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史上傷亡最為慘烈的一場戰爭:最激烈時每分鐘就有五人死亡

人類史上傷亡最為慘烈的一場戰爭:最激烈時每分鐘就有五人死亡

文/無計讀史

想要取得一場戰役的勝利,只需要一名優秀的將軍便可以達到目的,但是如果想要取得一場戰爭的勝利,這需要全體人民的共同努力。這是後人對於列寧格勒保衛戰最經典的總結。

列寧格勒,在希特勒攻佔歐洲大陸的總體佈局中,佔據著非常重要的地位。而且這座城市本身就是蘇聯最大的工業重鎮,有著蘇聯第二首都的美稱,不僅如此,列寧格勒還是波羅地海海域的一個重要港口,可以說,如果希特勒能夠成功拿下列寧格勒這座城市,就可以將歐洲大陸的所有資源,源源不斷地運輸到德國本土。所以當時的希特勒對於列寧格勒志在必得。

列寧格勒保衛戰的時間從1941年的9月9日到1944年的1月27日,總共維持了將近900多天的時間,而在1942年戰爭打到最激烈的時候,列寧格勒每天死亡的人數至少在7000個人,也就是每分鐘都將有五個人倒下。德國軍隊的飛機和炮彈在列寧格勒的上空從來沒有停止過,900余天的時間裡,沒有人真正地統計過德軍扔下過多少的炸彈,但這些炸彈並沒有真正的將列寧格勒人民的信念摧毀。

事實上,為了保衛列寧格勒,蘇聯方面在前期還進行了一次臨時換將,本來奉命承擔保衛列寧格勒任務的是蘇聯的伏羅希洛夫元帥,但是伏羅希洛夫元帥面對德軍強烈的進攻,根本沒有勝利的信心,面對蘇聯最高領導人斯大林守衛列寧格勒的命令,伏羅希洛夫甚至想要拿起槍炮去到前線被德軍打死。的確,當時的德軍來勢洶洶,負責守衛的蘇聯軍隊早已精疲力盡。斯大林決定用大本營的朱可夫來替換伏羅希洛夫,朱可夫是蘇聯軍事史上一位傳奇的指揮官,每當遇上難啃的骨頭時,斯大林都會將朱可夫派上去,朱可夫每一次的表現也都不會讓斯大林失望。

上任後,朱可夫就迅速進行佈防,改變了他的前任伏羅希洛夫防禦的政策,在重要地區採用多道防守。朱可夫明確的表示,哪怕列寧格勒到了只有一個人的時候,也決不能讓德國軍隊進攻上來。正是憑藉著這種堅韌的決心,蘇聯軍隊的士氣和列寧格勒人民勝利的信心被極大的鼓舞了起來。但是面對被徹底圍困的列寧格勒,朱可夫不僅要面對不斷進攻的德國軍隊,還要面對蘇聯冬季的嚴寒,疾病和飢餓。為了在被德軍包圍重重下的列寧格勒打開一條新的運輸補給線,朱可夫在列寧格勒附近的一條冰凍的河流上開闢了一條新的生命之線,但很快這條生命之線就成為了德國軍隊進攻的重點,所以每天在這條運輸線上都會有大量的人員傷亡,後來人們又把這條生命之線稱之為死亡之線。

從戰爭開始到1944年1月27日徹底結束,根據當時的數據統計顯示,蘇聯方面共計有350多萬的士兵傷亡,另外,有列寧格勒100多萬的平民傷亡,德國方面也有50多萬的士兵傷亡。這場戰爭是迄今為止人類史上傷亡最為慘烈的一場戰爭。但也正是列寧格勒人民不屈的信念,才使其最終打敗了德國入侵者,贏得了列寧格勒保衛戰的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