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为什么网购直播让人欲罢不能?

在韩国有一个词——“蚂蚱”,专门形容在大学图书馆没有占到固定位置,只能辗转于别人已经占好的位置(只是暂时空出来)的人。

这能证明,无论中外,大学图书馆的座位都是抢手货。为什么大家会这么执拗愉这个图书馆阅览室的座位呢?

安静的房间或是空教室也可以营造不错的学习环境,可是,学生们为什么单单钟情于图书馆呢?这主要还是因为在图书馆学习效率会比较高的经验发挥着更大的作用,这是被确认的事实,也就是被称为社会促进效应的现象。

社会促进效应”是指因他人在旁观察的时候,效率会比单独进行时升高的现象。在做单纯的课题时,社会促进效应会更容易显现出来。课题越复杂,他人的视线就越不能起到促进作用,反而还会产生妨害和影响。


第一次发现社会促进效应的学者是特里普利特。特里普利特1861年出生于美国,是在印第安纳大学心理学专业担任教授的首位社会心理学家,另外,他还是一名体育心理学家。他之所以被称为首位社会心理学家,是因为他开创性地做了第一个社会心理学实验,那就是关于社会促进效应的实验。1898年他发表于心理学杂志上的论文,解释了自行车选手在和他人进行竞争时的速度快于自己单独的速度这一现象。也就是说,在其他条件都相同的情况下,如果知道某个人正以“我”相差无几的速度在一旁追赶时,那么,选手们就会因兴奋而自然地加快速度。

为了确认这一点,他对此专门进行了一项实验。他分别给40个孩子发了一根钓鱼竿,然后让他们同时用绕线轮把吊线缠起来,实验结果表明,这些孩子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绕线时,比自己单独绕线时的速度要快得多。

这个社会促进效应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轻易发现。我们在解令人头疼的数学问题时,或是在玩寻找隐藏的图案的游戏时,总是在旁边有人的时候,能更快得到答案。学生涌入学校图书馆,也是一种社会促进效应的结果。因为比起自己在房间里独自学习,在能和别人在一起学习的阅览室或是图书馆学习,效率会更高。


同理,看电影的时候喜欢打开弹幕,这样可以看到其他人的想法,会使电影更加好看,其实这也是一种社会促进效应。

关于社会促进效应发生的原因,有几种假设。其中,最有说服力的假设:在旁边有人时,心理上会感到或多或少的紧张。过度的紧张会提高兴奋程度,也会提高注意力。当我们对某件事感到过于熟悉,那么在做这件事的时候,我们注意力就会因枯燥乏味的心理疲劳而表现出懈怠。

可是,这时如果有人在旁边注视,基于面对他人评价的意识,工作动机就会随之增强,从而助长我们对原来所厌倦的工作的兴奋度,进而效率也会得到提高。

但是,如果正做着的事情并不是我们所熟悉的,甚至是首次接手的陌生任务,那么,虽然我们想做好的想法会增加,但是,结果往往却是做不好。所以,即便很多人聚在一起,不代表就一定会产生社会促进效应。


如果有人在旁边注视着,或是一起做,那么,原本擅长的东西虽然会做得更好,但是,原本不擅长的东西,只会变得更差。

另外,我们不能把社会促进效应当作绝对有益的效应。

目前流行的直播购物,归根结底也是属于社会促进效应的产物。在主播的宣传和其他买家的带动下,会觉得实际上对自己并没有什么用处的商品忽然变得特别重要,好像自己占了很大的便宜,不买就是吃亏,或是买下它就可以改变自己的人生一样。其结果就是,用整整一个月的薪水买下了它,但是满足感在持续了短短几分钟之后便消失得无影无踪,所剩的只有信用卡债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