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州:人工天河-红旗渠的故乡,您走了,但它的精神一直都在

林州,河南省县级市,位于河南省西北部、太行山东麓,晋、冀、豫三省交界处,是红旗渠精神发祥地,“四有书记”谷文昌的故乡。全市面积2046平方公里,人口116万,辖16个镇4个街道办事处和1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542个行政村、34个居委会,1747个自然村,1994年设市。

林州是人工天河——红旗渠的故乡。八百里太行把风光最秀美的一段留给了林州,林虑山被誉为“北雄风光最胜处”,太行大峡谷更是与雅鲁藏布江大峡谷、长江三峡等共同被评为中国十大最美峡谷。境内拥有世界一流、亚洲第一的滑翔伞运动基地,有千古之谜猪叫石、三九严寒桃花开的桃花谷。同时,林州的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境内目前仍存有赵南长城、东周贵族墓群、隆虑古城址等文化历史遗迹,是中原文化、三晋文化、燕赵文化三重文化交汇处。林州又是太行革命老区,八路军一二九师指挥部曾设在任村镇西坡村。经过20余年的精心打造,林州已成为了“有山有水有精神”独具魅力的文化旅游胜地,形成了以源远流长的儒、释、道历史文化为内涵,集野营观光、休闲养生、滑翔攀岩、绘画写生、科考探险、爱国主义教育等多种旅游功能为一体的山岳型风景名胜区,“国字号”旅游品牌达25个。集雄、奇、峻、美于一体的自然山水风光,吸引世界各地的游客纷至沓来,被韩国观光协会评为“韩国游客最喜欢的中国名山”。现在,以红旗渠为代表的红色教育游、以太行大峡谷为龙头的绿色生态游和以国际滑翔基地为主导的蓝天翱翔游,“红、绿、蓝”三色旅游交相辉映,令国内外游客近悦远来,流连忘返。

林州的发展历程,以上世纪60年代修建红旗渠、80年代外出发展建筑业、90年代大办乡镇企业和市属工业。经历了“战太行、出太行、富太行、美太行”四个阶段,被人们形象地称之为林州人的“创业四部曲”。

红旗渠工程于1960年2月动工,至1969年7月支渠配套工程全面完成,历时十年余。它以浊漳河为源,在山西省境内的平顺县石城镇侯壁断下设坝截流,将漳河水引入林州。在极其艰难的施工条件下,林州人民靠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精神,克服重重困难,奋战于太行山悬崖绝壁之上,险滩峡谷之中,逢山凿洞,遇沟架桥,削平了1250座山头,架设151座渡槽,开凿211个隧洞,修建各种建筑物12408座,挖砌土石达2225万立方米。如把这些土石垒筑成高2米,宽3米的墙,可纵贯祖国南北,把广州与哈尔滨连接起来。

红旗渠总干渠长70.6公里,渠底宽8米,渠墙高4.3米,纵坡为1/8000,设计加大流量23立方米每秒。

红旗渠的建成,彻底改善了林州人民靠天等雨的恶劣生存环境,解决了56.7万人和37万头家畜吃水问题,54万亩耕地得到灌溉,粮食亩产由100公斤增加到1991年的476.3公斤。被林州人民称为“生命渠”、“幸福渠”。红旗渠工程不仅工程浩大,而且建筑工艺高超,通水40年来,仍巍然屹立在太行山上,至今建筑专家们还称赞它为中国建筑史上的典范,成为林州市的标志性建筑。

谈到红旗渠:不得不提红旗渠的总设计师、杨贵老同志

杨贵,1928年5月28日出生在河南汲县狮豹乡罗圈村,1954年5月任林县县委书记,在此任职期间,主持修建了举世瞩目的人工天河-红旗渠,因此,杨贵也被誉为红旗渠部设计师。周恩来总理曾自豪的告诉国际友人:新中国有两大奇迹,一个是南京的长江大桥,一个就是林县的红旗渠。

以下为红旗渠总设计师杨贵 口述「素材来源于网络」

1954年5月,我26岁。那一年,我被任命为林县(今林州市)县委第一书记,同样是那一年,我和林县结下了不解之缘。

去之前,我就知道林县缺水,百姓生活极其苦难,但初到林县,整个县里的状况还是让我很心酸。一次,我去一个老乡家,当时他们正在吃午饭,你知道吃的是什么吗?就是现在喂猪用的糠,混着一些红薯叶。吃完后,孩子还喊饿,可不能再给他吃了,就连糠也不能吃饱,否则可能这剩下的多少天内,全家都要挨饿了。

还有就是严重缺水,当时林县全县有9万余亩地,但能浇上水的只有1.3万亩,很多地方的老百姓甚至连正常的吃水都成问题,更不用说生活用水了。那时候村民一般不洗衣服,也不经常洗脸,就连做饭洗锅的水都要留着一用再用,到最后实在不能用了,才浇到地里去。

