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镇遗韵——秋雨中的黄龙溪

朦朦细雨中,撑着伞,踏着湿漉漉的青石板,时而弯腰拾着地上的黄叶,徘徊在这悠长、悠长又寂寥的古镇。

潺潺的流水本已让古镇如世外桃源般清雅脱俗,此时的朦朦细雨更为古镇增添了几分不一样的韵味。顺着流水徜徉在古镇,一排排青瓦白墙的民居矗立在两岸,蜿蜒的长廊,古朴的楼台,透着淡淡的檀木香的亭阁,镂空的雕花窗桕和着柔和的灯光,仿佛一个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少女在诉说着往日的繁华。“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最真切的文字透露出的是最古朴的小镇,想必沉睡着的杜牧看见写如此美景也会慨叹丛生而作一篇《黄龙溪赋》吧!

漱漱的雨水沿着高啄的楼檐滴在青石板上,在石板上乐开了花儿,在这寂寥的古镇奏响了一曲和谐的乐章,打破了古镇的宁静。聆听着雨打石板的乐曲爬上一座座石桥,站在桥上俯瞰,古镇的美景尽收眼底。苍翠欲滴的松柏,黄澄澄的银杏叶,绿油油的蒲苇在雨水的清洗下变得更加地惹人怜爱。雨停了,漫步在长廊上,欣赏着这雨后的景色,小桥、流水、人家,不禁感叹在这地处盆地的天府之国亦能欣赏到这如诗如画般的江南美景。此刻的我如有一叶扁舟,此情此景必定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倏然,一片黄叶飘落在水中,顷刻间,波光粼粼,水波荡漾。棱角分明的房檐、参天的大树在这一霎那交织在一起,随波摇曳,意蕴悠长。

前方是一亩荷塘,在这秋意浓郁的季节,姹紫嫣红的荷花脱掉了身上的铅华,留下的是残破的荷叶和萎缩的梗茎,即便是这样她依旧傲然挺立,始终保存着她的风韵。待到明年夏日时,在这雨后,必定是“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荷塘中央有一方小岛,岛上雨后的蕨草还闪落着晶莹的水滴,在风的吹拂下嘀嗒嘀嗒地落入荷塘,仿佛两个小人在嬉戏,好不热闹。泥土的清香也随风飘入鼻帘,嗅着这芬芳,顿时神清气爽,驻足停留,不忍离去。

听,那清脆的声音是古人在抚琴吗?寻着声音传来的方向走去。映入眼帘的是两架水车。错了,那不是古人在弹琴,那是水车在流水的冲刷下,不停的转动,发出古木碰撞流水的声音,古木的厚重和着流水的叮咚,这不是这世间最美妙的琴音吗?想必当年钟子期和俞伯牙定是在这样的意境下,弹奏出了“高山流水”这样的名曲。古朴的自然才是最高超的音乐家,能够用万物创作出最美的音乐。

太阳出来了,原本寂寥的古镇也被络绎不绝的游客打破了,静谧的古镇开始喧嚣起来。小贩的叫卖声、游人的欢声笑语此起彼伏,古朴的小镇也变得现代化起来了,没有了古代的遗韵,再再美的风景也经不住人头的攒动,古镇的遗韵只有在雨后的清晨,没有喧嚣,只有古朴与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