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进荣国府”看刘姥姥的生存法则及对现代人的启示和现实意义

在曹雪芹所著的《红楼梦》中,描写了几百个各具特征的人物。因为这是一部描写贵族生活的书,所以这些人物多是侯门公府的王孙公子,小姐及丫鬟仆婢。但在《红楼梦》第六回和第三十九回,第四十回(《红楼梦》脂砚斋批评本),曹雪芹安排了一个特殊人物登场,相对于其他贵族式人物,她不过是个乡野村妇,她就是刘姥姥。

从小说构思来讲,曹雪芹写刘姥姥并非闲笔。用脂砚斋的话说:“此回借刘妪,却是写阿凤正传,并非泛文;且伏二进三进及巧姐之归著。”

在曹雪芹所著的《红楼梦》前八十回中,写到了刘姥姥两次进荣国府,当然,在遗失的后四十回中,肯定会有刘姥姥三进荣国府的故事,主要是倾其所有回来救巧姐。

纵观刘姥姥三进荣国府,看似是作者很突然的人物穿插,其实是匠心独运,无论从故事架构,还是主题思想来说,都是非常巧妙的设置。

初读《红楼梦》时,只觉得刘姥姥粗俗可爱。再读时,却发现刘姥姥虽然是个乡村老妪,但实则充满智慧,用“大智若愚”来形容,或许都不为过。当读过很多次后,才发现刘姥姥的身上有许多人生哲学,那真是我们有时候需要用到的“生存法则”。

01一进荣国府:在生存危机面前,穷人的面子一文不值

遇事不抱怨,有解决问题的心态、分析问题的能力、整合身边资源的意识

话说刘姥姥本来和贾府八竿子打不着,只因为女婿王狗儿的祖上和金陵王家连过宗,所以,当王狗儿一家面临没钱过冬的窘境时,刘姥姥帮着女婿开始分析了:“你皆因年小时拖着你那老的福,吃喝惯了;如今所以把持不住。有了钱,就顾头不顾尾;没了钱,就瞎生气,成个什么男子汉大丈夫了!如今咱们虽离城住着,终是天子脚下,这长安城中遍地都是钱,只可惜没人会拿去罢了。在家跳踏也没中用的。”

意思是,你看,你一个大男人,没钱了,冬天来了,解决不了一家人的温饱问题,只知道骂老婆,打孩子,能解决问题吗?都怪你没有计划性啊!问题是,光在家上蹿下跳也没用啊。

分析完问题,刘姥姥并没有一直埋怨女婿,而是给他想解决问题的方法。

住在皇城脚下,有地理上的优势。这时候,刘姥姥决定主动出击:“到底大家想法儿裁度,不然那银子钱自己跑到咱家来不成?”然后顺势整合了一下手头资源,发现曾经和金陵王家有过交情,这王家和贾家又联了姻,便决定去贾府打秋风。

关键时候,要有豁出去的决心和勇气,别想太多,先做了再说

这时候,全家人都同意刘姥姥的提议,但谁去贾府呢?这又成了一个问题。

分析来分析去,只有刘姥姥合适。

王狗儿太落魄,又顾忌脸面,觉得不好意思去。

王狗儿媳妇呢,年轻乡村媳妇没见过世面,更不敢去。

只有刘姥姥,觉得“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果然有些好处,大家都有益;便是没银子来,也是见一见世面。”

有时候想的很好,想的再好,不做也是空想。想和做,是两回事。

刘姥姥想好后,就决定去做,就有豁出去的决心与勇气。管他结果怎样,先去了再说。这也为之后成功得到贾府的帮助奠定了基础。如果一家人都坐在家里空想,而没有人敢行动,恐怕就算冻饿而死,贾府也不知道还有刘姥姥这门亲戚。

找到合理的突破口,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刘姥姥去贾府,没有直接找王夫人,尽管她年轻的时候,见过王夫人一面,但要知道,那时候的王夫人还是没有出阁的大姑娘,时隔这么多年,成功的几率实在太小。

所以,刘姥姥选对了一个关键人物——周瑞家的,王夫人的陪房。因为以前周瑞争买田地一事,王狗儿出过力。所以周瑞家的也决定帮刘姥姥,一则想报答刘姥姥家昔日的情分,二则也想显摆一下自己的体面。

