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跑的里程数很少,但到1年了,有必要更换吗?

最近一位朋友问了小曾一个问题,由于疫情期间,他并没有外出的计划,导致车辆一年的时间里只行驶了5000公里,这样有必要更换机油吗?我们对更换机油的周期有一个刻板的印象,矿物油5000公里或6个月更换,半合成油7500公里或7个月更换,全合成油10000公里或1年更换,其实这个更换周期是非常粗略的,根据具体行驶路况、驾驶习惯和油品会相差很多,并没有一个非常科学的标准,来判断换油周期,那家庭用车全合成机油1年只跑了5000公里,真的有必要更换吗?我的答案是,可以适当的延长换油周期,对发动机并不会有影响,下面小曾给大家说一下依据。



我们判断一款机油能否继续使用,是要看这款机油的裂化和衰减程度,只要裂化和衰减的程度低就可以继续使用,那发动机在运行过程中有哪些条件会加速机油的裂化和衰减呢?



1、 高温,机油的特性是根据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80-95℃的机油是最有利于发动机工作的,但从低温到高温,高温到低温的变化,是会影响到机油的寿命的,机油在高温条件下运行的时间越长,机油裂化和衰减的速度就越快,机油冷却后达不到机油开始的特性,那么不断的温度变化就会加速机油的衰减,如果行驶里程少,机油温度变换的次数少,机油的使用寿命自然会延长。



2、 发动机在运转过程中产生的杂质会影响机油的寿命,发动机在运转过程中,金属部件的摩擦会产生细小的金属碎屑随机油一起流动,燃油燃烧后产生的积碳会被活塞环刮入到曲轴箱变成油泥,那这些金属碎屑和油泥会跟随机油一起流动,经过油道,通过机油滤芯过滤,难免会有一些非常细小的杂质成为漏网之鱼,那么发动机行驶里程短,杂质生成的总量自然也就少,那么机油的寿命也可以延长。


3、 燃油燃烧生成的水蒸气和未完全燃烧的汽油蒸汽,进入到曲轴箱和机油混合后也会降低机油的寿命,我们都知道,发动机运转时,缸内的压力是非常大的,燃烧后的水蒸气和未完全燃烧的燃油蒸汽会从活塞环间隙进入到曲轴箱和机油混合,加速机油的衰减,那发动机行驶里程短、运行时间短,进入到曲轴箱的水蒸气和燃油蒸汽自然会少,所以机油的寿命也是可以延长的。

说明书中规定的10000公里或1年更换机油,那是正常的用车条件下,如果车子只是家庭用车,并没有暴力或越野行驶,在行驶里程少的条件下,可以适当的延长保养时间,对发动机不会造成损伤,但如果你是重度越野爱好者或平时喜欢暴力驾驶,那最好缩短换油周期,以免导致发动机大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