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发现一座2000年前的35人合葬墓,出土一件“阴阳”情物

合葬墓,顾名思义就是亲人之间在离世后一起下葬的陵墓。在古代,合葬墓是古人一种常见的习俗。合葬墓不仅是亲人之间亲情的见证,在某些时候也是情人之间爱情的见证。

2009年,在我国江苏省盱眙县发现了一座35人的大型合葬墓,墓中出土了一件“阴阳”文物,向世人展示了一段动人的旷世奇缘。2009年的某一天,江苏省盱眙县的村民在西北郊的一处山坡上发现了一个大洞,此洞口从外表来看很像盗墓贼留下的痕迹。村民们仔细观察后,发现此洞口约六米深,深感不安的村民们及时上报有关部门。

接到村民报警后,警察和当地的考古队一起赶到了事发现场。考古专家们在对洞口经过一番仔细勘察后,确认这个洞就是盗墓者未完成的杰作。好在村民们发现及时,盗墓贼没有彻底的将洞穴挖开。随后,考古专家们立马对此洞口进行了抢救性的挖掘。最终,在经过一段时间后,一座深埋在地下的大型古墓重现在世人的眼前。

专家根据墓室内出土的墓志铭了解到,这座古墓乃是一位西汉的王侯合葬墓,里面埋葬着西汉第一代江都王刘非和他的34位嫔妃。刘非即江都易王,是汉景帝之子,其母乃程姬,其兄是武帝刘彻。公元前155年,刘非被册封为汝南王。《史记·卷五十九·五宗世家第二十九》中记载:汉武帝元光年间,匈奴入边,又上书愿击匈奴,不许。为人好气力,治官馆,招四方豪杰,在位二十七年死。

据史书记载,刘非不单是少数得以善终的诸侯,且他的陵墓在西汉时代的规模也是非常大,实属罕见。除了墓主刘非外,陪同他一起沉眠在这里的还有他的三十四位嫔妃。虽然这座古墓历经了两千多年的时间,墓地也曾遭到盗墓贼多次的光顾,不过由于墓室埋藏的较深,所以基本上没有受到太大的破坏。

在经过考古专家一番抢救性的保护挖掘后,里面出土了大量的国家级文物。在1号墓出土了编钟一套19件,其中甬钟5件,钮钟14件,分上下两层悬挂,上层钮钟14件,下层甬钟5件,均自小到大依次排列。

除此之外,在名号为“妾胜适”的墓室中发现了一件形状怪异的文物。这件文物乃是一个小小的银色钩状物,长约五厘米,从中间分开为两个部分。正面是两个简化的龙首,扣在一起则像是在亲吻。这件文物的内侧铸有“长毋相忘”的字眼,一边是凸起的阳文、另一边则是凹陷的阴文。二者相聚时一结合,好比阴阳结合一般,专家说道:此物应该是西汉情侣佩戴于腰间的信物。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刘非得这位妃嫔会拥有这样一件信物,难道是她的另一段和刘非无关的往事?随后考古专家们又对名号为“妾胜适”的墓室进行了深入的挖掘及研究。原来这座墓地的规模以及等级远不如刘非其他嫔妃的高,大家都知道,西汉是一个有着严格等级制度的王朝,生前的地位越高,则去世后的陵墓建造级别也越高。

而名号为“妾胜适”的女主人,则是江都王刘非生前在民间物色的一位美人。可以推测的是,可能是刘非在一次偶然的机遇中遇见了这位民间的美女,被她的美艳所征服后,之后把她带回了自己的王府,两人有过一段浓情蜜意的时期。虽说这位民间的嫔妃出身低微,但是刘非很是宠爱她,并且是刘非34位妃子中最深受宠爱的一位。如今,这枚象征着二人情感的定情物藏于南京博物馆,每天都有大量的游客慕名前来观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