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时日军号称“牛肉罐头”有多好吃?士兵说是猪食,宁愿吃这个

历史不是拿来宣扬仇恨的,但也不能为了营造和谐友好的氛围,而去拒绝那些真实发生过,曾经改变过我们的社会和民生的事实!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作为一个资源稀缺的国家,一直相对缺乏后勤支持。在美国没有封锁日本之前,日本可以从美国进口一些食品和材料,前线的日本士兵也可以吃真正的牛肉罐头。

然而,日本突袭珍珠港后,美国完全封锁了经济,日本开始出现粮食危机。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不断扩张,需要越来越多的粮食供应。为了解决粮食问题,日本在占领区强加了大量粮食,但日本只能从占领区攫取普通粮食,却得不到足够的肉制品。如果士兵不能吃肉,他们的战斗力就会大大降低。为了避免军心低落,日本只能宰杀大量牲畜供应肉类。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后期,美国开始控制太平洋的海上力量,日本本身也经常遭到美国的轰炸。由于大批日本年轻工人参战,留守在家的妇女也参与军事生产,日本出现了粮食危机。留在日本的人只能按规定的重量分发食物,参战的日本士兵不能再吃真正的牛肉罐头。为了稳定这一时期,日本政府没有立即停止牛肉罐头的供应,而是逐步减少牛肉罐头的数量。

由于日本的牛越来越少,二战结束时,日本后勤部门无法为士兵提供真正的牛肉,因此只能将罐中混入的牛血作为罐装牛肉。许多日本士兵称之为“猪食”,因为牛肉和鲜血的罐头令人恶心。宁愿去吃一些杂草混合着稀饭也不愿意吃这个东西!事实上,这种“猪食”不能长期食用。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太平洋地区的日本士兵只能得到一个饭团。因为太平洋战场的日军主要在岛上作战,岛上的气候非常潮湿,粽子经常发霉损坏。美军完成跳岛行动后,留在岛上英勇作战的日军连发霉的粽子都吃不下。他们不得不以蜥蜴和老鼠为食,有些甚至吃掉了同伴的尸体。


然而,也有一些不幸的日本士兵,也就是向苏联投降的日本士兵。苏联把他们送到西伯利亚工作,让他们没有机会饱餐一顿。当投降的日本士兵离开战俘营时,等待他们的不是家人的热情款待,而是日本战败后的饥荒。日本的饥荒持续了几年。这些只能在战场上吃“猪食”的日本士兵甚至不能在家里吃“猪食”。事实上,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被日本侵略的国家的人民相比,日本士兵的苦难只有九根牛一毛。这些在占领区耀武扬威的侵略者在战争后期也尝到了饥饿的滋味,这确实很让人喜欢!

最后大家小艾觉得这些都是日军自己自作自受,好好的非要侵略别的国家,落到了这种下场也不能怪谁,我们更不可能心生怜悯之情,因为日军在我国犯下的罪恶是不可能原谅的!大家有什么想说的欢迎下方留言评论,点赞关注,下期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