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三元母豬留種繁育情況調查分析及輪迴雜交閉群育種方案

受前期非洲豬瘟疫情影響,各地母豬存欄量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存欄母豬的品種結構也發 生了變化。為了解當前三元母豬(主要是杜長大)留種繁育飼養狀況、存在的問題和技術需求,2020 年 3 月上旬我們開展網上問卷調查,共設置 25 個問題,收到有效答卷 310 份。

調查結果表明,當前三元母豬留種為業界存在的普遍現象,其在繁殖母豬中總體佔比 35%左右。 在留用三元母豬時,多數場戶是在豬群進入肥育期後開始選留,缺乏嚴格的選留標準和規範的飼養管理,同時也缺乏長期的繁育選留方案。 調查還發現,與二元母豬(主要是長大)相比,三元母豬在繁育性能等方面均有不同程度降低,總體上,發情配種受胎率和分娩率各降低約 5~10 個百分點,平均窩產仔數降低 2 頭左右,母豬繁殖障礙有所加重、年淘汰率增加約 5 個百分點。



根據調查結果及問題分析,文章提出了應著重在三元母豬的選留與飼養、健康安全生產、選配與生殖機能提升等方面加強飼養管理的技術措施。

本次調查旨在瞭解杜長大三元母豬留種情況, 後備、初產、經產三元母豬飼養及繁育情況等,形成 對產業恢復生豬生產情況及產業發展趨勢的基本判斷,並根據調查結果及問題分析,有針對性地提出解 決問題的技術措施,為養豬場戶提供技術指導,也可為相關科研、技術推廣和政策制定提供參考。

三元母豬留種情況

1 對現階段三元母豬留種認知 調查結果顯示, 認為當前商品場三元母豬留種現象非常普遍的佔 51.94%,較普遍的佔 35.48%,認為是少部分現象的佔 10.32%,認為是極個別或無此現象的僅佔 2.26%。

1 實際生產母豬中三元母豬佔比

調查發現, 當前實際生產母豬中,認為三元母豬佔比10%以下 的有 24.19%的場戶,佔比 10%~20%的有 9.68%,佔比 20%~30%的有 12.9%, 佔比 30%~40%的有12.26%, 佔比 40%~50%的有 13.87%,佔比 50%~70%的有 12.26%,佔比 70%以上的有 14.84%。

2 三元母豬所產後代是否有留種計劃

59.67% 的業者選擇不會留種, 主要基於三元母豬的繁殖和 生產性能較差,前期留種是受疫情影響的應急措施, 後期會分批更新淘汰。 38.39%的業者選擇會留種, 主要基於當前優質良種豬種源少、引種風險大、引種 成本高。 1.94%的業者還未決定,視疫情和行情變化 再作出決定。

3 三元母豬繁育情況

3.1 與配公豬品種

47.09%的場戶選擇杜洛克公豬進行配種,32.58%選擇長白公豬配種,16.13%選 擇大白公豬配種, 僅 4.20%的用戶選擇皮特蘭等其 他公豬配種。

3.2 頭胎首配日齡

相比二元母豬(主要指長大 二元母豬, 下同),70%場戶認為三元母豬頭胎首次 配種的日齡相差不大, 認為增加 5 天以下的佔3.87%場戶,增加 5~10 天的佔 8.71%,增加 10~20 天的佔 9.36%,增加 20 天以上的佔 8.06%。


3.3 頭胎髮情率

相比二元母豬, 認為三元母豬 頭胎髮情率增高的場戶僅佔 0.65%, 看不出變化的 佔 47.42%,降低 5 個百分點以下的佔 18.39%,降低 5~10 個百分點的佔 13.55%, 降低 10~15 個百分點 的佔 9.35%,降低 15~20 個百分點的佔 5.16%,降低 20 個百分點以上的佔 5.48%。

3.4 受胎率

相比二元母豬, 認為三元母豬受胎 率看不出變化的場戶佔 49.03%,降低 5 個百分點以 下的佔 17.42%, 降低 5~10 個百分點的佔 14.84%, 降低 10~15 個百分點的佔 10.65%,降低 15~20 個百 分點的佔 3.87% , 降 低 20 個 百 分 點 以 上 的 佔 3.87%,其他情況的佔0.32%。

3.5 分娩率

相比二元母豬, 認為三元母豬分娩 率看不出變化的佔 53.55%的場戶,認為降低 5 個百分點以下的佔 20.97%, 降低 5~10 個百分點的佔 10.97%,降低 10~15 個百分點的佔 9.35%,降低 15~ 20 個百分點的佔 2.26%,降低 20 個百分點以上的佔 2.58%,其他情況的佔 0.32%。

