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官员们一听“发配宁古塔”就晕倒?

文/酒翁

经常看清宫剧的人,对“宁古塔”是非常熟悉的,电视剧里的皇帝在处罚犯人时,有时会说:发配宁古塔与皮夹人为奴。

之前看清宫剧时,不明白为什么犯人一听到“发配宁古塔”时,有的人会晕过去,当时觉得发配宁古塔,比杀头好啊,至少人还能活着啊,但后来通过读一些书才知道,那时候的发配宁古塔,可没有比砍头好多少。

那宁古塔究竟在哪儿呢?宁古塔是一个地名,但处于边陲地区,在清朝时,环境时非常恶劣,在清朝属于极北地区,那地儿到处都是深山老林,可想而知那地儿的环境如何。

既然地处边陲,那自然与当时的京城相距甚远,这也就是为什么犯人们一听发配宁古塔就晕倒的原因,正如上文所述,当时犯人去宁古塔,可不像现在,有专门的交通工具,将犯人运过去,那时候,就纯粹是靠双脚走过去。而且这走路还不是说你走累了,休息会儿,当时对于这个走路是有要求的,“限日行五十里,若三千里限二月;二千五百里限五十日。看看,这个是不是有点像现在的微笑运动里的步数?每天走了多少。现在咱们每天走一万步,两万步,要么是逛街,要么是为了健身,不管哪样,心里都是开心的。但那时候犯人们不仅心里一想到要去宁古塔,心里不开心,更为重要的是,他们并不是轻松上路,他们脖子上还套着枷锁呢,那玩意儿可沉。每天带着这玩意儿走上五十里,五十里可是相当于咱们现在的25公里。不容易啊。与砍头相比,这每天走路,也舒服不到哪儿去,有很多犯人就是在这路上,被活活给”揍“死的。

其次,就是宁古塔的环境,上文咱们说过,宁古塔那都是深山老林,没错,边远地区吗?那时候,哪个皇帝还会想到开发?更不会有谁像现在人的思维:隔三岔五往山里走,名曰:呼吸新鲜空气。那时候的山,可是能让人死的地方。

宁古塔,既然在极北地区,那必然是非常的寒冷,常年积雪,也是常事儿。每年从初春开始,到四月中旬,大风加上电闪雷鸣,五月到七月则是接连阴雨连绵,八月中旬就开始下大雪了,九月开始河水结冰,看看这一年的气候,就没几天是大太阳,舒服的日子。能来这儿的犯人,在没犯事儿前,大多数都是养尊处优的人物,天天锦衣玉食的,过的都是上等人的生活,一下子到了这不是人活的地方,也没人伺候了,冷了也没有厚衣服穿了,冻死的人不在少数。

所以,这不是有句老话嘛:人说黄泉路,若到了宁古塔,便有十个黄泉也不怕了。

还有,这犯人到了宁古塔来,不是说你整天被关押着就行的,你到了这儿不仅仅是犯人,关键你还是奴隶,谁的奴隶?披甲人的奴隶,披甲人是谁?就是在边疆地区守卫工作的人,这些人的地位并不高。可想而知,你去给地位本来就不高的人当奴隶,日子能好过吗?

没犯事儿前,是大官,天天有人伺候,有人围着,啥事儿不用自己动手,可到了这儿,生活条件艰苦不说,你还得伺候别人,压根就不会伺候,再又是给地位本来就不高得披甲人为奴,那手一笨,被打也是常有得事儿。边陲之地,又是奴隶,谁还管你死活?

说句难听的,打死你了,远在几千里外的朝廷都不会知道,就算知道,也就仅是知道了。

综上,发配宁古塔,为什么晕倒,一就是这走过来的路上就得扒你几层皮,好不容易活着撑到宁古塔了,结果糟糕的环境能再让你掉几层皮,意志力坚强,打不到的小强,可在每天被披甲人的欺负、辱骂、殴打中,又得掉皮缺肉的。如此下来,最后活着的都是少数。

但,BUT,凡事总有例外,咱们并不能说,来宁古塔的人,100%都不好过,有好过的,历史上有,吴兆骞,来到宁古塔后,上述的事情通通没有遇到,相反在这儿吃喝不愁,有人好生伺候着,为啥?因为他有文化,人跑这来,没伺候人,相反,反而过来教书了。在这宁古塔一待就是20多年。有文化,名声大,给官老爷聘去当幕僚,还给官老爷的孩子教书。你说气人不气人?

还有的人虽然没文化,但是有厨艺,宁古塔这破地儿哪有什么像样的饭菜,有厨艺的犯人跑到这儿,一下子露出了自己的手艺,立马就传开了,最后你猜怎么着?在这开起了小吃店,开始创业了。

通过宁古塔这事儿,也能看出来,这有本事的人,在哪儿都会活得风生水起,在哪儿都能活出一片天地,在哪儿日子都能一如既往的过下去。这不得不说,是个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