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只有渔船的朱元璋,能击退陈友谅的楼船舰队?

(欢迎关注:小新品历史,每天为您带来更多精彩内容!)

1360年,陈友谅挟持了天完政权的最高领导人徐寿辉,率领百余艘的楼船巨舰,和数百艘小型战船,进攻朱元璋的控制区。当时的朱元璋水军非常弱小,只有一千多艘渔船,无法与陈友谅的舰队正面作战,变得非常被动。

陈友谅先是利用楼船的高度优势,直接靠近太平城的城墙,搭上云梯,轻松攻克太平,城中守军将领花云战死。接着,陈友谅继续进军,拿下采石矶军港,并在港口处的五通庙内,将徐寿辉杀死,自立为皇帝,成立大汉。

眼看陈友谅舰队,长驱直入,马上就到朱元璋的大本营应天城(原集庆)。形势如此危急,朱元璋究竟靠什么击退了陈友谅?

楼船

双面间谍康茂才。

正当众多大臣唉声叹气,纷纷建议逃跑的时候,刘基大呼:指出陈友谅太过骄傲,自古骄兵必败,只需诱敌深入,就能退敌。

朱元璋非常认可刘基的建议,于是分兵派将,不仅派出胡大海领兵攻打广信城,骚扰敌人的大后方,同时,让陈友谅的老友康茂才发出书信,谎称要与陈友谅里应外合,拆掉木制的江东桥,让陈友谅舰队能直达应天城边。

为什么朱元璋认定陈友谅会相信康茂才呢?原因只能是,康茂才本来就是陈友谅安插在朱元璋身边的间谍,可惜后来康茂才被朱元璋礼贤下士的作风打动,真心归顺了朱元璋,这样,康茂才就成了双面间谍。

结果,陈友谅上当受骗,大批舰队到达江东桥后,只能干瞪眼,无法靠近应天城。此时,朱元璋布置在应天城郊外的龙湾守军,吸引陈友谅的弟弟陈友仁上岸,并假意败退。陈友谅误以为有机可乘,于是,跟随弟弟一起上岸。最后,陈友谅惨遭埋伏,加上河水退潮,大型战舰全部搁浅,大部分士兵只能跳河逃生,陈友谅勉强乘坐小船逃走,总之,全军大败而归。

康茂才

张士诚不配合陈友谅,没有乘机进攻朱元璋。

1356-1357年,这两年间,朱元璋派兵依次拿下张士诚的4座城池(常州、长兴、江阴、常熟),挡住了张士诚的西进路线。而且在常州战役中,张士诚最得力的干将弟弟张士德被俘,使他意志消沉、终日不问政事,其队伍主要由三弟士信管理。张士信不仅无能,而且喜欢贪污,导致士气低落。

此时的张士诚,极力回避战争,更别说接受陈友谅的邀请,主动攻打朱元璋了。

张春饰演的张士诚

朱元璋没有称王。

谋士朱升建言: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朱元璋非常认可,正因为这个正确的战略,才免受元朝势力的骚扰,巩固了自己的江南地盘。对比张士诚,他刚占领高邮城就立即自称为王,建立大周政权,引来脱脱的百万元军,要不是元朝内部的权力斗争,脱脱中途撤军,张士诚早已被灭。

所以,虽然朱元璋的总体实力不及陈友谅,但是,还是有足够的力量击退陈友谅。

您怎么看?欢迎在下面留言和大家一起分享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