可以说,刘姥姥这一步算是走对了,也才有后面的故事。

02 二进荣国府:懂得回馈和感恩,洞若观火扮丑角

心存感恩,懂得回馈

刘姥姥第一次进荣国府,得到了二十两银子的资助。虽然是赤裸裸的要钱,但当时的处境,实在是没有办法。

得到贾府的资助后,刘姥姥并没有忘恩负义,也没有奢侈浪费。从后文中可以看出,刘姥姥用这些钱不但顺利地度过了最艰难的日子,还比较善于理财,购置了一些田地,或者做了点小买卖,在乡下生活的还不错。否则也没有能力第三次进贾府去营救巧姐儿。

日子稍微好过了些后,刘姥姥便二进荣国府了,这次不是来打秋风的,是来回报人家的。

乡村人家没有什么金贵的东西,独有一些瓜果野菜,用刘姥姥的话说“头一起摘下来的,留的尖儿,孝敬姑奶奶,姑娘们尝尝。吃个野意儿,也算是我们的穷心。”

看,刘姥姥说的话,多么朴实,多么真实,她就是想真诚地回报贾府曾经的救济之恩。

洞若观火,配合取乐

深谙贾母心理

当刘姥姥准备回去的时候,恰巧被贾母知道了她的存在,于是被王熙凤请来陪贾母。

在和贾母对话过程中,也充分显示了刘姥姥的智慧。

比如,刘姥姥见到贾母,说道:“请老寿星安”。其实,我们知道,刘姥姥自己比贾母还大好几岁呢。她之所以这样称呼贾母,是因为她深谙贾母的心理:贾母一辈子享尽荣华富贵,别的都不稀罕,只希望自己高寿。

接下来,刘姥姥面对贾母的询问,继续回答:“我们生来是受苦的人,老太太是享福的。”奉承的恰到好处,很合贾母的心意。

头脑灵活,天生的段子手

刘姥姥是上了年纪的人,她恰恰善于运用自己的这一优点,发挥了高超的讲故事的本领。

她编造了一个女孩雪天抽柴火的故事,还惹得痴宝玉真派人去寻找那个小破庙。

她讲的吃斋感动菩萨送子的故事,实合贾母,王夫人的心事。

其他的故事,都能吸引豪门公子小姐。不得不说,刘姥姥讲故事的本领,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项交际技能。

能屈能伸

在吃饭的时候,王熙凤和鸳鸯故意想捉弄刘姥姥取乐,逗乐贾母。

刘姥姥也是相当配合。

哪怕扮丑活跃气氛,也在所不辞。

比如,王熙凤给她横七竖八插满了一头菊花,她只是笑着说:“我这头也不知修了什么福!今儿这样体面起来。”“今儿老风流才好。”不但不生气,还会自嘲。

最经典的当属吃鸽子蛋环节。

王熙凤故意拿双老年四楞子象牙镶金的筷子与刘姥姥,捡了一碗鸽子蛋给她,刘姥姥站起身来,高声说道:“老刘拉刘,食量大如牛,吃一个老母猪不抬头。”说完,自己还鼓着腮帮不语。

这一些列的动作引发了红楼梦中有史以来,最经典的大笑场面。每个人笑得酣畅淋漓,各人笑的姿态不一,但笑的生动形象,笑的逼真,笑的符合人物形象,书里的人物仿佛呼之欲出。

其实,刘姥姥并非什么也不懂的乡野村妇。她深谙人性,懂得贾母及众人的心理,并心甘情愿地配合大家演出这一戏码。

背后,有穷人的心酸,但更多的是看透后不计较的坦荡,和不得不为的大智若愚。

所以,当王熙凤和鸳鸯事后向她道歉时,刘姥姥笑说:“咱们哄老太太开个心儿,可有什么恼的。你先嘱咐我,我就明白了。不过大家取个笑儿;我要心里恼,也就不说了。”

