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墙取出医疗器械设备

“范法官他蛮好的,一直在帮我们想办法,真的蛮好的。”杨剑波反复说道。近日,上海市宝山区人民法院(以下简称上海宝山法院)执行干警充分发挥执行智慧,在节省执行时间的同时保障各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帮助13名工人拿回了被拖欠2年多的血汗钱。

医疗公司发不出工资

上海某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医疗公司)是某上市药机公司的子公司。该公司成立于2013年4月,于2014年正式招工运作。2015年初夏,杨剑波进入该公司做车间主任,负责车间的生产管理工作。他心想好歹是上市公司的子公司,经济效益应该不会差,正打算有一番作为,却不料事与愿违。

2017年年末,医疗公司的专利产品研发成功,正准备投入市场时,却遭受到了致命打击。由于母公司经营不善,子公司医疗公司也开始负债累累。2018年年初,医疗公司受母公司拖累,开始发不出工人工资,前后欠下了13名工人共计20.7万元。

为此,13名工人分别向上海市宝山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以下简称上海宝山劳动仲裁委)申请劳动仲裁,请求解除与医疗公司的劳动关系,并支付拖欠的工资及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金。仲裁过程中,医疗公司总经理高某一再向工人们承诺,6月之前一定会给出工人工资。为此,在上海宝山劳动仲裁委的主持下,双方达成了调解协议,同意解除劳动关系,并且于6月底之前付清工人工资及经济补偿金。

高总经理在仲裁中态度,让工人们觉得6月底肯定能拿到钱。可是时光流转,转眼间便到了7月,说好的工资和补偿金却迟迟未见踪影,更为恼人的是,工人们再想联系高总经理也已经联系不上了。

2018年7月,失望、愤懑、无奈的工人们来到了上海宝山法院,申请对医疗公司进行强制执行。“总经理突然失踪了,现在所有人都联系不到他。我们被拖欠了三个多月的工资,连公积金也没有续上。我们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了……”杨剑波代表工人们向法院说道。

司法拍卖遭流拍

“这些工人们都是上有老下有小的,工人们的血汗钱拖不得。”上海宝山法院执行干警范鹤祥接到该案后,便立即着手办理,希望尽早给工人们一个交代。他通过各种网络查控系统、查询系统了解被执行人财产情况,好消息传来,人民银行查询系统反馈被执行人开立三个银行账户。取得财产线索后,范鹤祥挨个到上述账户的开户行进行冻结,最终三个银行账户共计冻结住资金3万余元。

但是,只有这3万余元肯定是远远不够的。为此,范鹤祥又上门考察医疗公司,发现该医疗公司厂房内有大量医疗机器设备以及医疗用品原材料。于是他立即联系评估机构上门评估,并且当场查封了这些医疗器械及原材料。经评估发现,这些医疗用品原材料为国外进口原材料,具有较高的市场价值,估价约有30万元。如果这些医疗用品原材料能够顺利拍卖,便能给工人们一个满意的交代。

范鹤祥开始启动对医疗用品原材料的司法拍卖程序。为了能够拍卖成功、拍卖出理想的价格,他除了依照常规通过网络、报纸等向不特定对象公布拍卖公告以外,还专门联系拍卖辅助机构,委托他们专门向国内有可能使用这批原材料的公司一一寄送了拍卖通知,并提前电话联系告知拍卖情况。

尽管做了一系列的努力和尝试,但是2019年3月正式拍卖后,这批原材料还是以流拍结束。

拍卖成功交付又遇波折

前两次拍卖的失败,让一心想着尽快给工人们满意交代的范鹤祥略感失落,但他并没有因此丧气,“医疗原材料卖不掉,这不是还有医疗器械嘛。”

范鹤祥再一次来到被执行人医疗公司的厂房,考察拍卖医疗器械事宜。他发现,被执行人厂房内的医疗器械大小有别,最大的几个机器设备体型巨大且无法拆卸,而厂房在二楼,共有三层墙壁,如果拍卖这些设备的话,将来如何交付给买受人会是一个问题。

经了解发现,原来当初公司筹建的时候,就是先将这些器械设备搬进厂房内,再将墙壁逐层封起。所以要取出机器,也必须要通过敲墙的方式。但取出后,如还需恢复墙体,存在较大的交付成本。考虑到这些因素,范鹤祥意识到不能将所有评估的机器设备整体拍卖。

为了让买受人能有针对性地购买不同的医疗器械,2019年7月,宝山法院执行局将这些医疗器械设备分成大设备和小设备,分别打包拍卖,并在大设备的拍卖说明中标注“需要敲墙取出设备”。最终,大设备经过41轮拍卖,由5.8万元的起拍价拍卖到最终成交价20万元,溢价率超过240%,成交价格足以覆盖工人们被拖欠的工资。

得知拍卖结果的范鹤祥十分欣喜,立即联系买受人谈论交接事宜,并通知了工人代表。为了尽快拿到拍卖款给工人们,范鹤祥不断与买受人、拍卖辅助机构联系,尽快确定交付时间。

多方协商后,敲定于2019年10月17日敲墙取设备。大家都等着完成设备交付后付清工人工资,有一个完美的结局。但是在约定交付日期的前两天,被执行人医疗公司的一位公司负责人给范鹤祥打来了电话,表示买受人要敲墙取设备可以,但是墙体必须“恢复的和原来一模一样”。这样的要求,让买受人找的拆墙工程队觉得有些为难,工程队拒绝了这个项目,原定的敲墙取设备之日未能如愿成行。

得知此事后,范鹤祥立即联系买受人继续寻找拆墙工程队,并且重新确定交接设备的时间,好在并未耽搁多久,再次确定于去年10月29日破墙交付。当天,伴随着三层墙体的拆除,买受人拍下的器械被起重机牵出厂房并进行交付。看着机器设备落地,工人们悬着的心也落地了。拆墙过程中,杨剑波全程参与,他激动地说:“13名工人中,有一个工友家里出了点意外,正急需要这笔钱。现在看来,马上就能拿到了,现在非常的高兴,也非常感谢上海宝山法院对工人一直以来的帮助。”

交付设备后,上海宝山法院联系工人代表以及授权律师,将13名工人被拖欠2年多的工资,一一汇入他们的账户内。至此,这起工人工资执行案尘埃落定。

【法官说法】

全面了解案件信息对症下药解执行难题

在正常执行程序中,评估多是在对财产实际控制后进行的。但是本案中,上海宝山法院考虑到被执行人是医疗公司,其医疗器械和原材料具有较强的专业性,为尽可能节省时间,尽快帮助工人们执行到位,特地提前委托好评估公司,在查封控制财产的同时对查控的财产进行评估。

执行干警在进行执行工作时,应当充分考虑到各个执行环节可能出现的情况以及需要注意的地方,以便及早应对,在节省执行时间的同时保障各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最大限度地兑现当事人的胜诉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