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该陪伴孩子的时候选择了挣钱一定会后悔”,是一句谎言

有一段话,一直特别流行,无数人在朋友圈转发:

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你选择了挣钱,不去管教孩子,等孩子大了,你辛辛苦苦挣一辈子的钱不够他败家一年!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你选择了管教,陪伴,等孩子大了,你一辈子没挣到的钱孩子一年就挣到了!

你在哪方面付出,就会在哪方面收获,孩子的教育时效性太短,错过了就再也没有了!孩子优秀了,你留钱做什么?孩子不成器了,你又留钱做什么!

——致父母

无数父母被这段话征服,争相转发朋友圈,仿佛找到了教育宝典,并用此来勉励自己“陪伴“孩子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性。仿佛自己放弃了几百个亿,回归家庭陪伴和“教育“孩子这件事更为重要。

这段话本身并没有什么非常明显的不对,但仔细琢磨会发现,总有哪里不对。哪里不对呢?——这段话在告诉所有的家长们:赚钱和教育孩子,是一对天然对立的矛盾,两者不可并存,我们必须在此选项中进行复杂和权衡后的“二选一”。

这段话在圈到不计其数的粉之后,也将无数家长带进了迷惘和矛盾,仿佛父母赚钱与教育子女是两件矛盾对立的事,令人无法选择似的。真的是这样吗?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读懂这句话的真相。

-01真相一:生存赚钱,是每一个社会人的规定动作。

我们从小受教育是为了什么?是不是为了长大后能够至少有一技之长,在社会上实现基本生存,即俗话说的“养活自己”呢?父母赚钱,可谓天经地义,顺理成章。显而易见,一个家庭里,父母不赚钱,孩子吃什么,喝什么,玩什么?甚至学什么?寻常百姓,柴米油盐,哪一样不要钱?

既然生存在这个社会中,我们每个人必然要有能够赚钱的本领,养活自己,养活家人,给自己和家庭带来更好的生活。

为人父母,连赚钱的基本生存能力都不具备,此时再谈“教育子女”,岂不是明摆着“自己不成器非逼着孩子成龙成鳯”,不是太可笑了吗?

作为教育孩子的主体,父母连社会基本能力都不具备或不够,请问大家拿什么教育孩子?让孩子学自己什么?

人类的每一个阶段,都该按照大致的社会任务和分工去行驶自己那部分的责任与义务,比如挣钱养家,就是有了家庭的成年人的基本责任。父母在该挣钱的时候不努力挣钱,又怎么说服孩子在该学习的时候好好学习?

所以,对一个家庭来说,父母挣钱是承担家庭责任的直接表现,也是向孩子示范做好各阶段分内之事的有力榜样。父母不但要挣钱,还要努力挣钱,更要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提高自己的能力,加强自身的社会竞争力,努力赚钱,多赚钱,不仅向孩子示范努力,还要向孩子示范“进阶“。

-02-真相二:赚钱这件事,并非人人都可以选择。

文章开始的那段说给所有父母的话,似乎在讲,赚钱是一件成年人可以主动选择的事。说的好像选择回家陪伴孩子成长,就像放弃了年薪几百万。但成年人赚钱这件事,真的可以选择吗?

很遗憾,大多数普通人选择放弃工作回家“陪”孩子,并不是因为自己有了几十万年薪,舍生取义,认为陪伴孩子大过天,相反,很多家长做出这样的选择,实属无奈之举,特别是女性选择回家“陪伴”孩子,往往是因为事业不顺,找工作难,工作能力和职场能力不足导致的,而这种状况有时也并非女性本身造成,而是社会环境的苛刻所造成的。因为职场不欢迎还在哺乳期的女性,也不欢迎需要常常照顾幼子的女性,更不欢迎三天两头请假带孩子看病的女性;很无奈也很现实,这就是社会环境对女性的残忍和苛刻。一系列女性被迫无奈选择回家“陪”孩子,只是出于现实的冷酷无奈,而非放弃高薪的“伟大”。

另外,还有相当一部分父母,在赚钱这件事是没得选择的。这部分人是拿固定工资的人,由于他们身处体制内或在普通企业中,使得他们无论多么“努力”,多么使劲,你每个月拿到手的,永远是固定不变的工资。你能怎么样?说赚钱,他们没有赚到多少钱,说陪伴孩子,难道还能把稳定工作辞掉不成?

