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农民的谢幕,最纠结的是死在哪里?

生时四海为家,死时回归故土。

二舅走了,在尚有一口气息的时候,他让儿子开车给他从杭州送回家乡池州。

他清醒的时候,他说:想看下孙女。

孙女还在杭州,他儿子,也就是表弟驾车返回杭州,在从池州返回杭州的半途中,二舅悄然去世了。

时间定格在了2020年3月29日

孟婆如果能遇到我的二舅,希望往他的碗里多放点糖吧,他这辈子太苦了。
那时候是真的穷啊,穷到他儿子上学读书都天天被其他同学打,穷人在农村就是活受罪啊。
二舅决定离开农村,


他和舅妈去池州城里做环卫工,住在租住的车库里,他们在城里待了十几年,都没有炒菜的锅,也没有地方可以炒菜,只有一个电饭锅,烧完饭、煮菜,十几年都是这样将就过来的。 农村老家的房子没人看管,风吹雨打,倒塌了。


后来把儿子苦到大学毕业,他的身体却彻底垮了,几次从生死线上救回来。儿子工作稳定后,把父母接到了杭州。

二舅在故土早已经没有家了,去了杭州以后,日子也逐渐好起来,平常和我妈,也就是他的姐姐电话联系,这一晃好些年。

2019年,他频繁的回池州,或许在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方魂牵梦萦的土地。得意时会想到它,失意时会想到它。逢年过节,触景生情,随时随地想到它,频临人生末途,也要赶回来。

但是二舅在故乡连家都没有,死后灵柩停放于何处呢?他很想最后的日子回来,但又不好意思张口。等他回杭州时候,我的老妈和其他舅舅商议此事,说二舅估计熬不过2020年,看他的样子,想葬回池州,得解决两件事啊,一个是白事在哪里办?一个是坟选在何处?

池州山区,很多山,也没啥实际商用价值,政府允许土葬。


外公家里总共生了8个子女,一个小时候夭折, 一个大了以后去外地结婚,从此不再和家人联系。大舅在城里,三舅和小舅因拆迁,落户在郊区的每家独栋的安置房,还有2姐妹,我老家则还在山沟里,青砖黑瓦的老宅。

小舅全家跟随儿子去了天津,老家剩了一套空房子。这次二舅回来住进了小舅的家,在小舅家盍然而逝。坟葬在何处?估计我三舅去协调了。 我的舅舅舅妈们都是40年代一群人,


兄弟姐妹即使成家立业,也不过方圆五公里。而现在随着子女入城,大家都飘零各地,当身体都还好的时候,故乡除了还有亲人有亲缘上的联系外,其实已经是一个陌生的地方了,只是越到老越思念,身后想埋回自己的故乡。

40年代的农民,这是整整一代啊,最小的年龄都已经超过了70岁!
那时候,日本鬼子还在中国,后来国共战争,后来革命斗地主,后来农村大食堂,后来几年灾荒,后来分田到户,后来老了随子女入城。


这群普通的田地上农民,绝大部分在农村待了大半辈子,等到城市打工市场全面放开的时候,他们已经老了。


他们用自己的一生,把儿女送进了城里,在风烛残年之际,陆续走进了城里。


但是大部分都在农村了留了房子, 即使这房子长年没有人居住,因为这群老人有一个念想,就是死了的那天能回到家乡。 这种念想不仅仅是自己的念想,也传给了下一代,中国人的叶落归根的传统深刻烙在了骨头里。


40后的后代,以60后、70后居多,最多的应该是70后。绝大部分的70后都进了城定居,但他们骨子里都还是农民。


有一位70后朋友,他父母都已过世,送回了老家安葬,老家那边也基本没有什么太亲近的亲戚了,亲戚们都在不同的打工的城市定居了,去年喝酒,他给我看了他在老家正在盖的一栋三层楼高的宅子,把我惊讶坏了。我说你这么有钱不如在你住的省城再买一套房,回老家盖那房干嘛?


他尴尬的笑笑说:人不住,鬼可以住。后来我想了想,他并不是开玩笑,而是说真的。父母在世的时候没能孝敬父母,现在在老家盖栋豪宅,希望父母哪个晚上回去,能有一个舒服的地方住,留个念想吧,或许将来他也要回来葬于此处呢!

一代农民开始陆陆续续的集体谢幕!有一些人再也不能死在自己的家乡了,家乡都全部拆完了, 家乡都改成火葬了,家乡都没有亲戚了。

农民对于死亡最大的期待是三个方面,一个是葬于家乡的土地, 一个是送葬的人能从村头排到村尾。其次还需要热闹,请人唱戏,请人哭,鞭炮炸三天三夜。

我外婆92岁去世,享受到了此三项殊荣。

一群40后的农民在城市的钢筋丛林里蜗居, 慨叹:死不能回乡, 死了没几个人送葬,一点也不热闹。70后的子女们送走了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后,他们的父母平辈的亲戚们全部老了,70后将在余下的十几年里,亲眼目睹他们一个又一个的离去,这又是何等的残酷??

来生在哪里?我不知道。只知道此生若死了,一定会有人为你哭泣,或许也会有人为此而高兴,但大多数认识你的人则是惊讶地说一声“哎呀,他死了啊?我们要多注意锻炼与饮食哦!”然后,很快就把你淡忘。


一代又一代就这样的过去了,三代后,你的坟墓不再有人祭奠,成为荒冢。


当40年代的农民开始整体谢幕的时候,他们最大的痛苦是死在哪里?

如果按照以前的活法,这不是个问题, 死在自家的床上,埋在屋后的山丘。 然后一个村子里人都来吃饭,轰轰烈烈的将自己送走。

但现在这些条件都不存在了。 70后大部分都不会葬于故乡了,都是留个农村房子作为念想,几年不住,房子塌了,念想也就不在了,他们和父辈想法不一样,所谓故乡,只不过是自己在城市漂泊的最后一站,死了后,一把灰,扬于大海,埋于树底,都可以。

这或许是古人说的挫骨扬灰吧?但这有什么办法呢?那些繁琐而恢弘的葬礼,已经没有群众基础了,大家都进了城,对门不认识对门。

70后余生要做的事情,是用最传统的旧俗礼仪把上一代的亲朋一个个送走, 最后用最简洁的死法送走自己。


鸟恋旧林,鱼思故渊;树高千丈,落叶归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