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赠是一种态度、是一种宣示——兼评潘石矻张欣夫妻“一毛不拔”

一、什么是捐赠?

捐赠,动词,拼音juān zèng,捐献、赠送。指没有索求地把有价值的东西给予别人。

捐赠的两种常见的基本形式有捐款与捐物。捐款即捐资助款,指捐助钱财帮助别人的意思。

捐赠的分类可以分为“群体捐赠与个体捐赠”。群体捐赠有国家或政府部门的捐赠、社会团体或民间团体的捐赠、企业或公司的捐赠等等。个体的捐赠有个人捐赠、夫妻捐赠、家族或家庭捐赠等等。

垂钓客认为,作为一种捐赠行为,勿 “一刀切”的以捐赠的多少来评判,尽心尽力、发自内心的无私捐赠是最可贵的!全国人民的心里有一杆秤,眼睛是雪亮的、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二、捐赠是一种态度,是一种宣示。

1、国家与政府部门的捐赠、社会团体或民间团体的捐赠:更多表明的是一种友好、支援的态度,是秉承人道主义的一种体现。

在当下中国人民“抗击肺炎防控疫情阻击战”中,许多国家对中国人民伸出了援手、捐赠口罩防护用品等行为,中国人民是不会忘的。



2、企业的捐赠:更多表明的是一种回报社会的态度,在国家出现如地震一类的天灾、重大疫情的危难时刻,企业的捐赠既责无旁贷、是为国分忧解难的义举,同时也有助于树立企业良好形象、提升企业的知名度。

在当下中国人民“抗击肺炎防控疫情阻击战”中,许多国内的知名企业与公司的捐赠行为,既得到了全国人民的高度关注,也得到了全国人民的高度认同与好评。据网络消息,截止2月13日,共有数百家企业捐款总额高达76.5013亿元,目前更远远超出以上数值。此附录科技企业捐赠武汉排名表如下(选自网络):










3、名人、名星的捐赠既倍受关注也影响深远。

钱七虎院士为武汉捐款650万的消息,真是让我们为之震颤。这位已83岁高龄,由军队成长起来的院士在当下又是一位“院士明星”,与在抗击新冠病毒疫情一线的钟南山、李兰娟、陈薇院士一样,成了最耀眼的明星!







4、许多普通民众的捐赠,感人肺腑、有口皆碑!

据网络报道;

重庆一位87岁摆摊老人捐出了她的毕生积蓄20万元



山东日照一位68岁环卫工人捐出近半年工资12000元

杭州69岁退休环卫工人捐钱之后银行卡里只剩下13.78元

……

许许多多的老年人,因为朴素的家国情怀,碰到国家危难时刻,巍巍颤颤地捐出平时省吃俭用所得,甚至是毕生积蓄,用行动诠释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气魄和情怀。

海南中学3名高中女生,用两天筹集近12万元,为武汉送去60吨瓜菜。少年强则国强,难得这么小年纪就懂得大爱。







三、潘石屹、张欣夫妇的“一毛不拔”之我见

1、2014年,曾为哈佛大学捐赠了1500万美元、又向耶鲁大学捐赠了1000万美元的潘石屹、张欣夫妇,截止目前还没有在这次中国人民““抗击肺炎防控疫情阻击战”中捐款,被众多网民讥讽为“一毛不拔”!

2、潘石屹面对着众多的“逼捐”评论,有着2000万粉丝的潘石屹非常聪明地选择了关闭评论。(潘石屹,SOHO中国董事长,2019年福布斯富豪榜以215.7亿排名大陆第107名。)不敢对评论而关闭评论的行为,只能说明潘石屹是心虚的,是否是愧对粉丝与网民只有他自已才能知道的!

3、潘石屹、张欣夫妇的“一毛不拔”之我见

(1)2014年,曾为哈佛大学捐赠了1500万美元、又向耶鲁大学捐赠了1000万美元的潘石屹、张欣夫妇,其捐款行为严格来说,谈不上是捐赠,而是一种有索求地把有价值的东西给予别人,索取的是儿子在受捐单位就学的一种利益交换。

(2)众多网民对潘石屹、张欣夫妇的“一毛不拔”行为的评论,谈不上“逼捐”,也谈不“道德绑架,而是对潘石屹、张欣夫妇的一种良知的拷问!

什么叫逼捐?逼捐就是利用强迫手段迫使捐赠!

什么叫道德绑架?什么叫舆论监督?什么叫知恩图报?什么叫饮水思源?什么叫投桃报李?什么叫“有比较才有鉴别”?难道网民实事求是的发表评论就是道德绑架?

(3)潘石屹、张欣夫妇仅仅是一个“为富不仁”“唯利是图”商人的典型代表而已!

垂钓客不仅要问:

潘石屹张欣夫妻的财产与家业是在哪里挣的?

真的是辛辛苦苦挣的吗?

即使是辛辛苦苦挣的,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共襄义举、共克时艰、同赴国难,人人有责!作为一个有良知的人,对于当下抗击肺炎防控疫情急需援助的的中国武汉及武汉人民,做出一点自己应有的贡献难道不应该吗?

(4)对于以下这一张盛传网络的照片,你有什么观感?


野心勃勃、志得意满的潘石屹

对于这一张盛传网络的照片,你有什么观感?

欢迎关注、欢迎赐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