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再自欺欺人了,你所以为的精细养育,只不过是表面功夫

文/琉璃苏比


不得不说,现在的父母对孩子不是忽略,而是过度紧张过度上心了。

前天六一,恰逢大暴雨,本来带孩子外出的计划泡了汤。

但在另一个城市并无下雨的闺蜜却也抱怨连连:她最近回娘家,本来六一儿童节想带上哥哥家的小孩一起出去玩,但是却遭到了嫂子的反对。

才九点多就说太晒了不要带孩子出去,又说隔天就开学回幼儿园了,不要带孩子出去免得出什么事(该城没疫情,戴着口罩带去操场走走,去商场买玩具能出什么事)……

闺蜜连珠炮似地控诉:天天把孩子当温室鲜花似的养,总呆在家不出门,身体抵抗力能好才怪呢。一天要打N次电话叮嘱老人家带孩子注意这个那个,什么睡觉时间到了,该起床喝水了,饭吃了多少,东西要记得消毒云云。也不带孩子们看绘本,天天让孩子写字写字……

就紧张孩子成这样吧,自己一回家又天天对孩子大吼大叫,一不顺意就打骂。孩子弄撒东西地上,滴了几滴水也要把人家给打哭。也不陪孩子,只会给看手机……

等她吧啦吧啦说完,我也不淡定了,这明显是表面功夫的养育行为,只管喂饱吃好睡好,没病没痛,却无睹孩子的身心健康。

你的精细养育真的是为孩子好吗?


一、过度精细养育,其实是在制造毛病?

戚薇有一次上小S蔡康永的节目,她给大家展示了她的购物车。大家看毕,一片哗然。原来她购物车里放最多的不是什么奢侈品,而是一买就是大几百上千元的进口矿泉水。


全都是来自欧洲法国的进口矿泉水。大家纷纷怀疑:你的生活也太奢侈了吧,水都还要喝进口的。



她马上解释说这些矿泉水是专门买来给女儿冲奶粉用的。好吧,明星赚钱多,人家孩子有资格喝得起。

但是真的有必要这么精细么?对于养育孩子来说,把孩子养育得这么金贵,像瓷娃娃般,让她长大了如何适应环境?

有网友就纷纷说出了真相:这就是你女儿过敏的原因,太精细导致孩子缺乏微量元素。是不是真的如此,我们不是医生无从断定,但是确实,过度精细的养育,只会让孩子的毛病越来越多,身体免疫力功能变差。



长期在无菌环境下成长的孩子,万一哪一天疏忽了,身体的免疫系统没历练过,如临大敌,后果可真不是开玩笑的。


也有人给了建议,最好的方式就是,扔给爷爷奶奶在乡下养几年,啥毛病都能治好。

精耕细作的,等于在培养温室里的鲜花,不经过风雨,娇贵脆弱,哪天到了户外,暴风雨来了,马上就调零了。

孩子喝惯了高价位的进口矿泉水,哪天没得卖没得喝了你让她怎么办?或者你不红了买不起了,只能等渴死?水龙头烧的开水难道就是洪水猛兽?再不济可以买个过滤水龙头啊。

话说还真有这样的人,疫情期间有个女留学生回来,被集中隔离时,因为坚绝不肯喝开水而起冲突,给别人制造多少麻烦,也让人们对现今的留学生的金贵刮目相看。

一句话说就是,富贵衍生的毛病。


日常生活中,过度精细养育的人真不少,看看网友们怎么说的:


各种毛病,都是过度精细养育造成的。


到了出问题的时候,后悔就来不及了。


二、精细养育,剥夺了孩子形成自己能力的机会

过度精细养育,还有个害处,就是剥夺了孩子形成自己能力的机会。

比如,你亦步亦趋,时刻不忘给孩子递水杯,给孩子增减衣物,那么他就会变成一个缺乏给自己身体补水能力,调控自己体温能力的人。

你给孩子每顿饭都做得满汉全席似的,他就会变成一个对饮食极其挑剔的人。你过度保护他,就剥夺了孩子形成各种能力的可能性。

给孩子的环境整天消毒弄得过度干净,不给玩沙子泥巴,孩子就可能会过度爱干净,变得有洁癖,出去外面,就无法接受周遭的环境。无法适应环境,只能等环境来适应你的人,又谈何作为?

