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治愈原生家庭的创伤和烙印?我们应学会接纳自己,面对创伤

有一位心理学家说过:"毁掉一个人的从来不是贫穷,而是原生家庭"。因为贫穷可以改变,而糟糕的原生家庭却无法改变,时光并不能倒流,创伤留下了就无法擦拭掉。原生家庭这个词本身就带着"伤",想要一个完美的原生家庭是不现实的,人无完人,没有一样东西是没有缺陷而十分完美的,而家庭亦是如此。

前段实际大火的家庭伦理剧《都挺好》揭示了原生家庭对于孩子人生成长的影响。原生家庭分为幸福的原生家庭和失败的原生家庭,这两种原生家庭给孩子的人生带来不同的影响和改变。而失败的原生家庭对于孩子的"杀伤力"是最大的,甚至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失败的原生家庭对孩子有哪些影响呢?

孩子会有着过度的自我羞耻感

在《这不是你的错》一书中,贝佛利指出,童年创伤不仅仅是父母的打骂,更多时候是心理上的情感虐待。比如当孩子在众人面前犯了错误时,受到处罚时,父母非但没有去化解,反而觉得孩子这样子给他们丢脸,当众指责孩子的过错,让孩子没有尊严的在众人面前出丑,这样子就会给孩子的心灵上带来了一定的伤害。


自我羞耻感就会一点一点的积累,孩子心里会认为是不是我做错了什么?父母才会不喜欢我。自我羞耻感更像是一种自卑与自我否认。

情感虐待的伤害比肉体上的伤害更大,因为它是无法用肉眼看到的,是无形的,这种伤害藏在内心的深处,更多的是无力感,你无法去直视它,甚至治愈它。

造成孩子的性格缺失,无法建立健康人格

我们常说"孩子是父母的缩影"。一个孩子的性格形成主要的影响因素往往来自于父母,与良好的家庭环境密不可分。生活在幸福美满的家庭里,那么孩子的性格自然活泼,对待人生的挫折与困难也会带着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去面对。而一个吵闹,总是发生冲突的家庭,对于孩子的影响是悲观的。

比如父母常常因为一些小事而大吵大闹,甚至大打出手,在孩子面前各种各样的言语辱骂,在这样的家庭环境种成长的孩子就会容易形成性格孤僻、孤独,甚至会走向极端的人生。所以家庭的环境对于孩子的性格形成有着去潜移默化的影响。原生家庭对于在我们心灵上的创伤是无法磨灭的,既然我们无法去抚平这道伤疤,为何不去面对它呢?这道伤疤,需要我们去治愈。

如何去治愈原生家庭带给我们的创伤呢?

1、 面对创伤,学会更好的接纳自己

苏格拉底有一句名言:"konw yourself",总有一天,你会发现,认识自我是我们一生中都为之努力的一个重要方向。因为原生家庭给我们带来的伤害,让我们失去了自我认知的能力,脆弱的我们缺乏"安全感",自我意识更加薄弱。对于这种情况,更多的时候是自身的较劲,其实我们可以尝试的去接纳一些东西.

比如:学会与自己的童年经历握手言和,并主动去面对困扰着我们的问题。尝试与家人沟通,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倾诉自己的情感。如果我们更好的去直面创伤,从学会接纳做起,那么心理上面的负担就会有所减少。

2、 学会自我悲悯与自我理解

治愈童年创伤,要学会自我悲悯,让自己成为一个有慈善心的悲悯者。

自我悲悯对治疗抑郁、焦虑和缓解压力都有一定的积极影响,如何去自我悲悯呢?首先是自我理解,只有充分的了解自己,才能卸下羞耻感的包袱,更好的直视自己。其次是自我宽恕。原谅曾经对于自己的伤害,因为羞耻感,我们有过很多的自我伤害,比如抽烟、暴饮暴食等。这些不仅对自己有着身体上的折磨,更多的是精神上的折磨。

只有我们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悲悯自己,原谅自己,放过自己,才能更好的生活下去。最后是自我关爱与自我鼓励,我们在原生家庭中得到的伤害,几乎无法得到施暴者的偿还。依靠于他人来理解自己和治愈自己几乎是不可能的,我们需要自己去治愈,自我关爱与自我鼓励,只有学会爱自己,才能去爱他人,学会与自己和解。

泰戈尔说过:"世界以痛吻我,让我报之以歌"。

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着属于自己的思想与生活,我们无法让时间倒流,去重新开始,既然创伤已经留下,无法改变,那么我们就要去面对它,治愈它。学会分清父母与我们,我们是我们,父母是父母,每个人都无法为谁而活,所以只能为自己而活,学会爱自己,接纳自己,才是最好的治愈良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