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节决定成败,初学书法应解决的五个细节问题

书法是中国特有的一种文字美的艺术表现形式,为汉族独创、世界独有,在世界艺术殿堂中占据重要地位。

学好书法,对学生来说意义重大,不仅可以在各种考试中占得先机,容易拿分,而且可以提高观察、思考和分析能力,更重要的是提升自身的审美素质。

中国父母一向崇尚“不能输在起跑线上”,所以对于这个“国粹”情有独钟,把书法学习当作培养孩子成长的必须选择。

王羲之《兰亭序》

但是古代书法法帖璨若星辰、各家各法,让人有“迷茫”之感。如何少走弯路,直接“入道”?我觉得应注意解决以下的五个细节问题。

一、握笔要领到位。以毛笔为例,毛笔的握笔方法是“五指执笔法”,五个手指均要到位,用“按、压、钩、顶、抵”的方法握紧笔杆,保持笔管正直;掌心中空,利于运转;握笔位置下沉,位于笔杆下约三分之一处,利于控制。沈尹默先生在谈《执笔五字法》时形象地说过,执笔如拿筷子,使用自如就好。

“五指执笔法”

二、书写角度准确。尽量保持用毛笔的中锋书写,在运笔书写时,笔尖入纸角度与眼睛视角方向尽量保持一致,可以正确观察笔画和字的结构是否稳定和端正,发生偏差时容易纠正。

笔尖入纸角度与眼睛视角方向尽量保持一致

三、按笔顺次序书写。按笔顺书写汉字,是前人总结和流传下来,并经验证的宝贵经验。如先横后竖(例:“丰”),先撇后捺(例:“人”),从上到下(例:“之”)从左到右(例:“之”)等,汉字是方形结构,是由笔画和部首搭配的架子,只有按笔顺书写,才能结字协调、契合严密,整体感强,否则容易使结字失去重心和位置。

四、重视学习“笔势”。按汉字书写的要求,毛笔必须用右手握笔,长期的习惯形成了固有的笔势。笔势,是由用笔的方向、速度、力度所决定的:即毛笔笔尖用力的方向由内(身体内侧)向外(身体外侧)发力,习惯左低右高,有“斜向上”的趋势,势是书法艺术生命力之所在,所以书写时不能单单满足于形,还要重视笔势。

苏东坡的笔势

五、起、收笔确保笔锋聚拢。起笔时先蘸墨,收拢笔锋再下笔,运笔时只用三分笔书写于纸面,收笔时若笔锋散开,可以稍作停顿,等待笔锋回弹、拢起再收笔。

起、收笔时确保笔锋聚拢

初学书法,能解决好这五个细节,就会少出错,书写起来比较顺畅、容易入手,更加容易把握书写规律,更加容易写出美观、规范、端庄的中国汉字,这样,学习书法的兴趣和自信心就会得到提高,离成功就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