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骨感的现实里,你还有多少勇气把挣大钱当作生活的意义?

01

朱光潜曾说过:“人生本来就是一种比较广义的艺术,每个人的生命史就是他自己的作品。”

所以在短暂的人生中,你该如何来书写你的人生史册,为自己即使平淡无奇的人生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这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生活对于我们的意义。

人们一直生活在“意义”中,我们一生中所经历的一些事情,并不单只是单纯的事物本身,重要的是这些事物被我们所赋予的意义。

在我们所生存的环境中,即便是最简单的事物,人们在接触它们的时候也是从自己的角度作为出发点来看待的。

就像写作一样,很多人依然把写作当成只有作家能做的事,觉得只有那些文人大咖才配谈写作。但是如今的写作在新媒体的高速发展下,早已是每个普通人触手能即的事情,变成了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与朋友聊天、写工作总结、写一份申请书、写一篇演讲稿处处都是在写作,所以写作已然是我们生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了。

生活的意义就是从最简单的事情中寻找到真正的乐趣,因为这是一种隐形且持久的幸福。

来源于今日头条

02

自小,我内心就比较敏感,越长大想的就越多,所以,多年前我就习惯把自己的情绪发泄在笔尖之下。

我刚开始接触文字时,主要是记录自己的心情。因为有些话真的不知道要对谁说,也不知道从何说起;因为世界上只有开心是感同身受的,而悲伤难过的原因可能有千万个,几乎是没有人能体会这种感受的。

后来,写作成了我的爱好。没事就拿出小本子写下一些感想,摘抄一些杂志里面的优美句子,现在想打算系统的好好学习,虽然走得慢,但是少走一些弯路。

找到自己喜欢的事情,并为之坚持下去—值得。

当写作变成一种习惯时,人们身边的一花一草,所有的一切都会被赋予生命的意义。从而为这个聒噪的世界带来了一份宁静。

久而久之,文字成了我最忠实的朋友,它为我搭建了一所属于自己的精神栖所,我享受文字带给我的这份温暖与力量。

因为在这里,我找到了真实的自己。

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我都不会把写作当作赚钱的一种途径;因为我怕连最后一个栖息所也会被喧闹的世界腐蚀。

这可能就是我目前这个阶段的人生意义。

来源于今日头条

03

但是不同的人对于生活的意义又有另一番的见解。

前天和朋友聊天的时候,他和我说:“毕业之后打算给别人打工8年,熟悉律师的所有相关事物规则。在33岁之前把自己的个人问题全部解决完(结婚、买房、买车),然后把家庭安顿好之后,如果还有闲钱的话,要开一个属于自己的小律所,60岁时开一个大律所。”

我说:“感觉你现在被物质化了。”

朋友说:“这叫理想,这样的生活才有意义。”

在朋友眼里,赚大钱好像就是生活的意义、就是人生最大的理想。

聊天中,朋友不止一次提到钱,后来我感觉接不上朋友的话,然后就说有事先挂了。

针对朋友的这个问题,我在想为什么他会有如此长远的规划,还有两年才毕业的他为什么现在满口都是钱。

下面,以我个人的角度分析一下:

首先,可能是因为他是男孩子,那种居安思危的意识比较强烈;因为将来要养家糊口,想要给未来的家提供一个可靠的保障,让自己的孩子及家人过上想要的生活,做一个有担当的人,不想做一个碌碌无为的啃老族。所以现在他才会把自己未来的路规划得满满的,生怕自己走错一步,跟不上别人的步伐。

其次,可能他本身就觉得生命的意义就在于努力挣钱吧!才会把挣钱当作自己的远大理想,这是非常自信的表现,他不甘心做一个平庸的人,不想平凡度过一生。

来源于今日头条

04

其实这两天我就一直在思考,为什么我对朋友的这个话题提不起兴趣,甚至会有点反感。

刚好今天班长在群里分享了这样一句话: “做一个现实的理想主义者,不放弃理想,但也要考虑现实。”这句话刚好诠释了我的困惑。

也许是我在生活面前,更现实一些吧!从没把未来想得太美好、太简单。

其实生活就是现实的开始!只有体会过了,才知道生活的不容易;不行动,就不会知道生活与理想的差距。

理想本身并没有多少差别,只是我们对它的理解不一样罢了。唯一相同的就是我们都是为了变得更好。

生活也是如此,正因为这样,生活的意义才多得不可胜数,人们也似乎都在用自己的行为向世人宣告着:“我就是这个样子,而世界就是那个形态”,

这便是人们赋予自己以及生活的意义。

周国平在《我喜欢生命本来的样子》中说到:“一个人在世上活着,必须知道自己到底要什么,一是应该要什么,二是能够要什么,三是至少知道自己不要什么。”

所以在骨感的现实面前,在探索生活的意义时还是要做一个理性的现实主义者。

来源于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