家长们,清醒点,我们要不就是没办法辞职去到社会上努力争取赚更多钱的机会;要不就是没办法辞职彻底回家“陪伴”孩子。总之,我们无法辞职。

-03真相三:能够挣到“大钱”的人,永远是少数人。-

为什么要说挣到大钱?因为文章开头的那段话,说的是“在该教育孩子的时候,选择了挣钱而不去管孩子”,什么情况下的父母为了挣钱都不管孩子了?我理解,是那些一心一意扑在挣钱这件事上的父母,在他们的脑子里除了挣钱别无他念。为什么除了挣钱别无它念?这样的父母不是生活所迫必须争分夺秒挣钱,就是一门心思琢磨各种方法的挣钱高手。他们没有时间去管除了挣钱以外的事,包括管孩子。可这样的人是大多数人吗?不,挣到大钱的人,永远是少数人。

少数人的挣钱过程是什么样?

要么辛苦勤恳,努力拼搏;要么不择手段,唯利是图。

如果这样,文章前面那段话:你在哪方面付出,就会在哪方面收获,孩子的教育时效性太短,错过了就再也没有了!孩子优秀了,你留钱做什么?孩子不成器了,你又留钱做什么!完全可以改成:

“你在哪方面付出,就会在哪方面收获。辛苦勤恳去挣钱的父母,孩子也能学到努力拼搏,你怕他们挣钱做什么?不择手段去挣钱的父母,孩子也只能习得唯利是图,你又怕他们挣钱做什么!”

少数人,永远不是普罗大众;而教育的受众,以及那些名言和鸡汤,永远是说给普罗大众听的;既然是普通人,就必须老老实实的挣钱养家,外加抽空管孩子。

-04真相四:你所谓的“辞职陪伴”,只不过是做孩子的“监工看守”。

有多少人,自己把自己感动到哭,含着热泪“毅然”回家“陪伴”孩子,告诉自己和外界说:孩子的成长不容错过,我要陪伴他,守护他,教育他。

然后呢?

看看这些回家陪伴孩子的父母们,他们的一天是怎样度过的:在孩子还小的时候,他们每天从早到晚,守在孩子身边,读绘本,教英语,讲算数,做饭,做各种花样的饭,督促孩子写作业,检查错题,改错,辅导孩子学习。这样的一天,不可谓不充实,也不可谓不丰富。

直到有一天,他们焦虑的在知乎上提出这样的问题:孩子不陪伴就不写作业,该怎么办?

陪伴?到底有多少人曲解了“陪伴”的真正含义?又有多少人误会了“陪伴”的内容?

究竟什么是真正的“陪伴”?是无时无刻守在孩子身边,陪着读绘本教英语搞学习吗?

这是陪伴吗?也许,这只不过是“监工”。任何一个人在没有“监工”的看守下,谁还会主动干活?

所以,他们提出的问题实际上是:孩子没有监工就不写作业,该怎么办?

——可是,我们做家长的,为什么要把自己变成一个“监工”呢?这不是违背我们的初衷了吗?

我理解,所谓真正的“陪伴”,是与孩子心灵的共鸣,情感的互动,更是灵魂的守护。陪着孩子玩,各种玩,陪着孩子聊天,说心里话,达到情感的互通和理解,成为孩子心灵的“伴”,才是真正的陪伴。

大部分家长对于孩子的“教育”,实际上是在对孩子行为举止的示范作用中完成的,甚至是在与孩子游戏玩耍中、情感或语言交流中完成的,而不是在辅导学习,纠正作业中完成的。

小女孩头痛的复合图像

所以,为什么挣钱反而成为了“教育子女”的绊脚石?

“孩子优秀了,你留钱做什么?孩子不成器了,你又留钱做什么!”看完这句话,家长们是不是热血奔涌,血脉贲张,连连赞叹,大呼“说得对呀”!

对什么对,大家醒一醒!

孩子优秀了,你需要挣钱让孩子走向更远的未来;孩子不成器,你更需要挣钱自立自强,为孩子树立努力赚钱奋斗不止的榜样!

(个人原创,严禁抄袭!转载请联系本人并注明出处。)

我是Anne,一个懂点青少年教育的人才发展专家。我是“自己孩子”这个产品的开发者(妈妈),也是“别人家孩子”产品的批量检验者(人才发展),我用现实检验教育,也用教育实践现实。对,我还写人才管理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