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造 王羲之家有多厉害吗(下)

王羲之的堂伯王敦、王导都是书法名家,尤其王导,官至宰相,书法名冠一世。

王敦,官至宰相、大将军,封汉安侯。有一天不高兴了,起兵要换皇帝,朝廷把他当过的官,又封给了他的弟弟王导。就这样,亲兄弟两人,一个叛,一个保,全国人民为这兄弟俩打了五六年的仗,但是一点也没有影响他们家族在朝廷的地位。

王敦书


王导书

王导的儿子王洽、王恬、王荟、王劭都是书法家。

王洽官至后军将军,围棋高手,史称东晋第一高手。工隶、草。《得示帖》,就是他的杰作。王洽官至中书令,副部级干部,书法大家,擅长各种书体。王羲之说"洽弟书遂不减我”,意思是我弟弟王洽的书法不比我差。就是王洽与王羲之一起将章草变革为今草,他为书法艺术革新做出了巨大贡献,开创了行草书的新纪元。

王洽书


王洽书


王洽的儿子叫王珣,王羲之的侄子,也是书法大家。他写的《伯远帖》与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以及王献之的《中秋帖》,被乾隆皇帝视为三件稀世珍宝,专门设立了一个收藏的地方,起名叫《三希堂》。

王珣书

王珣的侄子叫王僧虔,是南朝宋齐时期的司空,史上著名书法理论家。宋文帝评价他的书法“笔迹雅度均在子敬之上"。工真、行、隶书。著有《书赋》、巜论书》、《笔意赞》等。

王僧虔书

王僧虔的妻子荀氏也是名动一时的女书法家。他的儿子叫王志,笔法雄夺险崛,爽利挺拔。

王志书


王羲之有七个儿子,其中四个是书法家,老二王凝之,老三王涣之,老五王徽之,老六王超之,老七王献之。北宋名家黄长睿说,“四子书,子敬俱传,皆得家范,而体各不同。凝之得其韵,操之得其体,徽之得其势,涣之得其貌,献之得其源。”只有王献之与他父亲在书法史上并称"二王"。

王凝之书


王献之书


王涣之书


王徽之书

老二王凝之,当过左军将军,会稽内史。孙恩叛乱攻会稽,凝之不顾左右参谋,神堂作法请天兵天将助他灭贼,不做布防,结果城破被杀,成为千秋笑柄。

他的老婆却是个非常厉害的人物,她叫谢道韫,是宰相谢安的弟弟,谢奕的女儿。我们小时候读的《三字经》中,有句话“蔡文姬,能辨琴;谢道韫,能咏吟”,说的就是她。她是东晋著名女诗人,后世文人评价说她“不让竹林七贤”,"咏絮之才",仰慕不已。典故是“林下风气”。

竹林七贤

谢道韫的姓,就是刘禹锡诗中王谢的谢,他的伯父和父亲都是书法家。伯父谢安,官至宰相,和王羲之是好朋友,曾经独立指挥八万弱兵,打败了号称百万大军的前秦苻坚,为东晋赢得了几十年的和平,史称:淝水之战。这也是军事史上以寡胜多的典型案例,是历代军事家学习的榜样。

谢安书

王羲之的本家堂伯王衍、王澄、王戎都是书法家。特别是王衍,才华横溢,聪明敏锐,有如神人。常自比于孔子学生子贡,精通道家玄学,朝野均仰慕。当时的文人们都梦寐以求地盼望能有机会登门拜访王衍,这就相当于能拜在王衍门下,朝廷就有可能启用他,就能鱼跃龙门。所以当时的文人们称他为"一世龙门"。可见王氏家族的影响和作用。

王衍书

王戎,官至中书令,司徒。相当于中央办公厅主任,三公之一,它是魏晋风流的标杆人物,也是竹林七贤之一。他书法好,文采高,但却是天下闻名的吝啬鬼。

王戎书法

王羲之的家族实在太庞大了,这样的人物举不胜举,也正因为他有这样的家庭,这样的家族,所以才能养成他的艺术性格,在这样一个艺术氛围下,才造就了他书法的艺术境界和艺术成就。

文章太长,写时数度拍案而起,来壶酒,方能平息,与君一乐。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