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是有方法的! 科学利用“组块记忆”,提升记忆能力

15881840200010010101

上面的这一串数字只看一遍的话,你能够记住多少呢?

前面的4个、5个,甚至前0个数字,但多数人都可以记住。但是第10个以后或者全部的数字就只有一小部分能够记住了。

我们每个人的记忆能力是有差异的,有些人看一遍、两遍就能够记住,而有些人却张嘴就忘。

再看上面的这串数字,只能够记住前10个或者更少数字的人,可能是这样记忆的:1、5、8、8、1、8、4、0,都是按照单独的数字进行记忆的。

但是你换一种方式进行记忆:1588、1840、2000、1001、0101,这时你就能够记住更多的数字,这时,如果你对历史比较了解,知道1588是英西大海战的年份,1840年爆发了鸦片战争,2000年是千禧年,1001是我国的国庆日,0101是元旦,这样就更有利于你记住这些数字。

两种不同的记忆方式,记忆的信息单位是不一样的,第一种信息单位就是单独的数字,而第二种信息单位就是组块,运用一定的策略将若干单独的个进行组合,看做是一个信息单元,这样就能够增强我们的记忆力。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如何运用信息“组块化”的策略,提升我们的记忆能力,从而提高我们的学习和工作效率。

我们先来了解心理学上的一个规律,看看为什么组块有利于记忆。

01 7±2法则:短时记忆容量为5~9

1956年,美国心理学家GeorGe A. MIller教授发表了一篇重要的论文《神奇的数字7±2:我们加工信息能力的某些限制》,论文提出人的短时记忆的容量是有限的,正常成年人的短时记忆容量为7±2,即在5~9之间波动,平均为7,在记忆了5~9项信息后,人的大脑就会开始出错。这就是神奇的7±2效应。

从19世纪中叶英国数学家汉密尔顿观察撒在地板上的子弹,一眼很难看到7个以上;到1887年,雅各布斯对无序数字记忆的 实验;再到德国实验心理学家艾宾浩斯 对字母记忆的发现;一直到1956年美国 心理学家米勒明确提出短时记忆的容量为7±2。都证明了人的短时记忆容量为5~9。

虽然短期记忆的容量为5~9格单元,但是我们可以通过扩大每个单元信息容量的方式来增加短时记忆的容量。

接下来,在学习如何用“组块记忆”的策略来提升记忆能力之前,我们先从心理学的角度看看什么是记忆。

02 记忆是对输入信息的编码、存储和提取的过程

在认知心理学上,记忆是这样定义的:

“记忆是在头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

用户信息加工的术语来讲,就是人脑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存储和提取的过程。

编码是人获得个体经验的过程,相当于记忆中“记”的阶段。在记忆的过程中。编码有不同的层次和水平。主要有视觉的、听觉的和语义的编码,不同的编码方式对记忆有不同的影响。

存储是把感知过的事物,体验过的情感、做过的动作、思考过的问题,以一定的形式保存在人的头脑中。知识的存储,有时也叫做知识的表征。它可以是实物的图像,也可以是一系列概念或命题。精细进行复述是存储信息最有效的方法。它指把要记住的内容和已有的知识经验联系起来,存储是信息编码和提取的中间环节,它在记忆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提取是指从记忆中查找已有信息的过程,是记忆过程中的最后一个阶段。相当于记忆中“忆”的阶段,再认和回忆是提取的基本形式。一会儿或是通过信息的提取表现出来的。


记忆是一种积极能动的活动,我们对外界事物的信息能主动地进行编码,使其成为人脑可以接受的形式。例如,学生阅读、做习题都包含了编码的过程。

同时,人对外界信息的接受是有选择的,只有那些对人的生活具有意义的事物,才会有意识地进行记忆。

记忆还依赖于我们已有的知识结构。只有当输入的信息以不同的形式汇入人脑中已有的知识系统,新的信息才能在头脑中更好地巩固下来。

例如,我们要记住一个外文单词,如果将它与过去学过的单词组成词组或者句子来记,效果会更好。

信息的提取与编码的程度、信息存储的组织结构有着密切的关系,一般来说,如果编码就完善,表征的较好,提取就较容易,否则就较困难。

心理学家根据信息保持时间的长短,将记忆分为感觉记忆(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三级记忆模型很好的说明了三个记忆系统的关系。

