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個月暴漲280%,全球第一光伏巨頭在中國誕生

文章來源:財經銳眼

當今社會,物質、能源和信息已經成為人類社會發展的三大最基本的要素資源。其中,“能源”這一要素在人類社會經歷了兩次石油危機之後,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

類似石油、煤炭這類傳統化石能源因其不可再生性,用完就沒有了,且對其的利用會對地球氣候產生負面影響。因此,尋找可再生的清潔能源成為了人類文明的重要課題。

2016年4月22日,170多個國家代表在聯合國總部共同簽署了《巴黎協定》,承諾把全球平均氣溫較工業化之前升高控制在2攝氏度以內,並倡導各國積極發展綠色、低碳能源等新能源。

《巴黎協定》是繼1992年《聯合國氣候框架公約》、1997年《京都議定書》之後,人類文明史上第三個針對全球氣候變化的國際法律文本

1980年,聯合國對新能源的定義為,用取之不盡、週而復始的可再生能源取代資源有限、對環境有汙染的化石能源,重點開發太陽能、風能、生物質能、潮汐能、地熱能、氫能、核能。

過去幾十年,以太陽能、風能、核能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取得較大發展,成為推動全球能源格局變化的主要力量。其中利用太陽能的光伏發電技術以其較低的成本優勢,目前已成為全球多個國家最具競爭力的能源。

光伏行業市場規模

據中國光伏業協會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全球新增光伏裝機量為120GW,其中國內新增裝機30GW,海外新增裝機90GW。截至2019年底,中國累計裝機容量超205GW,同比增長17%

國際可再生能源機構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底,全球太陽能光伏累計裝機容量已達578.53GW,同比增速超過20%。

中國累計裝機量佔全球總裝機量的比例達到35.45%,市場份額穩健位居全球第一,新增裝機量自2013年以來已經連續7年世界排名第一

(圖片來自網絡)

今年上半年,全國光伏發電量達1278億千瓦時,光伏利用小時數595小時。機構預測,2020年我國光伏發電量將達到2689億千瓦時。

近期,有消息稱光伏行業可能被寫入“十四五規劃”,受利好消息刺激,A股隆基股份(601012.SH)和通威股份(600438.SH)兩家光伏巨頭股價持續大漲,

隆基股份市值突破3000億大關、通威股份市值突破1200億大關

實際上,早在今年4月的時候,國家能源局就明確提出了可再生能源的編制規劃:6月底完成規劃研究報告的中間稿,9月底前完成《可再生能源發展“十四五”規劃研究》報告,11月底前完成徵求意見稿。

而今年以來,A股光伏產業鏈上市公司股價的持續強勢,也是自4月開始的。國內光伏行業受利好政策推動,行業景氣度上升,龍頭企業通過頻頻漲價,從而獲得超額收益。

光伏產業鏈一覽

光伏產業鏈除了從多晶硅到電池組件的主原料鏈,還包括輔料鏈、裝備鏈、產業服務鏈,但目前行業發展的重點主要是主原料鏈上的技術革新和產能擴張,銳眼哥重點說一下主原料鏈。

(圖片來自:興業證券研究報告《光伏行業平價視角下的光伏產業鏈深度解析》)

如圖所示,從多晶硅、硅片到電池片、組件的主原料鏈,已經包含了目前大家所關注的上游和中游,然後就是下游對光伏電池組件的應用。

光伏實際上也與半導體有關,它是利用半導體在光照下產生電壓的光照導電效應工作的,使用的主要原料為硅。第一步就是對硅石的冶煉獲得硅,然後再通過提純獲得晶體硅,再然後就是對晶體硅切片製造電池片。

而目前,國內最大的光伏硅片廠商就是隆基股份,2019年隆基的單晶硅片產能已經達到42GW,單晶硅片產量達到64.77億片;今年上半年其產能達到55GW,產量達到44億片。

(截至2019年隆基股份硅片、組件產能截圖)

