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学校的学生用150天将路边建筑物涂满油漆 竟然是校领导的提议

有这样一条街道,全长约1.25公里,由800多名画匠、艺术家和学生共历时150天,消耗各种画笔3万多支、12.5吨油漆

涂料,将两侧建筑物的外墙全部画上了充满艺术气息的涂鸦。

相信有的朋友已经猜到了,这条街便是重庆的黄桷坪涂鸦艺术街。涂鸦艺术街的建成改变了重庆黄桷坪破旧的城市面貌,这个使旧城换新颜的大动作来缘于四川美院罗中立院长的一个建议,那些参与涂鸦的学生们自然也都是来自四川美院。

四川美术学院,成立于1940年,是中国八大美院之一。

美院就座落在涂鸦一条街的对面,顺着涂鸦一条街一直向前走,就可以看到美院的大门。校园内平整的柏油路通向校园的各个区域,两侧是枝叶茂密的参天大树。走在这样美丽的校园,仿佛一下子回到了大学时代的那个自己。

也许是因为学生们都在上课,整个校园特别安静。能看到零星的几个人,都是很幽闲的样子,看年纪应该是休息的老师或者家属吧。路边的草坪上,有各种各样的雕塑,洋溢着浓厚的文艺气息。能在这样的环境里工作生活,真是令人羡慕!

一个很漂亮、很独特的造型,形状各异的石头垒在一起,看着像是个大门,可是四面又都是通透的。转了一圈发现上面有一些老照片,仔细读了上面的文字才发现,原来在抗战期间,交通大学重庆办学旧址就在现在的四川美院黄桷坪校区。

这个雕塑是由上海交大、西安交大与四川美院在黄桷坪校区共建的交通大学重庆办学旧址纪念雕塑,作为交大在抗日战争时期那段峥嵘岁月的见证。

看,就连教学楼都不一样,外墙上是一排立体的小人的造型,庄重又不拘谨,浓浓的艺术感。

一回头,看到了鲁迅先生。难道鲁迅先生在此教过书吗?

大家都知道有个鲁迅美术学院,其实是老一辈革命家为了纪念鲁迅先生在中国传播进步思想的重大意义而命名的,最开始的校名叫作“延安鲁迅文学艺术学院”,并不是指鲁迅先生和美术有什么关系。

不过除了作家身份之外,鲁迅先生说不定也画画或做做雕塑什么的,据说北大的校徽和中华民国的国徽就是由鲁迅先生设计的呢。

这个雕塑是想表达什么呢?也许,艺术的魅力就在于不同的人去看会有不同感受吧,它带来的是对生命独特的理解与态度。

除了各种雕塑造型,校园里随处可见还有各种涂鸦,墙面上、路面上、抽像的、卡通的,弥漫着浪漫的艺术气息。

好漂亮的操场,红色塑胶跑道围绕着绿色的球场,从远处看过去就像是镶嵌在红色花边里绿宝石。

顺着操场外的小路一直走过去,穿过一段长廊,映入眼帘的便是坦克仓库,这里是川美艺术创作的基地。虽然地方不大,但是充满了艺术氛围。

可能是因为时间不对,所以两旁的展示艺术品的小屋都是锁着的,没办法近距离欣赏。但是外面还是可以看到一些的,墙上也是各种涂鸦。

名副其实的大坦克,它可是经历过真实的战争的。陈旧的坦克添了些许年代感,昔日称霸一时的兵器变为艺术符号,在竹叶的映衬下显示分外凄凉。

这个地方被叫做坦克仓库,是因为这里过去确实是存放坦克的地方。以前这个地方原本就属于四川美院,文革期间做了仓库,放置附近兵工厂生产的坦克。后来坦克生产得越来越少了,这块地又被闲置了,美院经过努力,又向兵工厂买了回来。

没想到重庆美术馆居然是在学校里面吧。本来是打算来这里看艺术展览的,可是却吃了个闭门羹。里面有人在忙着布置,应该是在为什么大型活动做准备。

很喜欢这个石头墙,看似杂乱无章却又进然有序。也许艺术之美就在于它的顺其自然、毫不做作。

走在川美校园的路上,看着各种各样、形态各异的雕塑,时不时还能看到有三三两两在校园拍照的人,树荫下有几个人坐在一边闲谈着。

安静、放松、惬意......

对了,川美的罗中立院长原来就是在川美毕业的呢。罗院长有一副特别著名的作品,我敢说你一定看到过,你知道那副作品的名字是什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