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無邪 | 《碩人》:千古美人絕唱,盛世婚約之景象,卻悲涼收場

朝吟風雅頌,暮唱賦比興,

秋看魚蟲樂,春觀草木情。

今天我們來品讀《衛風·碩人》,這是一首描述衛莊公夫人衛莊姜的詩歌。《左傳》記載:“衛莊公娶於齊東宮得臣之妹,曰莊姜,美而無子,衛人所為賦碩人也。”也就是衛莊公娶了齊國太子得臣的妹妹莊姜為妻,莊姜美麗但是婚後無子,衛國人為她寫了《碩人》一詩。

《衛風·碩人》

碩人其頎,衣錦褧衣。

齊侯之子,衛侯之妻。

東宮之妹,邢侯之姨,譚公維私。

手如柔荑,膚如凝脂,

領如蝤蠐,齒如瓠犀,

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碩人敖敖,說於農郊。

四牡有驕,朱幩鑣鑣。

翟茀以朝。大夫夙退,無使君勞。

河水洋洋,北流活活。

施罛濊濊,鱣鮪發發。

葭菼揭揭,庶姜孽孽,庶士有朅。

“碩人其頎,衣錦褧衣。齊侯之子,衛侯之妻。東宮之妹,邢侯之姨,譚公維私。”

▷碩人:高大的人,美人。此指衛莊公夫人莊姜。王先謙《詩三家義集疏》:“古人碩、美二字為讚美男女之統詞,故男亦稱‘美’,女亦稱‘碩’”古時候“碩”和“美”都是對人的一種美稱,不管男女,所以有時候詩歌裡稱男人為“美人”,稱女子為“碩人”,都很正常。

▷頎(qí):修長貌。衣錦:穿著錦衣。“衣”為動詞,讀(yì)聲。鄭玄《毛詩鄭箋》:“國君夫人衣翟而嫁,今衣錦者,在途之所服也。” 正常國君夫人如果要出嫁是應該穿“翟衣”這種禮服的,也就是繪有野雞紋飾的華麗禮服,而這裡講莊姜穿著錦衣其實是在她從齊國出嫁到衛國的路上穿的,並不是正式婚禮上穿的禮服。

▷褧(jiǒng):婦女出嫁時御風塵用的麻布罩衣,即披風。

▷齊侯:指齊莊公。

▷子:這裡指女兒。

▷衛侯:指衛莊公。

▷東宮:太子居處,這裡指齊太子得臣。

▷邢:春秋國名,在今河北邢臺。

▷姨:這裡指妻子的姐妹。

▷譚公維私:意謂譚公是莊姜的姐夫。譚,春秋國名,在今山東歷城。私,女子稱其姊妹之夫。

衛莊姜身材修長,穿著錦衣和麻布罩衣從孃家出嫁。她是齊侯的愛女,她是衛侯的新娘。她是太子的胞妹,她是邢侯的小姨,譚公又是她姊丈。

朱熹《詩集傳》:“首章極稱其族類之貴。”詩歌第一段向我們描繪了莊姜極其高貴的血統和身份。

“手如柔荑,膚如凝脂,領如蝤蠐,齒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荑(tí):白茅之芽。

▷領:頸。

▷蝤蠐(qiúqí):天牛的幼蟲,色白身長。

▷瓠犀(hùxī):瓠瓜子兒,色白,排列整齊。朱熹《詩集傳》:“瓠犀,瓠中之子,方正,而比次整齊也。” 葫蘆切開裡面的籽是方方正正的,而且是白色的,排列非常整齊,用以形容莊姜的牙齒潔白齊整。

▷螓(qín):似蟬而小,頭寬廣方正。螓首,形容前額豐滿開闊。

▷蛾眉:蠶蛾觸角,細長而曲。這裡形容眉毛細長彎曲。

▷倩:嘴角間酒窩好看的樣子。

▷盼:眼珠轉動,一說眼兒黑白分明。

本段寫莊姜的美貌。手像春荑醫院柔嫩,膚如凝脂吹彈可破。頸似蝤蠐真優美,齒若瓠子最齊整。額角豐滿眉細長,嫣然一笑動人心,秋波一轉攝人心魂。

宗白華曾描述這段:“前五句堆滿了形象,非常‘實’,是‘錯採鏤金、雕繢滿眼’的工筆畫。後二句是白描,是不可捉摸的笑,是空靈,是‘虛’。這二句不用比喻的白描,使前面五句形象活動起來了。沒有這二句,前面五句可以使人感到是一個廟裡的觀音菩薩。有了這二句,就完成了一個如‘初發芙蓉,自然可愛’的美人形象。”