三级记忆模型

信息首先进入感觉记忆,其中那些引起我们注意的感觉,信息才会进入短时记忆。在短时记忆中存储的信息,经过复述,存储到长时记忆中,而保存在长时记忆中的信息,在需要时又会被取出来,进入到短时记忆中。

当客观刺激停止作用后,感觉信息在一个极短的时间内保存下来,这种记忆叫做感觉记忆。它是记忆系统的开始阶段。感觉记忆的存储时间大约为0.25~4秒。例如,你在观看电影时,虽然呈现在屏幕上的是一幅幅静止的图像,但是我们却可以将这些图像看成连续运动的,这就是由于感觉记忆存在的结果。

短时记忆是感觉基于常识记忆中的中间阶段,保持时间大约为五秒到一分钟。它的容量相当有限,也就是前面我们说的大约为7±2组块。编码方式以言语听觉形式为主,也存在视觉和语义的编码,短时记忆中的信息经过编码进入长时记忆。

长时记忆是指信息经过充分的和有一定深度的加工后,在头脑中长时间保留下来,这是一种永久性的存储。它的保存时间长,从一分钟以上到许多年,甚至终身,容量没有限制,信息的来源大部分是对短时记忆内容的加工,也有由于印象深刻而一次获得的。

从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部分科学家和心理学家主张用工作记忆的概念扩展多扩展短时记忆的概念。工作记忆是指我们在处理信息的过程中,对信息进行暂时的存储和加工的、容量有限的记忆系统。

例如,完成口算任务,2×4×6×8。你首先必须记住,2×4等于8这个结果,其次还必须记住8×5等于40,然后才能顺利进行下一步的计算。这里8和40就存储在工作记忆中。假如工作机器出了问题,记不住8和40,就不可能完成上述任务计算了。

从这个例子中可以看出,工作记忆是一种当前工作状态的记忆,它短暂的存储当前信息,还要对这些信息进行加工。

大量研究表明,工作记忆在许多复杂的认知活动中,如问题处理、推理、阅读理解等,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我们从长期记忆中提取信息放入工作记忆,但其容量是有限的。而组块则有利于提高工作记忆。

组块就是由小的信息碎片按照意义组成的集合,是一个信息块,根据意义组合的组块,容量越大,那么工作记忆的容量就越大。

03 组块化:提高工作记忆的记忆容量

短时记忆的容量7±2,是以单元来计算的。一个单元不仅仅是单个的数字或者字母,还一个单词短语或句子。

单元的大小随各人的经验组织而有所不同。在编码过程中,将几种水平的代码归并成一个高水平的单一代码的过程,叫组块。

以这种方式形成的信息单位叫块。因此可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扩大每个组块的信息容量来增加短时记忆容量的目的。例如数字1,9,1,9,5,4,凡是熟悉中国现代史的人都能够形成一个快191954,知道这是爆发五四运动的年代,而不熟悉中国历史的人,都不能够形成单一的信息块。将其编码成一串无意义的数字。

蔡司和西蒙,对象棋大师一级棋手和业余新手棋局的记忆能力进行了研究。

结果发现对一个随机设置的棋局,象棋大师、一级棋手和业余新手的正确回忆率没有差别。对一个真实的棋局,象棋大师的记忆准确率为64%,一级棋手为34%,业余新手只有18%。

研究者认为,之所以产生这种差别。是因为在真实的棋局中,高水平的大师和棋手可以利用丰富的经验,发现和建立棋子间的关系,形成组块,而在随机摆放的棋局中,大师的经验就很难发挥作用了。


