念。不能因為有的患者康復後仍攜帶病毒,就說抗體對於預防新冠肺炎沒用。世衛組織的表述也不能跟“疫苗有沒有用”建立起因果關係。要說疫苗有沒有用,需要根據現在疫苗研發的進展來得出結論。我國現在正在研發的新冠病毒滅活疫苗,近期已經經過動物實驗,結果明確表明該疫苗在動物身上是有保護作用的。▲ (李司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