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5确定搭载直20H,为何要靠“鱼叉”与“熊阱”才能着舰?

055万吨大驱作为国内乃至整个亚洲最强大的驱逐舰,每一个动作都牵动了军迷的目光。就在055进行海试的过程中,关于其搭载何种舰载直升机就曾经引起了大家的热议,毕竟对于一款大驱来说搭载两架直升机是很正常的,那么直升机的性能如何,就决定大驱反潜、反舰以及部分侦查辅助的能力,对一艘驱逐舰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子系统。

曾经有出现过055海试搭载卡-28舰载机的图片,一时间传言不断,认为直20海军型研制周期过长,因而要放弃直20而转为卡-28。毕竟国内当时引进了大量的卡-28,并为国产化做过一定的研究,当时不少驱逐舰如052系列都在机库和尾部甲板上做过卡-28的适配。但当时我就撰文指出,卡-28的航电设备已经严重老化,即便更换更好的国产航电也无法解决机体过小,舱室狭窄搭载人员过少等问题,实际作战能力其实很低下。而直20作为20吨级的中型直升机,才能真正配得上我们的055大驱。

那么现在可以很负责的告诉大家,直20海军型已经确定要上055了,之前关于直20海军型的试飞照片相信大家也看到过了。不过这次我们不说直20,而是从055驱逐舰本身来寻找答案,顺便和大家说说直升机着舰的专用辅助设备“鱼叉”和“熊阱”。

其实和大家想象的不同,直升机,尤其是重型和大型直升机在降落到驱逐舰甲板的时候,是需要特殊的辅助装置予以固定的。而绝非是对准甲板直接降落,因为船只在恶劣海况下颠簸是非常严重的,甲板并不处于水平状态,而且甲板上有大量盐分高且湿滑的海水,一旦直升机关闭动力而又没有强大的牵引固定,则很容易向两侧滑入海中,甚至还有可能撞向机库导致舰艇损坏和人员伤亡。

那么这种固定装置其实就是我们上文提到的“鱼叉”与“熊阱”辅助着舰装置。除此之外,还有使用柔性拦阻网的,和航母上使用拦阻索和拦阻网作用是差不多的,这里主要还是介绍前面两种装置。

“鱼叉”作为目前主流的着舰设备,主要适合中型直升机,广泛应用于很多国家的舰艇,国内通过从法国引进海豚和黑豹的机会,很早就引进了“鱼叉”辅助着舰系统。该系统会在甲板上安装一个蜂窝状的格栅圆形装置,有点类似于镂空的井盖,而直升机着舰的同时就会从腹部伸出一个带卡口机构的连接杆深入镂空格栅之中,卡口卡住格栅形成一个刚性固定,保证直升机动力停止后的稳定性。

而“熊阱”着舰辅助系统则有着很大的区别,因为“熊阱”是在直升机悬停时就进行固定操作的,而“鱼叉”则是在着舰之后才连接。如果要使用“熊阱”系统,需要有2-3名辅助人员在下方提前准备好“熊阱”的牵引索,当直升机悬停在甲板上方时,则放出机腹内放出牵引装置和钢索,两者之间连接好后,直升机即被一根钢索牢牢的连接“熊阱”装置上了。虽然相比“鱼叉”而言,“熊阱”需要多名人员辅助操作,但是却可以满足中型和大型舰载直升机的需求,所以更适合055这样的大驱使用。

从目前的资料来看,我们的055大驱不仅是安装有蜂窝状的“鱼叉”辅助装置,同时还安装有方形的“熊阱”辅助装置。这一方面是因为055的甲板面积足够大,可以同时安装两套辅助装置,既可以作为备份,也可以应对不同类型的直升机辅助着舰的需求。当然更重要的是,这也说明未来055不一定会使用双直20H的搭载方式,或许还可能会搭载一款新型号的大型舰载直升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