我那时候听说过这样一件事情,有个村里一户人家的公公一大早跑了几十里去担水,结果到了晚上还没有回家,儿媳妇很担心,就到村口等公公,结果快天黑才等来了公公,她看公公那么累,就想给公公搭把手,结果一不小心,把一担水都给洒光了,这个儿媳妇是又羞又气,当天晚上就上了吊。

糠菜半年,严重缺水,直接导致了县里的胃病、皮肤病、甲状腺肿大、食道癌等地方病的流行。后来再经过多方面考察后,我们认为,缺水是造成林县举步维艰的根本原因。于是,在和县委其他成员商量过后,我们决定要先解决缺水的问题。

说干就干,我们利用河里水,挖掘地下水,蓄住天上水,修渠、打井、建水库、水土保持等多管齐下。还组织了水利技术人员,对县域内的漳河、洹河等四条河流进行勘测规划。并根据当时的条件,确定了水利建设以小型为主、中型为辅,在必要和可能的条件下修建大型水利工程的方针,决定修建淇河渠、天桥断渠、露水河渠、淅河渠。

1958年,县里相继建成了英雄渠、淇河渠、天桥断渠、露水河渠等共300多华里的支、干渠和黄华水库、曲山、西沟、千人泉等六座水库。

此外,治理了一千个庵子沟、修建了要子街、弓上、南谷洞、石门、焦家庄等中小型水库,再加上几条水渠和其他水利设施,基本形成了林县南、北、中三个水利灌溉网系。

那时候,我认为,这下子林县缺水的问题基本上可以解决了。可谁知道,这只是我一厢情愿的想法而已。

1959年麦收后,林县就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大旱。河道断流,井池干涸,已建成的渠道无水可引,水库无水可蓄,不但大秋作物下不了种,而且人畜饮水也发生了困难,很多村庄的群众又开始翻山越岭地取水,有的时候一个人甚至一天只能挑一趟水,很多人找到县委,求我们再想想办法。

其实现在想想,那时候靠天的思想确实很严重,我完全没有想过,如果要是天不下雨该怎么办。看着大家期盼的目光,我暗自下定决心,一定要想办法解决林县缺水的问题。

于是,我带着工作组去平顺县考察,到了那里后我惊奇地发现,漳河的水源非常充足,即使在最干旱的时候,也有十三四个流量(水流量的计算方式),于是我想我要把漳河水引入林县。

想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在那个年代想“引漳入林”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那时候国家正处在最困难的时期,不可能给我们任何的补助,一切的费用和人工都必须自己解决。

在取得上级部门同意以及与县委其他成员达成一致后,我拿出了当时全县仅有的300万元钱和2000万斤储备粮,决定自力更生修建一条渠,将漳河水引进来,并把这条渠命名为“红旗渠”。

当准备修渠的消息通过有线广播和《林县报》传遍全县各个角落时,整个林县都沸腾了。直到今天,我依然自豪我当时修建红旗渠的决定。

1960年2月11日,红旗渠工程正式开工,其中总干渠71千米。

那一年,修建红旗渠的人有10万之多,大家各自分工明确,7.1万人修渠,2.9万人搞后勤和运输。

其实那时候,修渠的条件真的非常艰苦,大冬天,修渠的村民大多睡在席棚里,被子潮湿,温度又低,风大的时候甚至连棚顶都吹跑了,但没有一个人叫苦叫累,大伙儿全都憋着一股劲—那就是要把漳河水引进来。

就在这样的条件下,同年5月1日,红旗渠拦河大坝及渠首枢纽工程胜利竣工,漳河水正式流进了“红旗渠”。

接着,在经历了四年艰苦奋战后,1964年10月,红旗渠总干渠完工。当时有人说要开庆功会,我说得等红旗渠经受住考验,我们才能放放心心地开个庆功会。就这样,红旗渠通水考验了半年,全渠没有发生过一次冲毁渠道、堵塞渠道等事故,1965年4月5日,庆功大会召开。

之后,我们又用了1年时间,修筑了3条干渠,正当我准备再建设与之相关的配套工程时,“文革”开始了。“文革”中,我遭到了很多的迫害,幸亏有老百姓和周总理保护我,才让我能看到红旗渠修建完成。

1969年7月6日,红旗渠工程全面竣工。可以说,至此,林县全县摆脱缺水困境。当时老百姓那个高兴啊,真是无法用语言形容,很多人直接用手捧着渠水喝,更多的人却是流下了激动的泪水,不容易啊。

而今天,我们永远失去了他,但他的精神,红旗渠精神永远留在了这片土地上,世人会永远铭记的!

红旗渠总设计师原河南林县县季书记杨贵同志2018年4月10日0时48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1岁。

老书记,一路走好!今天,这是所有林县(现林州市)人民最想说给你听的一句话。

本文由 @乡村小生活 整理发表;此文部份材料来源于网络,作为林县(现林州市)人民,本文谨以怀念,有感而发)

声明: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 头条号:@乡村小生活 联系(作者承诺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