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萧条下的年轻人:一边需要“性”,一边害怕“性”

性,是人的天性。

但很多人避讳谈「性」。

而最近的一部日剧——《下辈子我再好好过》却大胆谈起了性。

该剧女主松江,是一家制作公司的员工,跟我们一样同为社畜的她,白天在公司努力工作,疯狂赶进度,但到了晚上,她的生活又是另一种景象。

我们下班时,同事们会问,下班去干嘛?

但桃江不一样,她下班时,同事高杉梅就会问她,又去找男人吗?今天你要去找哪一个?

是的,你没有看错,哪一个。

桃江同时有5个炮友。她分别以“A、B、C、D、E”命名。这五位炮友各有特点和个性。

她可以安排好跟这5个炮友的日常生活,并根据自己的心情和喜好约不同的炮友过夜。

她毫不忌讳跟同事谈「性」,甚至分享自己的性需求——性欲可是人的三大欲望之一啊。

在她看来,性是一种及时享乐也是一种光明正大的事情。

弗洛伊德说,我们所有的行为都是由潜意识支配的,而潜意识,多半又与我们的性有关。

所以,承认自己需要「性」,一点也不可耻。

但是,桃江的美好生活,从她认识到自己真正爱上A君后开始,就变得不一样了。A君工作好,高学历高收入,性格温柔,帅,是桃江心目里的理想男友。

桃江甚至幻想过以后能不能和A君在一起,于是她尽力的去取悦A。

她可以接受A的特殊性癖。比如,A君会把她绑起来。看她不用筷子直接去舔蛋包饭,他就会非常性奋。

A君一有性致,就会突然来找松江,松江每次都会欣然接受,从来不会拒绝。

因为知道A是个异装癖,桃江在公司就换好衣服,直接去A君家。

但她得到的是A君直接告诉她,他已经有女朋友了。而和桃江偷情的原因是女友不能满足他的性欲。

这时,桃江并没有因为A君有女朋友而彻底醒过来,相反,反而难过地问自己,如果换一种方式认识他,结果会不会就不同。

此时,桃江已经完全迷失了自我。

在A君眼里,桃江吸引他的,只有「性」

但在桃江眼里,却把这些都当成了「爱」

桃江的苦恼被高杉梅看在眼里。高杉梅不理解,也无法同情桃江。她直截了当地说,桃江太贪心了:明明是炮友,却想要有更进一步的发展,未免也太贪心了吧。

有人看完这部剧之后说,从桃江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一边是令自己愉悦的性,一边是自己喜欢的男人。大部分女性两者都想要,但是往往在男人眼里,只有性。

这让我想起了以前很流行的一句话:自从学会性爱分离,我过得舒服多了。性爱分离真的能提高生活的幸福感吗?能。

豆瓣上关于性的话题,一个女孩讲述了她的故事:她有一个固定的炮友。平时没有什么交流。两人的聊天记录无非是这些话:

——今晚去你那里?

——好

——有点想你了。

——我也是。

他们会说恋人之间的情话,也经常在一起过夜,但两个人都很默契的不谈及其他。她清楚地知道,自己是喜欢这个炮友的,但她只是喜欢和他在一起make sex。

而且,这并不妨碍她有喜欢的男孩子。她说:性就是性,爱就是爱,我需要性,但这并不能阻止我求爱。因为性并不指向爱。

就像美剧《性爱大师》里,女主弗吉妮亚·约翰逊反思性爱对于女人到底意味着什么,说的那段话:

「时尚杂志永远告诉女性,如果你们在床上和谐,一定是因为相爱并且适合结婚。但现在我明白,性就是性,即使美好的性,也不一定指向爱情和婚姻。」

但目前大多数女性都做不到性爱分离。为什么?

人类学家海伦菲舍尔认为,性高潮,能产生多巴胺,而多巴胺是与爱相关的,多巴胺也能产生依赖,这就是为什么在和某人Make love之后,女性会觉得跟这个男人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然后因性而爱。

很多人渴望性,所以快餐式性爱越来越多,但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也把自己陷进去了。这其实是一种自我消耗。

《性爱大师》的作者托马斯·梅尔在接受采访时说:性易懂,爱难测。

享受性,但不能被性主导,更不能最后变成畸形讨好。我们需要性的出发点应该是对自我的取悦,而绝不是讨好男人。

这才是性的积极意义。

但摸透这个道理的同时,不知不觉,性也变得越来越稀缺。

2018年12月,《大西洋月刊》发表了一篇题为「The Sex Recession」 (性萧条)的文章。

这个词逐渐为我们所熟悉。性萧条的时代正在不知不觉中到来。

当下本该是性的黄金时代。

如果你喜欢约炮,社交软件可以让你在一小时内就能获得性生活。但现实中,我们的性生活还是越来越少。

为什么呢?

首先,不缺爱只缺钱。

曾问周围的年轻人,你们缺爱吗?缺性吗?大多数会回答,他们只缺钱。高昂的房租和房价,越来越高的消费,就已经压垮了现在的年轻人。

其次,口嗨式恋爱。

现如今越来越多的人一边想谈恋爱,一边又拒绝恋爱,嘴上说着好想谈恋爱,但是当真正有人靠近,我们就会想刺猬一样蜷缩着身体,拒绝。社交已经成为了我们发展爱和性最大的一个障碍。

更重要的是,年轻人越来越享受一个人的生活。

其实与其说是享受,倒不如说是习惯。他们习惯了自己一个人,习惯了下班后自己在家里看电视剧,习惯了自己一人打游戏,也习惯了生病自己一个人去医院。

孤独等级中,一个人去医院为最高的十级。

正是因为这些烦恼,约炮文化才逐渐兴起。

在这篇「The Sex Recession」文章中,有这样一句话——「我们约炮是因为我们缺乏社交技能,我们没有社交技能是因为我们约炮。」

因此,社交技能和性,是相互缺乏的,但又不能相互独立,因此,约炮并不能解决我们的社交困境。

性是天性,我们渴望性。但是因为生活压力,因为对亲密关系的畏惧,我们慢慢的,也不敢需要性。

雷斯林说过,性爱最大的缺点,是需要两个人。

确实如此。性爱的缺点是它需要社交代价,甚至是情感代价。就像桃江,因性生爱。

所以,性萧条时代到底会发展成什么样?性还会继续离我们越来越远吗?

谁,也不知道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