由此可见,我们已有的知识、经验对组块有着很大的影响。

组快可以提高记忆的容量和效率,默多克的实验证实了这种作用。

他用听觉方式先向被试分别呈现三组不同的材料:第一组是由3个辅音构成的3个字母组合,如PTK。第二组是由3个字母组成的单词,如HAT(帽子),第三组是3个单词,如EAR(耳朵)—MAN(男人)—BED(床),然后让他们进行回忆。

实验结果表明,3个字母组合和3个单词的回忆成绩差不多,而回忆3个字母单词,比回忆三个不相关的字母组合的成绩要好得多。这说明单词是一个熟悉的单位——快,通过组块能能大大的提高对一系列字母的记忆数量。

许多实验都表明。促进记忆力最通用的策略就是组块化,即把不相关的信息组成有意义的单位。

从组块化的角度来看,学习就是运用自己的具体背景知识去把信息进行“组块”。先去学习知识点,然后把这些知识点进行组块化,随着学习的深入,把“小的组块”组快成“大的组块”。

最好的组块就是,我们不需要有意识地去将储存在脑中的模式连接起来,而是随时可以向专家一样顺畅提取,也就是习惯成自然。

04 利用组块化策略,提升记忆,促进学习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组块化策略的一些原则。

一、利用组块化策略的基本原则

第一,组块不是随机组织,而是要根据一定的意义和基本功能组织形成。组块要以知识点和技能的内在含义和连接为基础。

比如,我们学习一些应用软件的过程,在开始阶段,我们从某一个具体的软件开始学习,学习实现某一个具体功能的具体步骤,这些步骤应该是相关联的,最终这个功能的操作应该超越具体的软件,而成为通用的功能组块。

举一个例子,文件的保存、打印,文字的格式设置等,都应该成为独立于各种软件之外的组块,这些组块功能是通用的,既可以适应于Word、Excel也要适用于Power point。

第二,组块除了具体的操作步骤组合外,还要进行一定的抽象,这样才有利于能力的形成,实现迁移的功能。

比如,下划线的设置,通过其他格式的设置练习,我们要总结共性的操作步骤,抽象出“选择对象”→“执行命令”的基本操作方法,这样我们掌握了学科的基本结构后,以后的学习都会在这一基本结构指导之下,做到有的放矢。

第三,组块的建立是不断发展的。 就像滚雪球一样,组块随着学习的深入,不断扩大。短时记忆的扩容并不是将组块数量增加,而是通过对知识的再编码,使每个组块所包含的信息量增加了,这样总的信息量也就随着扩大了。

还是以应用软件的学习为例,Word中文字处理的内容学习完了,其本身就完全可以成为一个组块,在 PPT、Flash、Photoshop等软件中,文字的输入、格式设置等可以看作一个整体的组块,就不用再像学习Word那样,刻意花费大量时间去学习这些软件关于文字处理操作的具体步骤了。这样我们就可以把时间和经历学习这些软件的特色功能上了。

二、利用组块化策略,提高记忆能力

在英语的学习过程中,词汇量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如何记住和掌握单词,是我们在学习过成中不可避免的。

我们先以英文单词的学习为例,向大家展示如何用组块化策略,提高记忆能力。

单词的学习无外乎“音、形、意”三个方面,会读、会写然后辩其意。我们可以分别从“音”“形”“意”三个方面进行组块重组:

(1)从英语单词的“音”入手进行“组块”式记忆,其基本依据是英语单词发音的音节。举例来说,如果想记忆appreciate(感激),机械记忆a-p-p-r-e-c-i-a-t-e需要记住10个字母,要想记住确实是一件不太容易的事情。然而,如果我们能准确地读出,根据发音知道它有四个音节, 那么,就可以把单词划分成相应的四个组块,按读音试着写出它的拼写a-ppre-ci-ate。

