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柜收费没毛病,“快递不上门”才是问题

文|周凯森

据报道,4月30日起丰巢智能快递柜将开始实行收费模式,快件在快递柜存放超过12小时后收取0.5元/12小时,3元封顶。

“丰巢”近年来一直亏损,快递柜入驻小区要交物业费,同时还有电费、保养费等成本。此次改革收费模式,是企业为了改善经营状况的一个举措。“丰巢”公司作为一家私营企业,当然需要盈利。所以,它进行收费改革无可厚非。

不过,此举还是引发了不少人的关注。要知道,随着快递柜的普及,一些快递员为减轻自身工作量,不再点对点地上门送快递,而是将快件直接存放在快递柜中,最后通知用户取件。然而, 并不是所有用户都需要快递柜,有些用户可能家里有人收件,根本不需要寄存。

在这种情况下,快递员“一刀切”式地投放,损害了消费者自主选择的权利。而一旦快递柜收费,很可能导致用户被迫交钱。

针对快递柜收费,舆论中出现了很多“反对”的声音。但显然,反对快递柜收费没道理,真正的问题,在于快递员未经用户同意将快件放入快递柜,进而可能导致用户面临额外的费用负担。

我国《快递暂行条例》第二十五条规定,“经营快递业务的企业应当将快件投递到约定的收件地址、收件人或者收件人指定的代收人,并告知收件人或者代收人当面验收。收件人或者代收人有权当面验收。”

快递柜收费没毛病,“快递不上门”才是问题。快递柜所提供的服务,并不是所有用户都需要的。快递公司和快递员应将这一规定落到实处,不可“一刀切”地将快递存放到快递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