精细化养育者都有一套流程,给孩子:定时喂食、定时喂水、定时晒太阳、定时睡觉……这些都是大人的安排,而非孩子自主自愿参与。比如孩子还没说渴,水就端过来了,还没说冷,衣服就自动加上。

像在现代化的养鸡场一样,吃喝拉撒睡都机械化循规蹈矩,按部就班。

这样子的由大人强加于孩子意愿上的非自然的养育方式,切断了孩子自身的链接。久而久之,就会引发孩子很多性格上的问题,比如容易紧张,胆小怕事,做事拖拉被动,不爱主动参与活动,没有探索冒险精神,容易焦虑,喜欢强迫自己按步就班……

更要命的就是,你得长期一直保持这样的环境,一离开这个环境,孩子就无法适应了。一切都会变得越来越糟糕。

所以,实际上,就是剥夺了孩子成长的机会。

孩子的成长,需要亲自的经历,亲身的体验,在不断的摔跤中爬起才能变得强壮,在不断的挫败中总结,才能积累经验,经验才能令他成长。

除此以外,表面的对孩子好,却动不动就打骂孩子,用威严震慑孩子,也会让孩子失去说不和反抗的能力。

心灵的受伤才是真正无法弥补的。


三、别总想控制孩子,即使是你的人生经验,也不能成为束缚孩子成长的理由。

其实,这说白了,是一种大人的控制欲强盛的表现。企想控制孩子,一切由大人的想法和意志来发展。

但即使是父母的人生经验,也不是束缚孩子成长的理由。

社会心理学家认为,控制欲强的人,会对身边的事物产生恐惧情绪,这种心理压力一直伴随着他们。心存恐惧且长时间处于高压环境下,他们的内心变得十分脆弱,不敢去面对自己无法掌握的事情,于是,他们开始试图通过影响事物变化来缓解自己的焦虑。

在众多由于控制欲引发案例中,以父母与子女之间的问题最多,血缘关系逐渐成为了个体开展控制欲的保护伞。许多高控制欲的人在成功影响别人的行为之后,内心的空虚依旧没有得到缓解,反而产生了更多压力和焦虑。

父母的控制欲从另外一个层面也反映出了他自身存在的问题。育儿先育己,先解决自己的问题,才能心平气和地,和孩子在公平的平等的,相互尊重的基本上沟通。

现在很流行给孩子报课外班,五六个都是常有的事。记得以前小区有一位孩子还在小班的时候,她父母就给报了满满的课外班,什么舞蹈、英语、绘画、钢琴、走秀、语言艺术一大堆。一个星期要满城跑,上五六个兴趣班。导致孩子长期睡眠不足,压力也得不到释放,校医发现她手指的指甲从来没剪过,都是被她啃掉的。

这样的父母其实是在企图用课外班来填补自己的焦虑和教育上的空白和无知。

有专家说过:“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中国家庭的传统。但孩子成长是有其自身规律的,不考虑孩子的接受能力与个性喜好,拔苗助长式的培养,反而可能导致‘练不成好钢,倒成废铁’的现象。不因材施教,不顾及孩子的兴趣,只能是大投入小产出。”


​四、养育的终极目的是什么?

1、培养一个身心健康的孩子,比表面的养育更重要

不要以为给孩子吃喝拉撒睡照顾好就是对孩子真正的好了,孩子的心理的健康,比身体的健康更重要。

凡事总是被安排妥当的孩子他不会有冒险和探求未知的勇气,

2.养育出自然的接地气的阳光快乐的孩子。一定要接触大自然。

孩子细养后出了问题的家长,带去医院看病,医生们总是如此建议:不要太过精细养育,孩子一定要接触大自然,才能自然健康地成长。才能减少太多精养带来的毛病。

3.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孩复子获得感知爱和给予爱的能力。

给孩子一种基于爱的养育方式,帮助孩子创造积极的自我意象,让孩子学会爱与被爱,才是我们最应该做的事情。

研究表明,幸福的家庭会有意塑造积极的家庭文化。所以要营造幸福的家族氛围。家庭里的仪式感多一点,对孩子的夸赞、鼓励、表白多一点,孩子感受到的爱就多一点,这些爱会成为孩子的珍贵回忆传下去。

4.让孩子有足够的安全感,将令他受益一生

小时候,母亲给予孩子足够的安全感,将会令他受益于生。等他长大后,无论他在哪里,在做什么,都能够感知到母亲给他的爱和安全感。

5.有随时适应环境的能力,有合作和与人相处的能力

孩子随时的变通能力,是他在社会上生存的法宝。父母无法陪他一辈子,人生还是孩子一个人的事情,要一个人去面对。所以给予孩子适应环境的能力很重要,而不是等环境来适应他。

未来社会是一个充满了变数的世界,没有什么是一恒不变的。孩子要学会面对。

6.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养育过程中,避免令孩子过度偏激,过度的情绪化,或者抑郁,有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人,才能有积极乐观的勇气面对困难,扛打扛熬。


希望爸爸妈妈们多些关心孩子的身心健康,养育出正面积极的阳乐可爱的优秀的孩子。


你好,欢迎关注@琉璃巧育儿,我是琉璃苏比,国际IP绘本作者,绘本阅读指导师,家庭教育讲师。将会分享更多一劳永逸的育儿法,提升孩子未来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