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机制转为常态化机制:芝罘区工信局服务企业不停歇

大小新闻客户端4月20日讯( YMG全媒体·大小新闻记者 钟嘉琳 通讯员 王娴慧 摄影报道)疫情之下,芝罘区工信局第一时间建立了工信局战“疫”应急机制,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经济运行,力促工业经济平稳运行,并将战“疫”应急机制转化为常态化服务企业机制,巩固和扩展疫情防控期间服务企业成果,助推企业复工复产、达产达效,不断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建立网格化联络机制,推动服务企业全覆盖。线上方面开通云服务网上直通车,指导企业登陆“芝罘企业云”平台APP,线上直接反应问题、意见、难题,并将企业反映事项精准分解到相关部门,跟踪问效直至问题解决。线下方面将全区13个街道(园区)99户规上企业划分为4大网格,防疫期间4个巡查指导组转化为4支服务企业先锋队,巡查队成员转化服务企业先锋队队员,对所有规上工业企业分包服务。同时发挥街道办事处属地监管作用,织密监管网格,“横到边、竖到底”,确保监管无漏洞、无盲区,服务全覆盖。

丰富服务企业内容,实现服务企业全方位。深入一线摸实情,解决难题。了解企业经济日常运行、项目发展思路、信息化技术改造、技改项目投资、人才需求计划、企业市场开拓、对外交流合作、安全生产措施落实、高成长型企业发展计划等方面基本情况,同时全面征求企业的意见建议,帮助解决用地、审批、融资、人才培养引进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破解制约企业发展瓶颈。定期编印惠企政策,宣传解读。每年对各级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民营经济发展、新旧动能转换、产业培育等方面的优惠政策进行梳理,编印《惠企政策汇编》,并做好全区面上宣讲和重点企业一对一上门政策解读,确保政策落实落地。分级建立工业企业库,精准服务。通过走访数据的收集与分析,清楚了解企业规模、主营业务、营收税收、行业地位、当前困难和思路对策等情况,据此对全区工业企业建档立册,分级建立规下工业企业成长库、规上工业企业库、芝罘重点企业库,实施差异化、有针对性服务,一企一策,精准滴灌,并实施动态管理,推动企业逐步提升档次和地位。加强合法经营引导,传播正能量。教育企业弘扬遵纪守法、创新发展精神,引导其抢抓机遇、攻坚克难,提振发展信心。

建立协同化工作机制,促进业务办理高效率。制定“走访企业纪实档案表”,各服务企业先锋队每季度至少与网格内所有企业及所属街道(园区)联系走访一次,基本实现一次走访掌握全部内容。通过周五工作例会,实现走访信息科室间互联互通,通过优化问题办理流程,实现业务工作联办联动。对于需要立即解决的问题、反馈的意见等,按照“谁受理、谁负责、谁落实、谁反馈”原则实行分类办理:完全属于某一科室职责的,由该科室独自办理;问题涉及多科室的,根据承担职责确定牵头科室,由牵头科室协调相关科室办理;属于需要协调其他部门或上升到区级层面帮助解决的问题,由班子会集体研究对策,根据问题实际情况指定具体领导干部牵头负责。对于其他非紧急情况,于每周五工作例会依次交流本周走访企业情况,并会上确定相关事项的责任科室。同时建立回访督办机制,各服务队走访企业纪实档案表于走访当天结束后上交服务企业办公室,服务企业办公室负责与相关企业联系,跟踪了解问题办理情况,督促问题解决进程,确保走访实效。同时,随机抽取企业进行回访,定期了解问题解决情况及对走访的满意度,跟踪问效,落实责任,真正做到为企业办实事、办好事。

完善党建引领机制,推动党建业务深融合。一方面持续深化工信局“惠企先锋”党建品牌创建工作,引领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党员干部担任惠企先锋队主力,主动承担重点工作,沉入企业一线。党员在服务企业过程中的现实表现,作为党员积分量化考核的重要依据,在评先树优中优先推荐。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工信局“周四课堂”自主干部培训品牌平台,通过领导干部上台将业务、邀请专家或企业领军人物集中授课、组织外出学习考察,组织专项业务交流座谈等形式,开展干部培训“赋能工程”,不断开拓干部眼界,创新工作思路,提升服务企业综合能力。

责任编辑:赵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