3.6 頭胎窩產仔數

三元母豬頭胎窩產仔數7頭及 以下的場戶佔 3.22%,8~9 頭的佔 45.16%,10~11 頭的佔 43.55%,12~13 頭的佔 7.42%,14 頭以上的佔 0.65%。

3.7 窩產達標健康仔豬數

相比二元母豬, 認為 三元母豬窩產達標健康仔豬數無變化的場戶佔 49.67%,降低 1 頭以下的佔 13.55%,降低 1~2 頭的 佔 25.16%,降低 2~3 頭的佔 8.39%,降低 3 頭以上 的佔 2.26%,其他情況的佔 0.97%。

3.8 仔豬均勻度

相比二元母豬, 認為三元母豬 所產仔豬均勻度極差的場戶佔 1.61%, 較差的佔 26.77%,較好的佔 59.36%,很好的佔 12.26%。

3.9 斷奶健仔數

二元母豬頭胎斷奶健仔數在 7 頭以下的場戶佔 1.29%,7~8 頭的佔 13.55%,8~9 頭的佔 34.19%,10~11 頭的佔 42.9%,12 頭及以上的佔 8.07%。 三元母豬頭胎斷奶健仔數在 7 頭以下的場戶 佔 3.87%,7~8 頭的佔 21.94%,8~9 頭的佔 49.68%, 10~11 頭的佔 22.9%,12 頭及以上的佔 1.61%。

3.10 斷奶發情間隔

相比二元母豬,認為三元母 豬斷奶發情間隔天數保持基本不變的場戶 佔 58.06%,增加 1~3 天的佔 19.35%,增加 3~5 天的佔 15.48%,增加 5 天以上的佔 7.11%。

3.11 斷奶後發情率

相比二元母豬, 認為三元母 豬斷奶後發情率基本保持一致的場戶佔 63.87%,下 降 5 個百分點以內的佔 18.06%,下降 5~10 個百分點 的佔 9.36%,下降 10~15 個百分點的佔 3.87%,下降 15 個百分點以上的佔 4.19%,其他情況的佔 0.65%。

3.12 經產母豬窩產仔數

三元經產母豬窩產仔 數在7頭以下的場戶佔 5.48%,8~9 頭的佔 27.1%, 10~11 頭的佔 26.13%,11~12 頭的佔 24.19%,12~13 頭的佔 13.87%,14 頭以上的佔 3.23%。

3.13 仔豬生長肥育性能

相對三元肥育商品豬, 認為三元母豬所繁殖的後代生長肥育性能明顯要 差的場戶佔 10.32%,略差的佔 34.52%,差不多的佔 49.35%,略好的佔3.23%,明顯要好的佔2.58%。

3.14 母豬淘汰率

相比二元母豬, 認為三元母 豬年淘汰率有所降低的場戶僅佔 2.26%,基本一致 的佔 38.06%,增加 5 個百分點以內的佔 25.81%,增 加 5~10 個百分點的佔 20.32%,增加 10~15 個百分點的佔 5.16%,增加 15 個百分點以上的佔 8.39%。

3.15 繁殖障礙情況

認為三元母豬無繁殖障礙 的場戶佔 41.94% , 有不同程度繁殖障礙的佔 58.06%,繁殖障礙主要表現為屢配不孕、產弱仔、死 胎或木乃伊、流產,其中產死胎、木乃伊或弱仔窩均約1頭,有流產現象的豬場流產率在 10%以下。


4.三元母豬飼養管理情況

4.1 後備期管理

調查顯示, 對於目前飼養的三 元母豬,8.39%的場戶是臨時從待售肥豬中選留,體 重大,已經進入發情期,後備期無任何特殊管理措 施;

19.03%的場戶是從體重較大的肥育豬中選留, 僅有較短的時間調整,簡單補打幾種必要的疫苗,管 理措施少;

40.97%的場戶是提前從體重較小的肥育 豬群中選留,飼餵專用後備豬料,接種相關疫苗,有

一段專門後備管理期;

31.61%的場戶是按計劃提前 從育成豬中選留優秀三元母豬, 按照原二元后備母 豬管理要求的程序進行操作, 根據三元豬特點採取 針對性措施。

4.2 後備期疫苗接種情況

未接種相關疫苗的場 戶佔 1.94%;接種個別疫苗,很不全的佔 4.84%;接 種大部分疫苗,不太全的佔 21.29%;按程序接種,很 全的佔 71.93%。

4.3 疫病監測淨化情況

對於目前飼養的三元母 豬,35.81%的場戶在配種前未開展偽狂犬病、 豬瘟 監測和淨化工作,64.19%的場戶開展過相關工作 (其中,開展偽狂犬病、豬瘟兩種野毒監測淨化的佔 73.87%,僅開展了偽狂犬病和豬瘟中的一種野毒監 測淨化的分別佔 16.58%、9.55%)。

