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陵之戰時,劉備帳下4大謀臣6大名將去哪了?為何都不在

劉備帳下的人才,雖然沒有曹魏那麼多,但他能成為和曹操、孫權比肩的大諸侯,手下自然也有不少實力悍將和頂級謀士,但不幸的是,劉備人生最關鍵的一戰,夷陵之戰,他身邊的謀士武將,都是程畿、馬良和陳震這些二流謀士,以及馮習、張南、傅肜、沙摩柯、向寵以及吳班等實力一般的將領,而劉備手下的4大謀臣,6大名將無一人參加,他們都去哪了?

4大謀臣。

劉備手下的謀士,最重要的是臥龍諸葛亮和鳳雛龐統。

諸葛亮為劉備制定了“隆中對”策略,幫助劉備拿下了荊州、益州等地,是劉備能夠建立蜀漢的最大功勳之臣。荊州丟失後,劉備氣急敗壞,要以舉國之兵伐吳。對於此事,諸葛亮持反對態度,他認為蜀漢的最大敵人是曹魏,曹魏未滅之前,蜀漢不能和孫權交惡,但可惜劉備未聽。劉備伐吳期間,諸葛亮留在成都鎮守後方,治理國家,所以諸葛亮沒有參加夷陵之戰。

龐統對劉備的貢獻,是投奔劉備後,為劉備出了上中下三計,幫助劉備拿下了益州,但在取益州的過程中,龐統因為建功心切,不聽諸葛亮書信勸阻,貿然進擊,在行至落鳳坡時,遭到了劉璋部將張任的伏擊,最終被亂箭射死(正史上龐統是率眾攻打雒縣時,不幸中流矢而亡)。

劉備手下還有兩個非常重要的謀士,就是劉巴和法正,他們兩人的名氣不如臥龍鳳雛,但能力不弱。

劉巴是劉璋手下的重臣,劉璋打算請劉備入川幫忙對抗張魯時,劉巴站出來反對,但可惜能臣未遇明主,劉璋未採納。劉備入蜀後久駐葭萌關,向劉璋借軍馬錢糧,劉巴怕養虎為患,也勸阻劉璋,但可惜,劉璋沒重視,最終被露出獠牙的劉備吞併。隨後劉巴順應形勢,歸順了劉備。劉巴能力很強,為劉備制定《蜀科》,穩定益州做出了重要貢獻。劉璋在公元222年去世,夷陵之戰是公元221年爆發的,這個時候,劉巴已經年邁,步入人生末年了,沒參加也正常。

法正是劉璋手下的重要大臣,但劉璋能力太弱,不是法正想要的主公,所以法正和其好友張松策劃了劉備入川之事。法正還和龐統謀劃,準備誅殺劉璋,將益州獻給劉備。劉備進位漢中王后,將法正任命為了尚書令,法正還和諸葛亮討論法治之事,也是個善於奇謀的能臣。但可惜,劉備伐吳前,法正已經去世,不然如諸葛亮所說,法正還活著,他定能勸說劉備不要伐吳的。

6大名將。

劉備帳下地位最高的大將是張飛和關羽。

夷陵之戰是由關羽引起的。劉備拿下漢中後,關羽發動了襄樊之戰,但東吳卻趁關羽樊城苦戰之際,奪了荊州。隨後,他們又擒殺了樊城兵敗的關羽,這讓孫劉兩家交惡,劉備舉兵伐吳。

夷陵之戰時,關羽已經去世了。

張飛在關羽被殺後,怒不可遏,和劉備約定共同起兵攻打東吳,為關羽報仇,但張飛因為關羽之死,內心痛苦,經常借酒澆愁,他喝醉酒後,經常打罵士兵來出氣,這讓他的部將心生怨恨,在張飛醉酒睡著後,範強、張達將張飛殺害,然後投奔了東吳。夷陵之戰前,張飛也已去世。

然後是黃忠、馬超和趙雲。

黃忠是一員老將,正史上他是病逝的,但在演義中,黃忠跟隨劉備參加了伐吳之戰,不過在和吳軍交手時,黃忠為了給關羽報仇,追殺敵軍大將潘璋,但可惜中了敵軍埋伏,最終被敵將馬忠殺死。黃忠雖然參加了劉備的伐吳之戰,但是在最關鍵的夷陵之戰爆發前,他已經戰死了。

馬超是劉備手下的一員悍將,但是他投靠到劉備帳下後,由於劉備對馬超有防備心理,所以並不重用馬超。同時,馬超也是在劉備伐吳期間病逝的,說明當時他健康不佳,也參加不了夷陵之戰。趙雲是劉備手下的一員猛將,當時的健康狀況也是比較良好的,但趙雲認為劉備應該先北伐,攻打曹魏,然後再謀取東吳。因為趙雲反對伐吳,所以劉備征伐東吳時,沒有帶趙雲。

最後是魏延。

魏延是劉備帳下的第六大將,智勇雙全,是一員難得的悍將,但劉備在拿下漢中後,將鎮守漢中的任務交給了魏延。漢中是蜀漢的門戶,肩負著防守曹魏的重任,同樣事關重大,所以魏延要鎮守漢中,脫不開身跟隨劉備伐吳,這也讓魏延沒能參加關鍵的夷陵之戰。劉備手下的重要謀士和武將,在夷陵之戰前,去世的去世,離不開的離不開,最終都未能參加夷陵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