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锐评丨“免费共享车位”,济南这个区“舍”了收费“得”了啥?

能免费则免费!政府服务应力避“收费冲动”,让更多公共资源由全民免费共享。

4月18日,济南市槐荫区举行“共享车位,让城市更文明”活动启动仪式,首批由政府机关等单位提供的千余个免费“共享车位”,供市民周末、节假日免费停车。据悉,有关人员曾建议“适当收费”,槐荫区主要负责人指出“不能钻到钱眼里”。

停车难已成为城市通病,作为商业繁华核心城区,槐荫区停车难之“病”,更为严重。该区26家文明单位在双休日和节假日向市民提供1024个“共享车位”,方便了市民停车,缓解了停车难,还使大量公共资源得以高效“共享”,是一种创新,也是多赢,赞!

更值得思考的是,该区放弃“适当收费”,全部为市民“免费”,“赚”来了什么?得到了什么?

“得”了一种新理念。

让公众最大限度地享用公共资源,是服务型政府的努力目标和为民的具体体现。该区放弃“适当收费”,使公共资源真正姓“公”,并且是公众之“公”;还使公共资源之“共”,成为共享之“共”,而全民共享是公共资源价值最大化的有效途径。

“得”了民心民意。

一个地方,是否把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是否真正开放包容,说什么怎么说,如何宣传,这些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干了什么。该区把大量沉睡在大院的公共资源用起来,为市民提供免费停车服务,是开放、为民、包容、服务新理念的生动体现。正如市民所言,“政府拿出这么多共享停车位,惠及了民生,拉近了距离,增加了地气,也感受到了槐荫的开放与热情。”

有人说,“舍得”是一种人生哲学。“舍得”,更应成为为民服务的一种本领、一种态度和一种境界。舍得舍得,先舍后得;舍在前,得在后。为了群众利益之“得”,“免费”这种“舍”很值得!

(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孙秀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