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行政区域合作新模式——飞地经济

作者:前瞻产业研究院.包敏成

笔者近期正在做甘肃省的产业规划项目,发现这里几个有意思的飞地,与诸位读者分享:

一是张掖市的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是国内最出名的县级飞地,共分成了块,东西向横跨整个张掖市,面积比其他五个县区加起来都大。

二是肃南的兄弟,隔壁酒泉市的肃北蒙古族自治县,也是一大飞地县,南北向贯穿了“酒泉——玉门——金昌——敦煌”这条河西走廊。

三是甘南藏族自治州临潭县和卓尼县的飞地,与前两个相比要小巧玲珑许多,但也更加错综复杂,因此使得两地分界线十分纠缠。

注:以上图片均截取自民政部区划地名司及中国地图出版社编制的全国行政区划信息查询平台。

这几个因政治、军事、民族插花分布等原因产生的飞地行政区,跟区域经济又有怎样的联系呢?下面我们就来简单说说飞地是什么。

飞地概念来源于地理学理论,现在通常是结合空间分离性和行政管理特殊性考虑飞地的政治含义,指“飞地行政区”,即在特殊时期、特殊地方,因特殊原因而设置的特殊行政区,如果涉及到国与国之间可称“飞地领土”。

飞地的历史成因相当复杂,具有边缘地带的某些特征:政府控制力相对薄弱,行政管理松弛且成本较高;社会经济相对落后,文化多样性色彩比较浓郁。

虽然不同的飞地设置原因并不相同,但是“飞地经济”作为一种特定的经济模式,对于经济发展有着较好的推动作用,有利于区域经济整合和区域资源配置。

一、为什么要发展“飞地经济”?

在我国,飞地经济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发达地区的土地规模受限导致,比如福建马洋经济区,由于该地区土地资源有限,地区经济扩张需求产生“飞地”需求。

此外,区域经济转型发展的需求,比如厦门市为了经济发展转型需要,逐步把岛内工业企业搬迁到岛外的经济飞地,并且利用搬迁后闲置土地资源大力发展服务业和科技产业。

还有就是区位升级需要,比如全国百强县之一的大连长海县,为了克服自身区域自己的劣势,在普兰店市港口设置长海工业区。

二、飞地经济是如何运作的?

飞地经济基本载体是开发区、产业园区,但在具体运作细节上又有不同模式。详情见下表:

无论哪种模式,其核心都在于合作收益!

以深圳的第10+1区为例,深汕特别合作区结合了深圳市的科技、经济实力,以及汕尾的土地、人力资源成本优势。合作区区位优势明显,土地资源丰富、交通条件便利、能源供给充足、金融服务配套齐全。在机构设置上,深圳特别合作区在公检法相关机构设置的基础上,单独设置地区税务机构和公安机构,从而加强地区的经济合作;在利益分配上,按照深圳市、汕尾市和合作区 1:1:2 的比例。为了促进特别合作区经济发展,增强特别合作区建设资金, 2015年全部收益归合作区所有,2020 年收益的 75%归合作区所有,但是土地出让资金中大部分归深圳市所有,小部分归汕尾市所有。

三、“逆向飞地经济”又是什么?

理论上飞地经济可以是将发达地区的项目和产业疏解到欠发达地区,也可以是欠发达地区主动进入发达地区进行经济开发和运作。但是在目前的学术研究和实际规划建设中,重点主要还是集中在“发达地区飞入欠发达地区”这种模式上,事实上也存在一些的从欠发达地区飞入发达地区的“逆向飞地经济”现象,如金华的金磐扶贫开发区,四川的成都—阿坝产业园,以及杭州未来科技城衢州海创园等,由于篇幅受限就不一一展开赘述了。逆向飞地经济可以分为逆向扶贫飞地经济和逆向创新飞地经济两类,刚好契合如今精准扶贫、创新发展的宏观背景,对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新型城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值得关注。

总之,飞地经济发展的动力是共同受益,飞出地扩大了经济发展的空间,提升了经济发展质量,并且为当地企业发展扩大提供了空间;飞入地增加了对外投资,扩大了地区就业人工和经济总量。基于区域经济的分工和合作,优化区域资源配置,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提升区域经济发展水平。

前瞻产业研究院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规划、产业申报、产业园区规划、产业招商引资等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