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部新城“保利堂悦”房价竟然这么低?

01

笑喷,一个读者发来的一个“保利堂悦房价大爹”,跌,其实是一套链家网上的成交,29086元/㎡,44.18㎡,总价129万


这是事实,链家网上确实有这套成交


其实吧,这是保利堂悦的“酒店式公寓”,LOFT,44㎡小面积,当年单价也是2.5万~3万之间,相比较住宅当然是“便宜”的,买来便宜,卖的时候也便宜


这套房源也别小看,44㎡,两层,2个房间呢。


而内部也算是精装修,看起来也蛮清爽。



而保利堂悦住宅就要相对“贵”了,我们看一下成交价,大概在4万5~4.8万之间。这与上面公寓的2.9万单价形成了鲜明对比


所以,此保利堂悦非彼保利堂悦,所在的地段为南部新城的大校场机场板块,区域发展是有前景的,价值也被普遍认同。甚至,很多人看好保利堂悦的房价有进一步上涨空间

我们把上述两个产品的房价做个对比,公寓/住宅=60%

也就是说,公寓的单价只有住宅的60%。其实往往如此,但这个比例是波动的,不同城市、不同区域、不同小区呈现出不同比例。

这里面有学区、地段、客群需求等因素影响。

02

这样住宅、酒店式公寓混为一谈的,有时会造成很多人的误解,以为“房价暴跌”。其实是性质、定位完全不同的产品。

比如金陵大公馆,公寓2.9万/㎡,住宅4.7万/㎡。公寓/住宅比约60%


中海凤凰熙岸,公寓价3.4万/㎡,住宅价高达7.5万/㎡。公寓/住宅比约为45%


为什么中海凤凰熙岸的公寓/住宅比这么低,还不到一半?


主要是因为中海凤凰熙岸的住宅叠加了“区域稀缺次新房”与“学区”(芳草园小学凤凰校区)因素。

而公寓在资源属性方面为0。无法落户,无法上学。

当然了,公寓的面积小、单价低、总价也低,很多城市的年轻人甚至小两口还是会蛮喜欢的,经常看美国电影的,也会迷恋于繁华都市里那一个璀璨的公寓,逼格是够够的。

一些新到城市的,如果自住,公寓产品也是一个考虑

03

有一种说法,住宅是苦口良药,买的时候痛苦,房价上涨了是真实的开心,而公寓也是药,但是是“毒药”,因为公寓房价涨幅跑输住宅

其实这也不绝对。

每一种产品,都有不同的性质与定位,有不同的匹配人群,满足不同的需求。

70年普通住宅,居住+资源属性,可以落户、上学;65年公寓式住宅,长得像公寓的样子,但其实是住宅的本质属性,也可以落户、上学;公寓只有居住属性,没有资源/上学。但也提供了现金流。

对于手头钱特别少、手头钱特别多的客户,公寓是一个考虑项。大笔资金者,因为公寓不限购,可以从容的置业几套、几十套或几百套,拿来出租。

好的公寓,提供很稳定的现金流,是一个不错的产品。而不好的公寓,房租市场无人问津。


因此,公寓的购买要有一定的技巧性,对地段的考量甚至比住宅还重要,地段、交通、成熟度、人流量、周边产业等等。

有的公寓紧邻商业综合体、商务中心,超级MALL,又有地铁,那是很好的,出租不用愁。

公寓房价也不是不能上涨,只不过涨得比住宅要慢。这点要厘清。

一般而言,有这样的明显规律。

投资回报率:住宅>公寓>写字楼而投资难度:住宅


那么,自然很多会疑惑,难度最高又回报率最低的写字楼,谁愿意买、谁愿意投资啊?

事实上,这个不是“普通购房者”的思维

富人、机构的确是买楼的。

04

打个比方,手头2个亿,怎么投资?

去摇号华新城吗?去买中国府3800万豪宅吗?去买200万出头的中冶盛世滨江吗?

这是不可能的。

体量太小!而且,有政策等限制(如购房资格等)。

因为:小资金求暴涨,而大资金求稳。

打个比方,我去炒股票,20万入市。亏了不至于伤筋动骨。但我就是图“暴涨”去的,我凭什么要去买特别稳定的蓝筹股啊?我买的必然是特别不稳定、暴涨暴跌、活性很足、上蹿下跳的股票,因为要获取超额收益、暴涨收益,我是冲着翻倍涨去的。毕竟就20万。

20万,如果为了享受那么一点点稳定,涨一点点。我图啥呢?图个“我也是炒股”的声名?可以有借口天天看全世界经济新闻政治新闻,搞得好像全球化投资一样。

所以,不同的资金,天然有不同的诉求

富人求的是财富保卫战,而普通人,说实话,还是要努力趁年轻求个财富翻跟头的,不然一辈子赶不上——当然,赶不上就赶不上吧,反正也有“岁月静好”可以聊以自慰。

弄明白这个道理,你就知道公寓、写字楼、住宅的各自意义所在了

▲ 南京某公寓

来,我们总结一下。

本文通过对南部新城“保利堂悦”公寓价格与住宅价格的房价差异描述,细致分析了公寓产品的特点,说明了公寓、住宅对于不同人群的需求满足,存在各自不同的价值与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