(2)从英语单词的“形”入手进行“组块”式记忆。比如要记住下面一组单词:porter(搬运工)、deport(驱逐)、transport(运输)、import(输入)、export(输出)。只要我们知道port是它们的共同词根,表示carry(运送)的意思,并且也了解这些单词中后缀-er、-able和前缀trans-、im-和ex-的基本含义和作用,再来记忆这些单词的时候就容易多了。

再比如, push和pull,很多同学容易混淆二者的含义,分不清哪个是推,哪个是拉,但是只要将后者单词中的两个“l”字母认为是绳子,那就是用绳子“拉”的意思了,另外一个自然是“推”了。

(3)从英语单词的“义”入手进行“组块”式记忆。主要是通过联想的方式对英语单词分成有意义的部分,然后进行自由组合,来达到有效记忆单词的目的。比如记忆单词disease(疾病),就可以按照dis-(否定前缀,不)和ease(容易、轻松、舒服),得了疾病不是件轻松的事。这样我们就可以很容易就记这个单词。

除了,英文单词的记忆,在政治理论的学习过程中,组块策略也是非常有帮助的。

我们在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时,会涉及到非常多的术语、基本理论,使用组块记忆方法,就可以很好地记忆和理解这些术语、理论。

比如,两种对立的思想观——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最基本的区别在于对待事情的主观和客观性,而自然辩证和形而上学,又是两种不同的看待事物的观点。两两组合四种不同的思想观的区别和联系自然就容易得出。采用组块记忆记住前两种观点及后两种观点的其中一个,8种理论的理解就顺理成章了。

又如,在“矛盾”理论这一板块,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矛盾的次要方面,这些都可以运用组块理论加以记忆。

除了理论组块外,问题组块也可以提升我们的记忆力,通过问题组块可以达到“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效果。

例如,“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怎样形成的?”这一问题,可引申出它的主要三大理论来源,即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空想社会主义;而这三大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又分别是谁及其观点,这样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前身就能很有条理的记下来。

即使对于数学、物理这些逻辑性较强的学科来说,组块记忆仍然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我们在学习高等数学的微积分时,形如封闭曲线的线积分和曲面的面积分,前者运用格林公式,说明封闭曲线的线积分可以用封闭曲线所围成的面积分来求解。后者运用高斯公式,说明封闭曲面的面积分可以用封闭曲面所围成的体积积分来求解。二者原理和形式都相似,运用组块理论理解记忆会比较方便。

同时,也可将一些公式进行分类、合并成几个相关的较大的组块。比如概率统计论中,各种分布函数(二项分布、泊松分布、正态分布等)的概率分布公式、期望值、方差等都可以组块记忆。


基于组块原理,我们在记忆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组块要基于理解。组块不是看到信息就马上死记硬背。比如要记忆陌生的英语单词swordfish(旗鱼),观察发现有s、word、fish3个组块,就比一个个字母记忆的9个组块要容易

​(二)组块要对信息进行分类。将杂乱的信息细分为不同的组块,每个组块的内容控制在7个以内。或者采用列提纲或者思维导图的方式呈现分类

​(三)组块时要注意对信息进行提炼。把相似的概括成一个组块。“数字概括”就是一种方式,“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两个凡是”、“八荣八耻”都是采用的这种方式。

​(四)通过刻意练习加固已有的组块,使记忆更复杂的内容时更容易。

组块化是一种思维上的跃进,组块策略依赖于我们的背景知识,以及对信息的组织。通过组块化我们将知识碎片,构成新的有意义的逻辑整体,将组块的记忆转变为长期记忆。从而有利于我们的记忆。与此同时,将模块化的知识纳入到更大的框架当中。

总结:

如何用组块策略提升记忆力

第一步是把注意力集中在需要组块的信息上。

第二步是理解,要把基本概念打包成组块,首先要理解这个基本概念。

第三步是获取背景信息。你所看到的不仅是如何进行组块,还有何时何地使用它们。

第四部是不断刻意练习,它能帮你拓宽组块连接的神经网络,并确保它们不仅仅是牢固的,而且能够通过不同的途径进行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