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刷《重返20岁》:母爱一如既往

前言:《重返20岁》与2015年在中国上印,当时我没有去看,也不觉得有什么。直至两年后首次观看,一次观看就感慨万千。直至今日,我还还会时不时翻出来刷几遍。影片讲述了坏脾气的奶奶重返青春靓丽后,在青春和家人中做选择的故事。

坏脾气的老奶奶沈梦君,因为年龄变大,脾气古怪,谁都受不了她。媳妇也因与她一起,压力过大生病住院。为此,家人考虑送她住养老院。沈梦君万分的伤感,出走后,谁知道居然变得年轻,身体返回了当年20岁的时候。她万分欣喜,难以置信。她决定要弥补自己年轻的遗憾,也因此发生了一系列的趣事。电影的最后,沈梦君为了救孙子的命。毅然选择失去青春的外表。

相信每一个看过的人,都会被沈梦君的决定所打动。会为她的境遇,为她的艰难,为她的无私,为她的奉献。

对我来说,所有镜头中,最令我难忘的是在沈梦君面临青春和家人是的选择,当时,儿子哭着求她“妈,你为自己活一次吧,不要献血了”,而对于这,对于被家庭排挤的沈梦君,轻轻的说“不可能”。

声音不大,却掷地有声,坚定不移。这就是母爱啊,真正在有困难的时候,义无反顾帮助你的人啊,就像现实里那千千万万,或唠叨,或平凡的母亲,那个世界上最爱我们的人啊。

每一次看到这一幕,我都会泪水模糊了眼睛,一次又一次。

在这个现实中,母亲日渐老去,她们对孩子们日渐深沉的爱和对未来计划的关注,被儿媳的介意等等,一系列的问题都将慢慢出现。这时,我们该怎么做,才能在母亲、家庭及工作中更好的发展呢?

下面我们就带电影中的情节,结合现实生活,来说一说母亲在孩子成长中的作用,主要分为以下三个层面:

母亲到底多伟大;母亲对孩子成长的照顾:沈梦君一个大小姐出身,身无分文,却带出一个大学教授母亲对孩子性格能力的引导:沈梦君重返年轻后,引导出孙子性格独立,做事有章法

面对唠叨的母亲,我们该怎么调节母亲,家庭和工作中的矛盾。

在刷《重返20岁》:我明白了,即使再重来一次,她还会如此。

母亲到底多伟大

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先不从电影中去找答案,我们去从现实里找。这种例子在现实里太多太多。

因为,每一个母亲都如此伟大。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04秒。

一阵剧烈的摇晃袭来,霎时间天地翻覆。

当救援人员扒开层层砖瓦碎石,她保持着扭曲的姿势久久不动,她已经死了。猝不及防之下被塌陷的房屋重重的压死的。透过那堆钢筋碎石的缝隙,救援人员发现了她的死亡姿势。

她,双膝跪地,整个人向前匍匐着,双手用肘撑着地,好似古人在跪拜一般,不同的是能看出她极力的向上拱起背部。

她的身体被砖石压得变了形,看上去有些诡异。

救援人员从废墟的空隙伸手进去确认了她已经死亡,又在冲着废墟喊了几声,用撬棍在在砖头上敲了几下,里面没有任何回应。

人群去搜救下一处建筑了,这些时日,看见太多这种死亡,他们只能先搜救还活着的人,最后再来挖出死去的人。

但当人群走到下一个建筑物的时候,救援队长忽然往回跑,边跑变喊“不对,快过来”。

经过一番努力,人们小心的把挡着她的废墟清理开,在她的身体下面躺着她的孩子,大概有3、4个月大,因为母亲身体庇护着,他毫发未伤,抱出来的时候,他还安静的睡着,他熟睡的脸让所有在场的人感到很温暖。

在孩子包裹的小被子里,有一部手机,在那上面有一条已经写好的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还活着,一定要记得我爱你

慈母的胳膊是慈爱构成的,孩子睡在里面怎能不甜?——雨果

大灾难面前,母爱,孕育了一个个看似不可能的奇迹。

母爱,不止是带我们来到了这个世界,她还有在关键时刻给我们撑起一片天的勇气和能力。

母亲对孩子成长的照顾:沈梦君一个大小姐出身,身无分文,却带出一个大学教授

沈梦君年轻时是一个大小姐,十指不沾阳春水,可谓是对于生活技能一窍不通。她怀着孩子,丈夫远走边关抗日,自身孤苦无依。她怀着孩子,身无分文,为了养活肚里的孩子,她开始学习给人洗衣服,洗的手发白,泡的手肿大,那一双俊秀白皙的巧手,渐渐变得粗糙有力;她也一遍遍的期待着丈夫归来,一家团聚。等了一年,两年,三年,直到最后,还是等到却是一份死亡通知书。那一天,她的心念崩塌了。痛苦过后,依然是窘境。

她开始带着孩子工作,一边哄孩子,一边给人洗衣服。她已经记不起被人骂了多少次,也记不起多少次被人赶出去。她只知道,孩子要吃饭,需要钱。

一个大家闺秀,一个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大小姐渐渐消失了。

但没有消失的是大家闺秀的教养和修为,她带着孩子,再苦再累也会教育孩子,我们要堂堂正正。深夜孩子生病了,她记得热锅上的蚂蚁一般,背起孩子看狂奔去,到医院时,累的几须脱力。

类似的事情,太多太多,但好在,一次次她都坚持下来了,她只有一个心念,要把孩子带好。

从那之后,孩子吃好的,喝好的,上好的学,知道最后成为了一个大学老师。

我不知道她具体付出了多少,但我知道,那必定震撼人心。

孩子渐渐成才了,她大家闺秀的模样早已不知远去。她变得暴躁,变得坏脾气,变得嘴碎毒舌,因为这样她才能在一切生活的暴风雨中护住自己的孩子。

看到这里,我已经感触很深了。

我的母亲就是这样。

我还记得母亲年轻时挺漂亮,留着短发,干练苗条,说话软言软语。但是这些年,她慢慢的变成了黑胖的粗鲁之人。

她可以毫不犹豫的大喊出脏话,只因别人说了我一下;

