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器苗扦插方法好,实际操作讲技巧!

大田容器育苗是指在里露地自然环境条件下进行的容器苗生产,可用于扦插苗、播种苗与嫁接苗的繁殖,基本的育苗过程即育苗技术环节与地栽苗培育相似,其中以扦插与播种繁殖最常见,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生产技术工艺。下面我们就来介绍一下容器育苗是如何扦插的。

以前容器扦插育苗多数先在砂质的或其他基质的苗床内扦插生根,然后移植于容器内培育,现在已发展为直接将插穗扦插与容器内,直接生根、发芽,培育成容器苗,从而减少了苗床扦插及移植的工序,节约劳力、物理,降低苗木生产成本。

(1)育苗容器的选择

扦插育苗容器的选择较培育实生苗要求严格。因为插穗扦插后往往需要一段时间才能生根,有些不能成活的插穗,需及时将容器带基质以及枯死的插穗一起取出,以免发生或传染病害。所以,插穗用的容器应选单个容器为好,而且要具有保水保温、透水透气性能。目前常见的扦插育苗容器有塑料薄膜袋和硬塑料管形容器,前者的袋壁打6-20个孔,每个孔0.5cm,并剪去袋底部两角各0.5cm,这样既保水保温又透水透气;后者在设计制作过程中,容器壁有凸起棱,底部有渗水孔,实行空气剪根育苗,是较理想的扦插育苗的容器。

(2)扦插基质的选择

扦插生根与树种的遗传特性有直接关系,不同树种对扦插基质要求也不尽相同,同时也要结合具体的栽培管理条件选择。国内过去经常使用土壤基质进行容器扦插,而在国外则多用无土基质。使用无土基质时,管理工作较土壤基质更为精细,主要是对水、肥调节的要求较高,特别是由于无土基质不具肥力,合理追肥显得尤为重要。

(3)插条选取

容器扦插的插条选取要求及注意的问题与一般扦插繁殖相同。

硬枝插条:应选用优良幼龄母树上发育充实、已充分木质化的1-2年生枝条或萌生条,选择健壮、无病虫害且粗壮含营养物质多的枝条。

嫩枝插条:采用中上部的插条进行扦插,其生根情况大多数好于基部的插条。针叶树扦插以夏末剪取中上部半木质化的插条较好;落叶阔叶树及常绿阔叶树嫩枝扦插一般在高生长最旺盛期剪取幼嫩的插穗进行扦插,对于大叶植物,当叶未展开成大叶时采条为宜。采条后注意保湿,及时喷水或直接放在水桶或冰箱中临时保存。对含单宁高和难生根的植物,在生长及以前对插条进行黄化、环剥、捆扎等处理,可以在较大程度上提高嫩枝扦插的成活率。

(4)扦插

在扦插前1-2天,完成容器基质装填,并用0.1%-0.2%高锰酸钾溶液消毒30分钟以上,用清水浇透基质;将剪好并经过激素或其他生根处理后的插条插入容器基质内,插后及时浇透水,使插穗与基质紧密接触。浇水时最好用喷淋或喷灌,注意不要把基质从容器中冲出。

(5)扦插苗管理

扦插苗管理是指插条生根和抽芽之前的管理,包括喷雾保湿、遮阴、根外追肥和防治病虫害等技术措施。不同树种扦插苗管理技术有较大差别,利用喷雾与遮阴手段调节容器苗的水、温与光照条件,以满足不同树种插条生根的要求,是扦插苗管理技术的关键,关系到扦插的成败。如桉树嫩枝扦插苗的湿度为85%-95%,透光度为30%-50%;大叶相思扦插苗的湿度不低于75%,透光度为60%-80%;马尾松扦插苗的湿度不低于70%,透光度为60%-70%。根外追肥也因树种而异,阔叶树种带幼叶扦插7-10天喷施一次营养液(磷酸二氢钾加硝酸铵或尿素0.05%-0.10%水溶液),对促进光合作用以及生根与抽芽有益。针叶树种一般不需根外追肥。容器扦插育苗全过程,以喷施多菌灵、氧化乐果等药剂防治病虫害。如果发现死株应及时清除,将容器、基质、插穗一起取出烧掉或深埋,并在其穴位及邻株喷药消毒,以免病菌传染给其他苗木。如果扦插成活率较低,空白容器较多,应将成活的扦插苗集中摆放,进行管理,腾出的旧苗床消毒后,可重新进行扦插;而插穗没有成活的容器及基质不能再直接用于扦插育苗。