除了直接的競爭關係外,通威和隆基還存在上下供應鏈關係。通威在太陽能板塊的佈局,主要是對高純度硅料和太陽能電池的研發、生產和銷售,隆基主要是對單晶硅棒、硅片、電池、組件的研發、生產銷售。

通威2019年財報顯示,與隆基股份、中環股份等主要的下游單晶硅片生產商達成長期合作關係。值得注意的是,隆基在2016年成立的麗江隆基硅材料有限公司還是隆基和通威的聯營企業

,通威間接持有15%股權,該公司主要從事多晶硅的研發生產。

2019年,通威股份的高純度硅產能達到6.43億噸,太陽能電池產能為20GW,到今年上半年達到27.5GW。

再說下游的光伏電站和逆變器。

從單晶硅料到電池組件,組件出來的一般是直流電,需要經過逆變器、控制器才能變成交流電。

國內目前主要的逆變器廠商包括陽光電源和特變電工,2019年,特變電工逆變器產能1.8GW,陽光電源逆變器產能超過17.94GW。

就逆變器而言,陽光電源處於絕對的龍頭地位。2019年,陽光電源光伏逆變器全球出貨量17.1GW,同比增長2.4%,其中國內出貨量8.1GW,國外出貨量9GW。截至2019年底,陽光電源逆變器全球累計裝機量突破100GW,成為全球首家突破“億”千瓦的逆變器廠商

(陽光電源逆變器產能截圖)

相對來說,國內光伏行業上下游產能相對都比較集中,

行業“馬太效應”明顯

據PV InfoLink數據統計,截至2019年10月,行業統計口徑產能大於1萬MT的多晶硅料企業及大於1GW的硅片、電池組件企業,產能佔比均超過80%以上。

(隆基股份2019年報截圖)

雖然光伏行業各環節產能比較集中,但在整個產業鏈中需要的環節並不少,不過,仍有像晶科能源、晶澳太陽能(A股上市公司晶澳科技)這樣的“全能選手”,在光伏產業鏈的各環節都有參與。

由於參與的環節較多,公司在各個環節的產能並不大,2019年,晶澳科技硅片產能11.5GW、電池產能11GW、組件產能11GW,硅片產能遠低於隆基,電池產能也低於通威,但組件產能高於隆基。

所以,總結來看,目前國內光伏行業的主要參與者包括:做硅料的通威股份、做硅片的隆基股份、做電池片的通威股份、做組件的協鑫集成、做逆變器的陽光電源,而晶科能源和晶澳科技則在全產業鏈佈局

主要參與者狀況

與集成電路半導體產業一樣,集成電路半導體最重要的環節是晶圓的製造,主要廠商包括臺積電和中芯國際這種。光伏產業最重要的環節是製造硅片,通過上面的分析已經知道,目前國內主要的硅片產能由隆基股份提供,同時它也是市值最大的一家光伏上市公司。

(隆基股份股價走勢截圖)

今年以來,由於光伏行業政策回暖,國內政策持續加碼。隆基作為行業絕對龍頭,其股價自3月底以來持續上漲,市值依次突破1000億、2000億、3000億大關。

9月8日,由於摩根大通報告稱,中國或將上調“十四五”可再生能源規劃的消息,刺激A股光伏板塊本月逆勢走強,也助力隆基股份的市值順利突破2800億大關,在短短6個月內最大漲幅超過280%。

除硅片龍頭隆基股份外,硅料龍頭通威股份年內最大漲幅165.33%,組件龍頭晶澳科技年內最大漲幅255.79%,逆變器龍頭陽光電源年內最大漲幅250.75%,年內光伏上市公司股價漲幅都不小,做光伏玻璃的福萊特也漲超224.23%。

相對而言,處於行業核心地位的硅片製造商隆基股份漲幅最大,這是因為,公司一方面年內通過頻繁漲價提高收益,另一方面又與上游硅料廠商通威合作鎖定低成本硅料,其業績預期會更好!

