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瓜季将临,你吃的瓜安全吗?

随着气温的不断升高,夏天的气氛正愈演愈热。正所谓夏天有三宝:空调、冷饮和瓜果。躲进空调,喝着冰镇饮料,吃着生津解渴的瓜果无疑是人们解乏降暑的不二选择。现在市面上各类应季瓜果早已上市,货架上鲜红的西瓜、火龙果,金黄的香瓜、凤梨惹得一众吃瓜群众争相购买,好不热闹。然而,吃瓜虽爽,但瓜果表面农药残留问题也让吃瓜群众们提心吊胆。

美国环境组(EWG)上个月发布了2019年“肮脏蔬果”黑名单,公布了受农药污染最严重的12种水果和蔬菜。草莓成为2019年度“最脏”,这已经是它连续第4年名列榜首

EWG是美国非营利性环保组织,自2004年开始,每年为消费者购买指南中最受欢迎的47种蔬菜水果进行农药污染排序,指出那些被清洗或剥皮后农药残留最高和最低的蔬果。美国尚且如此,那么中国的果蔬农残现状到底如何?中国没有相关权威部门发布类似的数据,这份报告,对于我们安全食用果蔬具有借鉴意义。

12种“最脏”蔬果排行

1)草莓:

已经连续四年摘得“最脏”果蔬的桂冠。

2)菠菜:在76%的菠菜样本中检测发现了DDT(氯菊酯),是潜在脑损伤的神经毒性杀虫剂,而且它与儿童患多动症有关。

3)羽衣甘蓝:在检测中发现大于92%的非有机羽衣甘蓝样品检出DCPA,而美国环保署将DCPA列为致癌物

第4~12名,分别为:油桃、苹果、葡萄、桃子、樱桃、梨、西红柿、芹菜、土豆。

这仅仅是最受欢迎的47种农产品中的前12名,而在环境工作组分析的美国农业部农药残留数据中,发现近70%的非有机农产品样本检测出农药污染阳性。

农药残留问题是随着农药大量生产和广泛使用而产生的。到目前为止,世界上化学农药年产量近200万吨,约有1000多种人工合成化合物被用作杀虫剂、杀菌剂、杀藻剂、除虫剂、落叶剂等类农药。农药的大量使用导致瓜果农药残留量严重超标。人体食用含有大量高毒、剧毒农药残留引起的食物会导致急性中毒事故。若长期食用农药残留超标的农副产品,虽然不会导致人体急性中毒,但可能会引起慢性中毒,甚至影响到下一代。

面对农药残留引发的健康危害问题,各国都加快了农药残留标准规则的制定。2016年12月18日我国有关部门发布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 GB 2763—2016》,该标准规定了433种农药在13大类农产品中4140个残留限量,基本涵盖了我国已批准使用的常用农药和居民日常消费的主要农产品。此外,为进一步保障群众饮食安全,食品安全部门也加大了对食品农药残留的检测力度。

目前,农药残留检测方法种类比较繁多,常规检测的分析方法有光谱法、酶抑制法和色谱法

其中,光谱法是根据有机磷农药中的某些官能团或水解、还原产物与特殊的显色剂在特定的环境下发生氧化、磺酸化、络合等化学反应,产生特定波长的颜色反应来进行定性或定量测定的。

酶抑制法是根据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能抑制昆虫中枢和周围神经系统中乙酰胆碱的活性,使昆虫中毒致死这一昆虫毒理学原理进行检测的。

此外,农药残留常见的分析方法之一就是色谱法。它根据分析物质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的分配系数的不同达到分离目的,并将分析物质的浓度转换成易被测量的电信号(电压、电流等) ,然后送到记录仪记录下来。该方法主要包括薄层色谱法、气相色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

食品检测仪推荐:

LZ-F501型便携式食品检测仪

南京量子化工科技有限公司的LZ-F501型便携式食品检测仪,基于光度法原理用于食品中甲醛、甲醇、吊白块、亚硝酸钠和二氧化硫的检测。配合检测试剂,灵敏度高、操作简单、检测快速、方便快捷。

用科学的检测技术检测瓜果农药残留固然安全可靠,但为了吃的放心,吃瓜群众们主动学习一些简单处理农药残留的小方法很有必要。

例如,含有果皮的瓜果应剥皮食用。果皮对果肉形成保护作用,因此,大部分农药残留会停留在果皮表面,食用果皮会导致摄入过量农残风险的增加。另外,在食用瓜果前可用淡盐水清洗,碱水清洗,降低瓜果表面农药残留量。

吃瓜季节悄然而至,希望在检测技术以及农残处理小贴士的帮助下吃瓜群众们都能大口吃瓜,安全、开心地度过炎炎夏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