“碩人敖敖,說於農郊。四牡有驕,朱幩鑣鑣。翟茀以朝。大夫夙退,無使君勞。”

▷敖敖:修長高大貌。

▷說(shuì):通“稅”,停車。鄭玄《毛詩鄭箋》:“說,當作襚,衣服曰襚。此言莊姜始來,更正衣服於衛近郊。”“說”通“襚”字,是穿衣服裝之意,莊姜剛到衛國,在衛國的近郊休整一番,並更換婚禮的禮服。

▷農郊:近郊。

▷四牡:駕車的四匹雄馬。有驕:驕驕,強壯的樣子。《春秋公羊傳》:“天子馬曰龍,高七尺以上。諸侯馬高六尺以上。” 天子乘坐馬車的馬匹稱之為龍,高七尺以上,而諸侯則是六尺的馬。

▷朱幩(fén):用紅綢布纏飾的馬嚼子。

▷鑣鑣(biāo):盛美的樣子。

▷翟茀(dífú):以雉羽為飾的車圍子。翟,山雞。茀,車蔽。

▷夙退:早早退朝。

好個高挑的女郎,車歇郊野農田旁。看那四馬多雄健,紅綢系在馬嚼上。以雉羽為飾的華車徐徐駛往朝堂,正式進行婚禮儀式。諸位大夫早退朝,今朝莫太勞君王。

“大夫夙退,無使君勞。”這句話又將詩歌推上了另一個層次,如果一直寫莊姜的美貌,大家難免疲累,將視角轉換一下,又覺得新鮮。

“河水洋洋,北流活活。施罛濊濊,鱣鮪發發。葭菼揭揭,庶姜孽孽,庶士有朅。”

▷河水:特指黃河。

▷洋洋:水流浩蕩的樣子。

▷北流:指黃河在齊、衛間北流入海。

▷活活(guō):水流聲。

▷施:張,設。

▷罛(gū):大的魚網。

▷濊濊(huò):撒網入水聲。

▷鱣(zhān):大鯉魚。

▷鮪(wěi):鱘魚。一說鯉屬。

▷發發(bō):魚尾擊水之聲。一說盛貌。

▷葭(jiā):初生的蘆葦。

▷菼(tǎn):初生的荻。

▷揭揭:長貌。

▷庶姜:指隨嫁的姜姓眾女。

▷孽孽:高大的樣子,或曰盛飾貌。

▷士:從嫁的媵臣。

▷有朅(qiè):朅朅,勇武貌。

黃河之水白茫茫,北流入海浩蕩蕩。下水魚網嘩嘩動,戲水魚兒刷刷響。兩岸蘆葦長又長。陪嫁姑娘身材高,隨從男士貌堂堂!

“洋洋”、“活活”、“濊濊”、“發發”、“揭揭”、“孽孽”,這段諸多疊詞的使用,讓感情顯得更強烈,豐富了語言的內涵,在修辭上也更形象、更具有活力。

據統計《詩經》305篇,使用疊詞的就有200多篇。比如“關關雎鳩”、“桃之夭夭,灼灼其華”等。

《碩人》從多個角度描寫了莊姜初嫁到衛國的盛況,第一段描寫了她顯赫的家族背景和外戚關係;第二段生動地刻畫了莊姜的儀容之美;最後兩段描寫婚禮車服的盛大和隨從之多。

在古人眼中,這絕對是一場門當戶對的婚禮,但為何婚禮描寫的都是家族背景和車服華麗,卻沒有關於愛情的描寫?後來莊姜失寵,抑鬱一生,無限悲涼。這場看似盛大的婚禮,完全是出於政治的考慮,終是賠上了這位絕美女子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