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蓝筹年会」当代张鹏:当前房企应该具备的五大韧性

经济观察网 记者 田国宝

在2020年4月29日举办的2020蓝筹年会上,当代置业执行董事兼总裁张鹏进行主题演讲,对中国宏观形势及房企生存之道进行阐述。他认为,房地产行业已经从野蛮生长的“三高”阶段进入精细化运作的“三新”时代。

张鹏表示,在房地产行业从高周转、高杠杆和高去化转向新市场、新价值和新模式的背景下,房企应该回归产品主义和客户价值。“过去地产商就是跑马圈地,今后无论城市发展,还是地产商流程和运营都要走入精细化经营的全新发展语境。”

以下为张鹏演讲内容摘录:

此次疫情对全球一体化,包括供应链、金融体系都造成了一定的冲击,主要体现在三方面。

经济方面来讲,在人类命运共同体背景下,中国的投资、消费、出口都受到较大影响,行业冲击覆盖多领域、全要素,疫情导致物流、交通、餐饮、服务等多个领域受限,对于企业开复工、原材料运输、市场营销、运维服务都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

具体到地产行业,房地产全生命周期受到了较大冲击,土地供应出现了断层,商品房无法充分保证如期推向市场,房地产消费周期现在比较紊乱。企业回款也在降速。

短期看来民营企业受疫情冲击比较严重,疫情对房地产现金流影响主要体现在销售难、回款难、融资难。很多民营企业融资成本偏高,去化周期偏长,相对于国企和头部企业,压力更大,特别是负债率较高,高周转的企业,短期资金压力会制约企业进一步的发展。

我们预测2020年企业收购兼并趋势会进一步加大,大鱼吃小鱼,快鱼吃慢鱼,甚至大鱼吃大鱼。在房地产新常态下,房地产如何活下去?首先是活下去,然后才能说活得好、活得久,这是行业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韧性是企业的柔性生命力,我们定义是战略方向的超前度,经营管理的宽度性,增长模式的多样化和受冲击后的恢复力,能不能恢复到疫情前?任何一个企业都应该放到经济社会大环境下来考量,企业韧性的锻造也需要市场不断检验。

当代作为绿色企业,我们提出来要打造高韧性公司,要具备穿透市场周期的能力,所以我们在做企业科技化转型,绿色健康产品研发、投资拓展布局和全生命周期融资,全渠道营销和创新、创业,培育适能,培养韧性,培植新的商业模式,逐步形成一套模式来对抗市场的不确定性。

首先是企业发展韧性,未来房地产发展有两个趋势。第一,以后有可能房地产企业变成托拉斯,大到十分稳定;第二、精细化发展、特色化发展、差异化发展。当代就属于第二类。

第二个是科技之韧,硬科技即建筑物理科技,代表建筑硬件的全生命周期;黑科技即围绕人的需求的科技,代表客户服务的全生命周期;数字科技代表即流程与运营信息化科技,即企业管理的全生命周期。。

第三个是投资发展韧性,企业要活下来,活得好,疫情笼罩下,大家实际都清楚一二线城市是主力布局方向,这些城市就业机会、教育资源、工业体系、服务链都非常完整,房地产沉淀还要看人口持续导入的城市,看购买力、消费能力。同时,优质的二三线、甚至是三四线也要择机进入。

第四个是融资的韧性,近几年房企融资难度日益加剧,分化加剧,大家都能看到分层明显。这次疫情让融资环境进一步恶化。4月17日,中央再次强调房住不炒、促进房地产平稳健康发展,所以我们要做以下几个方面,才能够持续活的好。

第一、要打通融资的七经八脉,搭建多层次、全方位立体融资体系,信贷、股权合作、销售融资、债权合作、股权夹层、资产证券化、供应链融资都要建立起来,还要把海外债充分利用好。

第二、在股权合作上,要引入战略合作方和项目合作方,来整合金融产业链、开发产业链、流通产业链上的资金和资源,提高操盘能力和资金使用能力。资金规划我们认为比融资本身要更重要,所以房地产企业在这个阶段要杜绝资本错配、资源错配和资金错配,守住底线,保证现金流、利润率和负债率的平衡。

第五个是创新营销的韧性,今年头部企业都在网上卖房,网上卖房实际是手段,不是目的。要搭建网上看房通道,有些企业用理财和投资来吸引注意力,形成互动关系。但最终还要在线下下单,所以线下要下很大功夫。

创新营销要不断打开思路,在社群粘性上要和业主互动,博得业主和客户的信任。房地产营销迈向产品主义和客户价值回归,更要聚焦产品力提升,强化空间属性,强化社群属性,让业主有体验感,这才是最好的营销方法。

最后,四创生态韧性,企业建立之初,尤其是上市后,我就提出创业、创变、创新、创商的四创融合策略。创业是从0到1,再干100个企业,也用创业的思考方式、流程运营、商业模式,用创投思维再出发。创变就是接受变化,积极变革;创变就是以变应对不变,用不变的价值观应对变化。创新就是企业发展的第一驱动;创商就是创意思维能力、素质。

当代置业作为母舱,已经孵化出四十多个创变生态体,分别形成绿色金融事业群、绿色社区事业群、绿色科技事业群和绿色空间事业群,其中代表包括51world、第一人居、倍格生态。

51world是一家以计算机图形学为基础原创的科技公司,能够提供不同层次的全要素场景服务和产品。五年后,将成为一家专注于人工智能、数字企业,无论是华为坂田总部园区,还是重庆文旅小镇,还是合肥政务区、深圳和新加坡都有51world的场景落地。

倍格生态是一个城市更新项目,通过绿色空间的打造,为客户四恒、四衡办公生活体验。我们承接改造一个城市更新项目后,自有IP先拿走三分之一以上空间,一部分去对外招租,这是一个互相赋能。目前已经入住北京、上海、西安、长沙、南京,运营面积超过30万方。

还有个孵化项目叫第一人居,主要致力于应用建筑物理科技和建筑进行结合。这几年研发和应用了分户式新风系统和装配式净零能耗健康建筑等。预计疫情过后,对建筑物理技术、室内空间健康等等受到关注的大背景下,这个企业也会发展的越来越好。

围绕客户全生命周期场景,我们内部还孵化出大量创业企业,比如第一教育、第一文体、第一商业等,我们房地产项目开发到什么地方,这些孵化的产业就伴随到那里。这就是我们企业的四创生态之韧。

后疫情时代经济基本面我认为还不太明朗,行业发展波动性和不确定性还有所增加,面对不确定的未来,只能让自己的战略确定下来,自己的策略在宽带中形成韧性策略,来应对未来突发风险,企业才能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