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在世,大道独行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小时候念着论语,听着老师讲解: 朋友是人生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伯牙子期,高山流水,唱响生命的繁华,人生有知己,路不寂寞。憧憬着自己以后也要广交朋友,对酒论知己。

也是自己的性格原因,不善于交流,还有家庭条件,也不允许多的聚会,熟的人很少。即使以前熟的同窗同学,可能当时勉强称为朋友吧,后来随着各奔东西,少了联络,也渐渐成为见面打个招呼,多寒暄两句的路人了。

到了现在,除了周围的同事,以前的人联系的也就三四个了,同事想着以后换了地方,可能基本也不会联系,目前还算朋友的也就这三四个人了。

过年时,被堂弟鄙视,说我人际关系搞得多差。当时可能有些尴尬,可是经历得多了,心中也产生了不同的想法。

网上段子很多,朋友不求多,相交即可。我不去评论什么,也可能是我想得太偏激,因为我不知道哪种程度就算相交,伯牙子期?我不知道这个典故是不是真实的,只是想着即使朝夕相处的夫妻,大部分也到不了这个程度吧。

也有人说,多个朋友多条路,仿佛朋友成为了交易的对象 。我不反感这种说法,说实话,外向的人,与旁人打得也熟,在工作中也确实更加容易上升。自己其实曾经也存有这种心思,故作外向,与人交谈,但实是学不来,后来也就放弃了,还是老老实实干好自己的活。

还有三四个平时可以聊天的朋友,也算可以打发一下平时的寂寥。开始是无话不谈,但是后来也察觉到有些话只能自己闷在心里。

每当我遇到不顺心的事的时候,我都爱向他们吐槽,开始他们也倾听,但是吐得多了,慢慢也感觉到他们的不耐烦。

下来自己思考,自己这样做确是不该。当然我这时想我无所谓,闲暇下来也是无聊打闲时光。但是他们有了家庭孩子,或者女朋友,与我单身不同,他们有他们自己的事做,当话的垃圾桶想是也无意思。我不知道如果我有了女朋友,有了家庭,是不是还能像现在这样,什么话都愿意去听。

即使吐了又如何呢?吐的瞬间可能舒服,可是过后糟心的事还得自己担,朋友顶多做一个倾听的对象。想想朋友对我吐槽的时候,自己除了好心安慰两句,也不曾有多少感同身受的感觉。

人生在世,自己路只能自己走。大路独行,看似有些心酸,可确是人生真实的写照。不过人生每个阶段都有伙伴同行,也不算寂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