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龙镇卫生院党支部着力提升抓党建提服务促脱贫能力

南龙镇卫生院党支部紧紧围绕当前脱贫攻坚一号工程,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健康扶贫工作有效融合,创新活动载体,建立了"固定党日+健康扶贫"工作模式,切实把基层党支部的功能拓展到服务脱贫攻坚、服务医院发展、服务群众健康上来,以党建助推健康扶贫,达到了党建与扶贫相结合的效果,完成从软弱涣散党组织到标准化党组织的整改蜕变。

抓"四亮",强责任树形象。"亮流程",通过电子显示屏、健康教育宣传栏、微信公众号等方式,对十九大精神、院内简讯、收费价格、新农合报销等情况进行公开宣传,增加党建知识的知晓度和医疗服务的透明度;简化流程,方便群众看病报销,制作了宣传册,宣传大病保险等惠民政策,指导病人就医报销,让群众清清楚楚看病,实现服务便民化。"亮身份"。各科室、各服务窗口设置标识牌,党员佩戴党徽,接受群众的选择和监督。定期组织下乡入村活动,开展上门义诊、免费体检等服务,进一步增强为民服务的能力,实现业务服务零距离。亮职责",建立岗位责任追究机制及风险评估制度,实行医院首诊负责制,医生对分级诊疗范围内的病人不拒诊,非诊疗范围内的病人如病情危重,危及生命的情况下一律就地抢救后联系转诊,促进服务提升,实现业务质量零差错。"亮承诺",卫生院在辖区内制作了23块健康教育宣传版面,将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预防保健知识定期更新,同时将为辖区65岁以上老年人每年进行一次免费体检,签约家庭医生享受个性化医生服务等承诺在宣传版面进行公示,让群众时时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让群众监督卫生院对惠民政策的坚决落实。

抓"四评",明目标激活力。"自己评",看与党组织的要求有多远。利用每周例会的时间,开展党员职工自评活动,让党员职工畅所欲言,谈自己近期的工作情况,谈自己的工作心得,并结合组织的要求,自己查找问题,自己总结工作得失。"群众评",看与患者有多近。通过健康沙龙、健康宣讲等形式,收集群众对卫生院党员干部、医护人员的建议和看法,看看卫生院从党员干部到医护人员,对群众服务到什么程度,服务质量有多好,通过不断改进工作方式方法,使服务更贴近民心,让患者能享受到优质、温馨、亲切的人性化服务,与患者的心灵沟通多了,群众的误解就少了。"领导评",看与制度要求符不符。建立每季度职工评议制度,按照工作纪律、作息纪律、工作实绩等方面要求,对全体职工进行评议,奖优罚懒。通过评议,争先进的越来越多了,党员职工工作热情和积极性日益高涨。"组织评",看有没有大局意识。利用组织生活会、民主生活会等形式,党支部对全体党员干部进行民主评议,看看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了没有,看看要求一般医护人员做到的党员干部做到了没有,看看一般医护人员做到的我们党员干部做到了没有,通过评议主动查找问题的多了,掩盖个人不足的少了,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

抓"四进",保健康促脱贫。一是开展包村医生进户活动。通过包村卫生专干直接联系群众的制度,为每个联系户配备一个"爱心药箱"和一张"联心卡"。"爱心药箱"内配备一定数量的常用中医理疗药品,为群众的小伤小病提供用药方便,足不出户就能得到治疗。"联心卡"是健康扶贫联系医生的通信录,通过"联心卡"群众可以选择并电话联系医生,指导"爱心药箱"药品的合理用药。二是开展免费义诊进村活动。卫生院按照每月每村下乡入户2次的频率开展健康咨询、义诊活动,在活动中细心解答老百姓提出的各种健康问题,发放高血压、糖尿病、新农合补偿、孕产妇保健等宣传资料7500余份,同时,根据老百姓病情需要免费赠送药品价值1300余元,其中为老年人赠送钙片50余瓶。三是开展健康体检活动。结合全市健康扶贫"百名医疗专家下基层活动",对辖区內精准扶贫户进行免费体检,将精准扶贫政策落到实处。此次体检活动按照建立一人一档的要求建立了健康档案,同时就老年慢性病、老年多发病的保健及预防做了现场讲解和健康指导,还向精准扶贫对象进行了关于公共卫生服务、新农合政策等惠民政策的宣传解答。截止12月上旬,已对65岁以上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和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等人群体检人数达1463人,健康人群常规体检1863人。

四是开展固定党日慰问活动。院支部组织全体党员及包村医生到张王家村健康扶贫户张明强家中进行了慰问,为他们送去了一些油、米、面等生活用品和常用药物。张明强本人由于患严重精神疾病生活不能自理,家庭异常贫困,支部党员详细询问了张明强本人及母亲的身体状况和生活情况,深入了解了张明强本人用药及病情状况,并对其讲解了健康保健知识,鼓励他们克服困难,力争把日子过得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