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喷子」低学历、低收入群体?日本最新研究说明网络暴力真相

当今网络处于一个「喷子」「键盘侠」无所不在、无所不怼的时代。相信各位网友和小编一样或多或少都遭受过网络暴力的洗礼。

根据日本「数字危机综合研究所」(ジタル・クライシス総合研究所)调查结果的可统计数据显示,日本平均每年由于网络暴力造成无法挽回的经济损害、心理创伤的事件多达1200余例。

这些伤害导致的结果,具体来说有例如考试落榜、婚约被迫取消、艺人被迫停止演艺活动、企业破产,甚至因诽谤中伤而痛苦轻生

今年以来的新冠病毒,明显又加速了这种暴力的扩散。一旦有人被报道感染病毒,就好像感染者是罪人一样,在受到网络暴力的疯狂攻击。根据同机构统计,2020年4月日本的此类暴力事件,比去年同月增加了3.4倍。

「喷子」「键盘侠」是低学历、低收入的loser?

对于网络施暴的人群特征日本国际大学Global Communication Center山口真一准教授

在2014年和2016年进行了研究,分别采用了2万人和4万人的样本,对网络上发生争端或施暴的行为进行统计调查,结果显示,「喷子」的身份呈现令人惊讶的实际情况。

被调查对象若是「男性」「高收入」「主任、系长级别以上」等属性的话,就会有发生言语攻击的倾向。从数据分析结果来看,可以说「喷子」的特征远离了过去大家的主观印象,即低学历、低收入或家里蹲的人群。

「男性居多」这一点来看,男性在网络争端中占有70%左右,若将男女比例按1:1来估测的话,则这个结果的偏差甚大。就「高收入」而言,该人群的家庭年收入平均是670万日元(约人民币42万元)。与此相对,未曾发生过网络口角或施暴的人平均是590万日元(约人民币37万元)。倾向「喷子」的人群人均年收入多了80万日元。就「职业与社会地位」来看,主任级别以上的占31%,一般职员占30%,个人事业主、店主占9%,无业、主妇、打工者、学生占30%。令人意外的是,
未曾有过类似行为的人中,主任级别以上职务的人只占18%,也就是说,反而是职务高的人更容易在网络与人发生争执。

自我为中心的「正义」与固化社会的矛盾

根据山口真一准教授的研究结论,之所以呈现这样的结果,是由于处于日本社会中上层的男性在现实中具备了更多的教育背景和话语权,所以对于政治、性别、金钱、地位等问题等问题更具敏感性且更有兴趣,因此到了网上仍然会秉持较强的自我意识,试图将自己坚持的所谓「正义」观向他人强行输出。

然而,在日本高强度缺缺乏变化和未来性的,固化的社会结构中,这些「喷子」们,乍一看很幸福,可实际上是完全没有满足感的人。

对于此,我们中国是否有同样的状况,不知各位读者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