(隆基股份官網單晶硅片價格截圖)

特別是進入下半年後,由於上游硅料上調隆基也跟著漲價,公司生產的單晶硅片價格在短時間內從7月24日的2.63元/片上漲到3.90元/片,漲幅48.28%。公司半年報顯示,上半年實現營收201.41億,同比增長42.73%,實現歸母淨利潤41.16億,同比增長104.83%

9月26日,隆基發佈與通威股份的戰略合作協議,隆基同意對雙方的合資公司永祥新能源以15%的比例同步增資,並參股雲南通威,持股比例49%;同時,雙方以每年10.18萬噸硅料的交易量為基礎,隆基的硅料需求優先從通威採購,通威的硅料優先保障供給隆基

(主要參與者營收及毛利率分析)

從營收和毛利率兩個指標來看,目前銷售規模最大的就是處於上游的隆基和通威,但通威375億營收規模當中應該剔除167億的飼料收入和19億的食品加工業務收入,剔除這兩項業務後通威光伏業務的收入應該是189億左右,略低於晶澳科技的211億。

在這些主要參與者當中,毛利率較高的是硅片龍頭隆基和逆變器龍頭陽光電源,仔細一想會發現,硅片是光伏發電不可或缺的東西,逆變器是將光伏電池產生的直流電轉變為交流電的重要一環,從重要程度來講,這兩個環節理應獲得更高的利潤率。

股價還會漲嗎?

如前所述,今年是“十三五規劃”的最後一年,“十四五規劃”被提上日程,可再生能源有望被寫入“十四五規劃”的政策預期,推動了今年A股市場光伏板塊的上漲行情,也成就了3000億的隆基股份和超千億的通威股份,未來它們的市值還會繼續增長嗎?

這個問題,我想,通過以上分析大家對這兩家公司的行業地位已經有了一定的認識,它們的未來如何,

主要應該取決於整個光伏行業的景氣度狀況

(資料來源:東方證券研究報告)

從目前國內光伏累計裝機容量和新增裝機量來看,這兩個指標中國都已穩居世界第一,預期未來繼續保持較高的增速應該是不太可能的,更大的可能是,隨著光伏等可再生能源逐步納入“十四五規劃”,光伏發電可能會逐步替代傳統化石能源發電方式,但這個替代的過程一定是循序漸進的、緩慢的

特別是今年下半年,已經連續下跌多年的硅料價格,突然上漲,直接影響了光伏發電平價上網項目的進度,預計今年國內光伏裝機量將大幅低於預期

(年內硅料價格走勢圖,來源網絡)

因此,年內持續上漲的光伏上市公司股價,與因硅料漲價導致年內裝機量低於預期的需求產生了背離,而這種背離主要反映的是市場對“十四五規劃”的超預期。

如果後期光伏裝機量持續低於預期,那麼,今年大幅上漲的光伏上市公司的股價就可能從哪漲起來就跌回哪去。因為,市場的預期與最終的政策落地始終是存在一定差距的,這也是歷來光伏上市公司股價大幅波動的一大原因。

以硅片龍頭隆基股份為例,自2012年上市以來,股價已經經歷了多次超過40%的下跌,但始終都能再創新高,這是因為國內光伏行業長期不均衡的發展格局導致的,下游發電環節增速高於上游硅片生產環節,行業對硅片的需求始終供不應求,這從隆基超高的產能利用率也能得到證實。

(隆基股份產能利用率分析)

可以看到,隆基股份的產能利用率始終維持在較高的水平,特別是在2017年和2019年還出現了產能利用率超過100%的情況,說明下游對隆基生產的硅片和組件需求旺盛。

由於超高的產能利用率,隆基股份的業績增速一直都是不錯的,但短期來看,年內過大的股價漲幅可能已經透支了隆基未來一段時期的業績,

這個需要時間去消化

從整個光伏行業來看,隨著國內外政策的不斷加碼,光伏行業目前應該說是處於景氣度上升期的,只不過行業的增速要遠遠小於光伏上市公司股價的上漲速度,這一點,作為投資者也應該要有一定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