5 調查結果的分析

5.1 三元母豬留種方面

通過調查分析表明, 當前三元母豬留作種用為 業界存在的普遍現象, 其在繁殖母豬中總體佔比 35%左右。 對三元母豬所產後代,多數業者沒有進一 步將其留作種用的計劃, 少數業者進一步選留也是 基於當前優良種豬資源緊缺、引種成本太高、疫病風 險壓力大等客觀因素限制。 進一步分析表明, 當前 三元母豬留種是受疫情影響下的應急措施, 多數場戶缺乏長期的繁育飼養方案。

5.2 三元母豬繁育方面

在選配方面,47.09%的場戶對留種的三元母豬是選擇杜洛克公豬作為主要與配公豬品種, 分析其 原因, 一是受商品豬場技術人員的慣性思維和習慣 做法的影響, 二是多數商品豬場原有杜長大繁育模 式下所飼養的終端父本為杜洛克品種。

分析結果表明,與二元母豬相比,頭胎三元母豬繁育性能表現為:

①首配日齡基本沒有變化或略 有延長;

②發情率有所降低,總體降低 10 個百分點 左右;

③受胎率有所降低,總體降低 10 個百分點左 右;

④分娩率略有降低,總體降低約 5~10 個百分點;

⑤窩產仔數多在 8~10 頭, 窩產達標健康仔數有所 降低,總體降低 2 頭左右;

⑥仔豬均勻度整體較好, 可能與健仔數少有關係;

⑦頭胎斷奶健仔數 8~9 頭,總體降低 2 頭左右。

與二元母豬相比,經產三元母豬繁育性能表現為:

①斷奶發情間隔天數有所延長,總體增加 3 天左 右;

②發情率略有降低,總體降低 5 個百分點左右;

③相對於頭胎生產, 經產三元母豬在各場間產仔性 能表現更加分離,產仔數多少不一,說明各場對三元 母豬飼養管理的水平參差不齊;

④母豬年淘汰率有所增加,總體增加約 5 個百分點;

⑤繁殖障礙有所加重,不同程度地表現為屢配不孕、產弱仔、死胎或木 乃伊、流產等現象。

此外,調查結果還表明,與三元雜種商品豬相比, 三元母豬所繁殖的後代在生長肥育性能方面的 表現整體略差, 可能是雜交親本的選擇一定程度上 負面影響到後代雜種優勢的表現所致。

分析結果表明,在選留種用三元母豬過程中,大 多數場戶是在豬群進入肥育期後開始選留的, 有過 一段時間的後備管理期,也補種了一些必要的疫苗, 並且部分場戶也針對偽狂犬病、豬瘟開展了不同程 度的野毒監測和淨化工作。

6.三元母豬飼養繁育的技術措施

6.1 三元母豬飼養繁育存在的問題

根據上述分析,目前三元母豬飼養繁育存在的問題主要包括:

①對三元后備母豬的選留及飼養技 術不夠規範;

②發情配種較差, 三元母豬發情率較 低,存在發情延遲、發情不整齊、屢配不孕等現象;

③哺育能力較弱,三元母豬窩產仔數偏低、奶水不足,仔豬成活率較低,頭胎仔豬腹瀉嚴重,生長肥育性能較差;

④二胎綜合徵更為明顯,二胎母豬不易發情,繁育效率較低。

6.2 三元母豬飼養繁育的技術措施

針對當前三元母豬飼養繁育中存在的主要問題,養豬場戶應著重在三元母豬的選留與飼養、健康 安全生產、 選配與生殖機能提升等方面加強飼養管 理,提高三元母豬的繁殖效率。

7.三元后備母豬的選留及飼養管理技術具體辦法

養豬 場戶應儘量提前制訂選留計劃,從育成豬(30~60 千 克)階段開始選留,根據育成豬的體型體況、乳頭數 量及發育狀況、生殖器官的發育情況等,選留合乎種 用標準的後備豬,確保選種準確;