可见,刘姥姥从一开始对整件事都是洞若观火的,她心里比谁都明白。

03 三进荣国府:大难临头各自飞,独有刘姥姥患难见真情

在遗失的后四十回里,刘姥姥第三次进贾府,是因为贾府已经呼啦啦大厦倾。墙倒众人推,众人大难临头各自飞。

连养尊处优的巧姐也被狠心的娘舅和父兄卖掉,这时候,是刘姥姥散尽家财,救巧姐于水深火热中。

在那个时代,在那种情形下,许多人对贾府的人和事都避之不及,唯有刘姥姥,不忘当初贾府的救济之恩。

上下打点,卖田卖地,尽自己所能救出了巧姐。

每次读到这里,总是感慨万千。曾经被怠慢的刘姥姥,被取笑耍乐子的刘姥姥,最终却成了贾府的救命恩人。

世事总是无常,谁也无法预料未来,但患难见真情却是真。

刘姥姥,粗鄙的外表下,藏着一颗千金难换的真心。不势力,不虚伪,真诚善良,纯良朴实。在黑暗的夜里,绽放着最温柔明媚的人性之光。

04 对现代人的启示和现实意义

当生存都是问题的时候,真的没必要太在乎面子

当刘姥姥和女婿一家人面临无法过冬的惨状时,她没有消极抱怨,在认真帮女婿分析完家庭状况时,又帮他想法子,共度难关。

家里没有人能舍得下面子去贾府求助,刘姥姥自己去。用刘姥姥的话说,就是“二十年前,他们看承你们还好;如今自然是你们拉硬屎,不肯去俯就他,故疏远起来。”

你要求助于别人,不主动出击,还想顾忌面子,要别人主动来找你,那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刘姥姥深谙此理,所以就算心里多少也有的打鼓,但还是硬着头皮上了。试一试,万一成功了呢。

刘姥姥的经验告诉我们,当生存都是困难的时候,就别死要面子活受罪了。先解决了温饱再说。

因为“当你放下面子赚钱的时候,说明你已经懂事了;当你用钱赚回面子的时候,说明你已经成功了;当你用面子赚钱的时候,说明你已经是人物了。”

当你什么都不是的时候,还是选择脚踏实地吧。

见过太多的人,以前小有成就,落魄以后,还是难从大小姐,阔少爷,大老板的光环中走出来。

不愿意出去找份工作,觉得打工太没面子了。其实,你不必太在意自己的表演,因为你没那么多观众。

因为,在别人眼中,一个人山穷水尽了还不务实,还不知道去改变现状,才是最没面子的。

看透不说透,能屈能伸,方是大智慧

刘姥姥在第二次进大观园时,面对王熙凤们的捉弄,并没有说破。而是非常配合地演出这一台戏。

不管是戴花自嘲,还是吃鸽子蛋扮丑,刘姥姥都表演得很坦然,带着淳朴的乡土气质。

她并不是不知道自己是被大家戏耍的对象,只是觉得这样做,对大家都有好处,对自己也没有多大的损失。

做人嘛,能屈能伸,看破不说破,才是大智慧。

现实生活中,我们很多人不缺乏傲气和傲骨,但惟独缺乏刘姥姥这种能屈能伸的智慧。

就像有人说的:“有时弯曲不是屈服和毁灭,而是为了生存和更好地发展。”

无论何时,请保持善良

佛教说,因果报应,善有善因,恶有恶果。

其实,这并不是一种迷信的说法,而是一种自然规律。

试想,如果当年刘姥姥一进贾府没有得到任何救助,或许这门亲戚也就不存在了。

至于后面贾府家破人亡时,也就没有刘姥姥救巧姐出火坑一说了。

所以,任何时候,我们务必保持善良。对他人善良,就是为自己积德行善。就连曾子也说:“人而好善,福虽未至,祸其远矣。”

05 写在最后

《红楼梦》这部中国的百科全书,文学巨著,值得我们反复去阅读,鉴赏和品味。

曹雪芹所塑造的那些人物,每一个栩栩如生,而又各不相同。

单单一个刘姥姥,就带给我们无尽的思考与智慧。

所谓“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刘姥姥的处世哲学和生存法则,不仅仅适合于那个年代,对于现代社会的我们,依然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愿我们能够从中得到有益的启示,化解生活中遇到的疑难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