她可以不间断的跟人争吵拉扯,只为多挣那几块工钱共我读书;

她可以天不亮就起,她可以天漆黑才睡;

她可以睡的很脏,她可以吃的很差;

但她不允许,我学的不好,吃的不好。

我还记得在我开始长身体的时候,因为基本吃不到荤菜,每天都喊饿。

她不知道从哪里听说,此时多吃牛肉好,能长高。

她去工地打工了,十天。整整十天,每天灰头土脸,最终换回来两顿牛骨头回来。

买回来的时候,她整整煮了一天。我还没回到家,就远远看到她倚在大门口等我。

看到我,她就大喊,快点,快点,给你弄了好东西。

吃了两天。

我到现在都认为,我能长成现在的身高,就是那两顿饭的功劳。

在我最需要营养生长的时候,刚好有的牛骨头。

她都不记得这回事了,上次跟她说起来,她还问有这回事么。

母爱,她没有要求回报,有的只是付出。

这个世界上,只有这么一个人无怨无悔的为你付出。哪怕误了容颜,丢了身段。

母亲对孩子性格能力的引导:沈梦君重返年轻后,引导出孙子性格独立,做事有章法

沈梦君年轻后才发现,孙子有些怯懦,遇事犹豫不决。在沈梦君的引导下,带领下,孙子的乐队开始走向街头,走向大众。他们开始变得有担当,有独立。对于梦想,也开始敢于追求。

她引导着孙子变的成熟,就一如引导自己的儿子成长一般。

刚开始,孙子只是一个喜欢唱歌的乐队主唱,什么都一般。但是在沈梦君的引导和影响下,他从偷懒、抱怨开始蜕变。从街头唱歌开始,一点点赢得观众喜欢,进而慢慢建立自信。从沈梦君的一系列举动中,他学到了坚毅的性格和处事的稳妥及章法,最后参加大型音乐比赛,赢得了别人的掌声和尊重。

那么,在我们的生活中,母亲该如何的引导孩子去培养坚毅的性格,让孩子朝着梦想前行呢?结合,我亲身的体会,我有三点建议:

1.引导孩子去发现兴趣,然后树立一个小目标,在用行动去完成自己定下的小目标

我们经常说人要有远大的志向。这是因为只有了志向你才有一个指路明灯,才能给你指引方向和激励你成长。

作为母亲,作为孩子最信任,最听话的人,你要尝试这去告诉孩子,要有自己的兴趣,然后根据兴趣去做一个目标,有了目标之后再去完成自己的梦想。

当然,不是说光定目标。你该尝试告诉他们,行动力的重要性,在让他们将一个远大的目标或者梦想拆分一下,分成几个阶段的小目标。

就如沈梦君带领着孙子,先是街头唱歌练习胆量一样。万事开头难,关键的时刻需要你的帮忙。

母亲那种献身精神、那种专注,灌输给一个男孩的是伟大的自尊,那些从小拥有这种自尊的人将永远不会放弃,而是发展成自信的成年人。你有这种信心,如果再勤奋就可以成功。——多萝西·埃诺博士

2.允许孩子失败,但是也要让他看到你的赞扬

不管任何阶段的人,都有可能失败。所以失败有时候是无法避免的事情。

当一个人很努力很努力,最终换来一个悲伤的结果时,我想那个人必定万分沮丧。

若此时在有人,批评他,说他无能,不行,我想那个人必定心生阴影。而孩子更会如此。

所以,失败不可怕,可怕的是失败了还被冤枉。作为母亲尤其要注意这一点。

赞扬是最能激发人动力的,所以在孩子有了努力之后需要赞扬。

赞扬,不仅能够培养自信心,还能激发动力。

我的母亲是我见过的最漂亮的女人。我所有的一切都归功于我的母亲。我一生中所有的成就都归功于我从她那儿得到的德、智、体的教育。——乔治·华盛顿

就好像沈梦君的赞扬。

3.孩子泄气时,要学会推动

难免会有泄气的时候,更何况孩子心性不定。长时间的看不见收获,是个人都难免心生退意,开始变的惫懒和逃避。甚至有时候会抱怨:“算了吧,反正也不一定能成功。”

所以,要学会劳逸结合,在他惫懒的时刻适当的放一些假期,当然,如果休息之后还想偷懒,那么此时你就该去推动孩子坚持。

监督也行,引诱也罢。都应该让他坚持才是正理。

有一句话,叫慈母多败儿。所以不能一味的慈爱,不能一味的宠爱甚至溺爱。

要培养孩子良好的家庭教养和独立自强的能力。

时光正在慢慢老去,面对着救孙子自己变老和继续青春的抉择时,我想世上所有的真正母亲大概都会做出跟沈梦君一样的抉择吧。

因为这样,她才可以当他的妈,他才可以当她的儿子。

时光慢慢老去了,当初风华正茂的母亲渐渐有了皱纹,声音也不在像百灵鸟一样清脆;她们开始身材走形,开始肥胖,但我们相信,她爱我们的心依然没有变样。

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高尔基

总结语

最爱我的人是我的母亲,能为我付出一切的人也还是我的母亲。

对我而言,我的母亲似乎是我认识的最了不起的女人……我遇见太多太多的世人,可是从未遇上像我母亲那般优雅的女人。如果我有所成就的话,这要归功于她。——查尔斯·卓别林

《重返20岁》:即使再重来一次,她还会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