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地为什么叫耕种,种前犁地有什么用处?

一直怀念小时候赤脚走在刚犁过的土地上那种松软而实在的感觉,那种紧贴土地的感觉,似乎预示着人的命运,人们土生土长,从土地里刨食,最终归于土地。生活的“生”字,从形象上看就像一头牛站在土地上,说明远古时候人们造字的时候,人们的生活离不开耕牛,耕牛在农业生产中有着种要的作用,直接影响着我们的生存。

犁地归来的老农

人们进行粮食生产叫耕种,耕种指的是耕耘和种植,这就肯定了种地要先耕再种。人们对土地进行耕作,叫做犁地,也叫耕地。耕地本来是动宾结构,指的是对土地进行耕翻,后来也演变成为名字,我们可以用来耕作的土地,也便叫成了耕地,可以耕作的土地叫“可耕地”,不可以耕作的土地叫成“非耕地”。

“二月二,龙抬头,天子扶犁臣赶牛”,大概人类从森林中走出来,开始了原始农业,便有了耕种活动,从原始的刀耕火种,到商朝时期出现耕作的犁,或者叫作犁犋,几千年间似乎固定了牛拉犁耕地的传统模式,这才有了耕牛一说。

耕作的时候,农民们扛着犁犋牵着牛,到了地头,把犁铧深深地插入泥土,将牛套上套杆,扶正犁铧,随着“吁吁喔喔”地吆喝,牛一步一步地踏在土地里,犁铧将土地波浪一样划开,深翻的土地夹杂着草根、麦茬,散发着腐熟土特有的清香,湿润的新土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朝气蓬勃。较湿润的土地犁过之后要晾晒一两天,然后用钉齿耙或圆盘耙把地里的大土块弄碎,可以更好地疏松土壤、保蓄水分、提高土温。

机械深耕

耕耙之后,便可以根据不同的播种方式开沟播种了。春播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播下种子就播下了希望。在阳光抚慰下,雨露的滋润下,禾苗破土而出,开始了绿色的生命历程。“三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小农经济时代,人们的理想非常简单,也非常温馨。时光荏苒,耕牛现在基本被历史淘汰,但种地要先耕后种的模式不会变。

春耕的基本目的是翻动土地,疏松土壤,所以除了用犁犁地,也会用其他工具翻地,或者刨地也可以。那么,种前翻地的作用是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做?

也许我们太习惯了这种种植模式,几乎没有人会提出这样的问题,但是既然有人提出,我想我们还是应该简单地科普一下。其实,种地前先进行耕翻,这是必不可少的步骤,也有着极大的作用。

首先,犁地和翻地,会使土地的土壤变得松软,土壤间隙增大,增强土地的透气性,雨水很容易保留在土壤里,空气也能进到土壤中。这种环境,可以促进植物根部的有氧呼吸,有助于吸收矿质元素,才有利于作物根系对养分和水分的吸收,并且利于作物破土出芽,健康成长。松软的土地,也对我们播种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机械播种

其次,我们显而易见的是,犁地和翻地,可以控制土壤中的杂草生长,防止杂草与庄稼争养分和水分。科学研究表明,犁地25厘米,可有效控制杂草。土壤表层刚发芽或将发芽的杂草深翻到土壤下闷死,破坏其生存环境,可以有效地减产土壤中的杂草。

第三,深翻土地可以有效地防治病虫害。犁地有助于减少真菌疾病,使土壤中霉菌毒素含量降低80%以上。翻土时,还能杀死一部分藏在土壤中的昆虫,减少害虫对庄稼的危害。特别是春耕时气温还比较低,犁地杀死一部分藏在土壤中越冬的害虫,减少春播时土壤中害虫对种子的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