同時,對選留出來 的後備豬加強飼養管理, 採用後備母豬專用飼糧分段飼養(30~80 千克體重階段自由採食,80~130 千 克體重階段適當限制飼養)、分群調圈(採取小群飼 養,6 月齡後可多次調群或換圈, 改變環境條件,刺激發情)、公豬誘情(後備母豬 170 日齡以後,每天隔欄接觸公豬 2 次,每次 10~15 分鐘)疫情階段可採取公豬氣味劑誘情、實施配種前短期優飼(配種前 10~15 天提高飼糧營養水平和日喂 量)等措施,為後備母豬的後續繁殖奠定堅實基礎。


妊娠期母豬體脂的過度沉積會引起胎盤脂質毒性 , 導致胎盤產生慢性炎症 , 提高了胎盤的氧化應激水平,從而阻礙胎盤的血管發育, 導致弱仔的產生,使初生仔豬的初生重不均勻,需要注意在妊娠期協調能量與生殖營養的 攝入比例;

補充生物素能促進母豬妊娠期子宮 擴張和胎盤形成,具有在中期到後期增大子宮 空間,促進胎盤發育的作用;

妊娠期補充 L- 精氨酸對母豬的早期胚胎髮育與胎盤血管形成有好處;

葉酸同樣能促進胎盤細胞增殖,提高血清中游離雌三醇水平,增加子宮和胎盤血流 量,幫助胎兒攝取更多養分,促進發育。

三元母豬並不適合長期作為種豬。三元母 豬的合理定位應該是快速補充種群,以及為選育擴群做基礎。

挑選胎好的母豬與純種大白、 長白公豬回交,稀釋親本中杜洛克血緣佔比, 通過幾輪優化培育,在擴大種群的同時,也優化了種豬的繁殖性能。

輪迴雜交閉群育種:

在現階段可以採用輪迴雜交閉群育種的模式生產後備母豬,逐步將三元母豬進行替換。方法為三元母豬(或土雜良雜母豬)先用大約克純種配種,選育後其後代留種,再用長 白純種配種,選育其後代留種,再用大約克配種,選育其後代留種,再用長白配種,如此反覆輪迴雜交,逐步更換留種的三元母豬。在現階段優秀高產母豬是一種稀缺資源,這方法可以解決不敢引種和自 行選留後備母豬的問題。



三元母豬選育方案

8.三元后備母豬的健康安全生產技術

養豬場 戶要提高豬場生物安全意識、 提升生物安全保障措 施,除嚴格分區飼養、加強消毒和對人流、物流、豬流 及野生動物流的管控之外, 對三元后備母豬的生產 應結合當地的疫情特點、疾病的種類和性質、豬隻免 疫抗體消長情況、豬隻的日齡,以及疫(菌)苗的性質

等方面實際情況, 有針對性地制定並執行相應的免疫程序,以提高豬群的特異性免疫力;此外,合理的藥物預防保健能夠增強豬群的非特異性免疫力,可針對性地選用一些有效藥物(中西結合)通過飼料或飲水添加進行藥物預防與保健, 以提升三元后備母豬群機體免疫機能和抗病力。



9.三元后備母豬的選配與生殖機能提升技術

與長大二元母豬相比,杜長大三元母豬之所以繁殖性能偏低, 主要是因為在長期的品種選育過程中, 大白和長白豬多側重向母系方向選育(側重繁殖性 能、兼顧生長和產肉性能),而杜洛克和皮特蘭則多 側重向父系方向進行選育(主選生長和產肉性能); 在杜長大三元母豬的血緣構成中杜洛克佔主導地 位(50%)、長白和大白僅各佔 25%,因此,其繁殖性 能偏低。

當前和今後一段時間,為應對長大二元母豬市場供給不足和頻繁引種可能帶來疫病風險,在留種三元母豬的選配方面,可採用大白和長白公豬 進行輪迴雜交的方式,即採用大白公豬與三元母豬 進行配種, 後代(大白、 長白、 杜洛克血緣各佔 62.5%、12.5%、25%) 部分留種再用於繁殖商品豬; 留種的後代如果想要繼續繁殖並選留種豬,則採用 長白公豬與之配種,其後代(大白、長白、杜洛克血 緣各佔 31.25%、56.25%、12.5%) 可以繼續選留種 豬,以此類推。這種選配方式所選留的種豬始終是 母系(大白或長白)血緣占主導地位,有利於提高繁 殖性能。

此外, 針對目前存欄的三元母豬繁殖性能較低 的問題,除上述提到的各項技術措施外,還應加強三元母豬生殖保健, 可針對性地選用一些中藥和生殖營養素等製劑通過飼料或飲水添加進行生殖保健, 提升母豬群的生殖內分泌機能和繁殖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